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
出舱的背后
天上的每一个动作 地面都要反复模拟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进行水下训练。
  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完成出舱活动,成功返回轨道舱,我国航天员成功实现首次太空行走,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与神舟七号任务相比,空间站阶段的出舱任务,航天员出舱时间大大延长,作业难度也显著增加。
  天上做的每一个动作,地上都会反复模拟。要形成模拟失重环境舱外活动及作业训练标准,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每一位航天员在进入太空执行出舱活动之前,都要在地面经历一番“魔鬼式训练”。通过这一番训练,航天员可熟知舱外航天服和气闸舱的结构、布局、性能及工作原理,熟练掌握相关设备的操作技能。
  模拟失重水槽可以给航天员提供模拟失重的训练环境,这对于出舱活动训练,特别是舱外行走、出舱装配和维修等舱外作业,是最为有效的训练手段。模拟失重训练水槽规模庞大,可将1:1的空间站或飞船模型放置其中。训练时,潜水员可以通过调整航天员水槽训练服上的配重铅块数量或位置来进行配平,以便调整航天员的姿态,模拟失重环境的操作效应。通过模拟失重训练水槽训练,可以使航天员体验和熟练掌握模拟失重状态下身体的运动与姿态控制以及出舱活动操作的特点、方法、技巧。
  除了各类针对性专项训练,航天员还需要进行身体力量训练。航天员在太空失重环境中更加依靠上肢力量,而这种力量训练不仅要练,还要进行数据分析,测算出应该达到的标准。据了解,中国航天员的上肢力量数据与皮划艇、体操等专业运动员的数据进行比对后得到的结论是:航天员的数据不亚于专业运动员。
  综合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报道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