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人、一些事温暖了时光,用最美的姿态、最快的速度和最果敢的决心,演绎着平凡人的伟大,让原本陌生的我们心靠得更近。又是一个岁末,让我们一起回顾2021年10个令整个城市温暖的瞬间,在善意的微光中寻找感动,也致敬我们身边最美的人间烟火。重新触摸2021年里这十个故事中曾焐热人心的名字,我们再一次读懂温暖的可贵。
1.19
《“我知道你家在哪儿 上次就是我送你回家”》
张立勋、曲洪军:
每年帮助数十走失老人回家
本报讯(记者 张智威)时下,“老人走失”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哈尔滨,有这样一群出租车司机,见路上有老人独自“不知所措”,他们总会停下车问问,发现是迷路的老人,那么送老人回家,就成了他们工作的一部分。
“一共帮了多少老人回家我也记不清,每年都得捡十几二十个吧!”从事出租车司机行业已经很久的张立勋说自己“捡老人”已经捡出经验了。“每天路上碰上独处的老人,特别是看起来没什么目的性的,你上去问问就总能碰上找不到家的,大多患有老年痴呆症。对这些老人和家属来说,急需有人帮一把。”
虽已事隔近一年,但对于当时的事儿,他和曲洪军记忆犹新。当时曲洪军在红军街附近发现马路中间有一位老人走路特别吃力,边走边哭,冻得瑟瑟发抖。曲洪军立即联系朋友中北出租车有限公司的张立勋,帮助老人回家。
“谁家都有爸妈,谁的亲人突然不见了都着急,既然咱们碰上了,就是缘分,把这些人送回家,谁都会这么做的!”曲洪军说。
1.25
《“特别怕家里灯灭,再没人等我了”》
付丽:
希望多赚钱,给爸爸换肾
本报讯(记者 王鸿凌)36岁的付丽和丈夫多年如一日细心照顾患尿毒症的爸爸和瘫痪在床的妈妈,并用视频记录生活,在网络平台上收获了近40万粉丝和700多万的点赞,他们的孝心感动了网友。
“我现在的生活和以前一样,但多了一份信念。”付丽依旧是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回家最期盼的就是打开门的那一瞬间,家里的灯是亮着的,爸爸妈妈都还安好。
“你都生病了,就别播了!”付丽这两天身体有些不舒服,不顾丈夫的劝阻,安顿好爸妈后,就开始了晚上的直播。“我也想休息休息,但我爸身体越来越不好,我特别着急想多赚点钱给爸爸换肾。”付丽告诉记者,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状态一天不如一天好,她现在给爸爸妈妈雇了一个中午来做饭的阿姨,每天11点来下午1点走。“我丈夫打工的地方活多,他中午也不能常过来,我爸做饭经常忘关火,我不放心他俩在家,我们紧吧紧吧请个人,就想让他俩中午能吃口热乎饭。”付丽的新年愿望就是可以多赚点钱,尽快帮爸爸换肾。“我还是那句话,家里灯亮着,爸妈都在,我才有个家。”付丽说。
3.6
《冰城这碗‘暖心面’ 全国网友抢着买单》
赵先生:
有机会,“暖心面”会重新开张
本报讯(记者 王鸿凌)“如果您在哈尔滨没有收入,遇到苦难,您可以来小店,来份‘暖心面’,吃完直接走,不必客气,以后您有能力的日子里,记得帮助一下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谢谢。”2020年10月,哈西一家面馆在门口贴了一张温暖“告示牌”。
今年年初,一对父子进店后,在餐盘下留下了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并附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瘟神会躲着善良的人,你们是这寒冬的一束暖阳,加油!”,店主和食客的正能量瞬间“爆火”。“深圳人民表达一点敬意,好人一生平安。”“我在河南郑州,面就不必给我送了,等去哈尔滨必吃你家面!”面馆老板赵先生收到了全国各地的外卖单。
“我从小是受人资助长大的,也想帮帮有困难的人,一碗面不算啥的。”在这家面馆里,你会看到有些人吃完面后不用付钱,也能获得体面的服务。
今年年中,赵先生的面馆关门了。“我来深圳四五个月了,目前在从事线下门店的零售工作。”赵先生说,“新的一年,我希望自己和家人一切顺利,如果有机会,‘暖心面’还会重新开张!”
4.2
《乘客司机接力急救,救回老人一命》
刘丽丰:
帮助别人,这种感觉真美妙
本报讯(记者 王骁)4月1日清晨,在哈尔滨42路公交车上,上演了一幕生死接力抢救。一位老人突发心脏病,倒在车厢内,两位乘客接力施以心肺复苏,众人翻包找出一堆心脏病药,有人递温水,有人帮助拨打120,有人联系家属,这一人发病众人急救的情形让初春的哈尔滨充满温情。
接力进行心肺复苏的是42路公交车驾驶员郭井龙和乘客刘丽丰。刘丽丰是在新晚报官方微信推送新闻稿的照片里被熟人认出来的,留言都夸她是个“人美心善的好姑娘”。刘丽丰说,那些温暖的留言和评论让她格外感动。
当被问到一年来的变化和收获,刘丽丰告诉记者:“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而我恰好能帮上忙,这种被人需要的感觉鼓舞着我。我带动身边的朋友又学习了一些急救的技能,这样在关键时刻,就能做得更专业。”
42路公交车驾驶员郭井龙每天还是照常出车。他告诉记者,救人事件之后,车队为了表彰他奖励了500元的现金还颁发了荣誉证书。“其实我就做了件应该做的事而已。”郭井龙谦虚地说。
6.24
《老人江中游泳体力不支 危急时他们出手了》
王宇龙、丁连发:
救人义不容辞,平安最好
本报讯(记者 孙莹)对于落难者来说,这一次伸手挽救的是一条生命、一个家庭;而对于水上交通救援中心的王宇龙和丁连发来说,这就是责任。
提起今年6月23日救江中游泳老人的事,黑龙江省水上交通救援中心的王宇龙和丁连发仍然记忆犹新。“当时老人体力不支,嘴唇发紫,连话都说不出来,来不及穿救生衣下水,我们顺手拿起拖布,先让老人有个抓手,避免沉下水。后来,船上的几个人用绳子捆住老人的腰,把他拉上了船。”王宇龙回忆道。
事后,老人的老伴说,她一直在松花江边看着老伴游泳,眼看着他一点点下沉,急得不知所措。第二天,王宇龙还给老人打去电话询问身体状况,得知老人心脏没什么大碍就放心了。又过了一天,老两口送来一面锦旗向参与救援的人员表示感谢。
“救人是本能,没啥可写的。”57岁的丁连发笑着说,“我们的工作就是救人,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把落难者安全地救上来,就是我们最大的安慰。新的一年到了,我希望冰城人都平平安安。”
7.28
《“有她在就有家 爷爷卖光家产救孙女”》
刘国友:
孩子头疼减轻了,谢谢大家
本报讯(记者 徐日明)今年7月,本报报道了《“有她在就有家 爷爷卖光家产救孙女”》,事隔五个月,记者再度回访的时候,妍妍的爷爷刘国友表示:“现在孩子头疼的时候越来越少,说明治疗还是很起作用,孩子头骨压迫神经的情况减轻了,也让我看到了希望。”
“孩子已经经历了四次化疗,虽说没全好,可也没再发展,这就是好。”刘国友说。以前孩子一直都是歪着脖子走路,手一直在抱着头喊疼,虽然不怎么哭,但是也让人看着揪心。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病情总算是控制住了,压迫神经的情况也减轻了。
刘国友承认,要把孩子完全治好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即使在回家休养的时候,他也一直在和医生沟通,商量孩子的治疗方案。“现在每天在家里照顾孩子,多给她补充营养,等过些天再到儿童医院去继续化疗,只要不放弃希望,就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刘国友说。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张为伟表示,孩子下一步的治疗还是以化疗为主,治愈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8.14
《八旬翁闻声跳入江中救回一命》
吴永贵:
再遇到落水的人,还会出手
本报讯(记者 王鸿凌)69岁男子在松花江中游泳时突然体力不支,大喊“救命”,岸边一名老大爷迅速跳入江中,连拉带拽将落水男子救上了岸。
救人者吴永贵今年82岁,是一名游泳健将,从10岁开始就练习游泳。事发时,吴大爷也是刚游完泳坐在岸边休息,体力消耗有点大,但听到有人呼救后,他依旧选择救人。
“我常年在松花江里游泳,救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我都会义不容辞。”吴大爷笑着告诉记者,今年他从6月1日一直游到9月份,每天还是吃过午饭,13时就抵达江边,游三个小时左右就上岸准备回家。
“我们老两口靠每个月的低保生活,活得也挺乐呵,老伴总是叮嘱我水流急的时候可别冒险。”吴大爷说,不管水流急不急,只要有人落水了,他都会出手相救。“新的一年,我就想着我们老两口身体都能健健康康的,也希望在江边游泳的人都能注意安全。”吴大爷的新年愿望如此简单。
10.25
《“看对面楼大哥家亮灯,我就安心了”》
王春艳:
每晚都看大哥家灯是否亮着
本报讯(记者 王鸿凌)“老弟,你看你哥还没睡呢,家里灯亮着呢。”“谢谢王大姐了,看见他家亮灯,我和老母亲就安心了。”一年前,泰山小区N座楼楼长王春艳接到了辖区一名居民亲属张先生求助。原来,张先生的哥哥一直独居,但从不和家里人来往,也拒绝任何人进他家。家里80多岁的老母亲很惦记儿子,于是张先生便找到住在哥哥家对楼的楼长王春艳,请求她帮忙关注一下哥哥家的状态并拍照记录,只要是灯亮着,张先生就知道哥哥还是安好的。
一年里,王春艳每天睡前都会看向对面楼张大哥家,如果在楼下遇到张大哥,她也会拍照发给张先生。疫情防控期间,王春艳把口罩和消毒用品送到张大哥家门前,虽然依旧被拒之门外,但她仍然把东西放在张大哥家走廊里以备不时之需。
“这事真没啥,都是我应该做的,作为楼长关心每位居民是我工作范围之内的事。”王春艳告诉记者,只要是她在这个小区住一天,就会一直帮忙留意张大哥的动态,让小张和他们的老母亲都能放心。王春艳说:“新的一年我的愿望很简单,大家都能平安,哈尔滨能越来越好!”
11.6
《女子街头弃婴 热心店主骑车猛追》
麻海强:
没想到自己的小店成了“网红”
本报讯(记者 王铁军)天寒地冻的街头,心灰意冷的妈妈,初来人间的男婴,多亏热心店主第一时间发现并出手,一出悲剧得以避免。两个月前,道外区钱塘街174号的熟食店店主麻海强和家人做了件好事:女子将刚出生婴儿遗弃路边,他们将女子拦下耐心劝导,还垫付住宿费、送来食物、联系家人。满怀善意,给了这位无助妈妈家人般的关怀。事后,麻海强仍惦念这对母子,精心购买了一大堆母婴用品,两次上门看望,并带去许多爱心人士的心意,鼓励孩子妈妈要振作、坚强起来。
麻海强是一名“90后”,朴实的他总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平平常常的事,没想到“一不小心”就“火”了。他说,《新晚报》报道后,小店的生意一下子火了,很多网友专程来看他并照顾他的生意。
“没想到自己的小店一下子成了‘网红’。”他说,现在许多顾客都成了“回头客”,夸赞“老板人好”“熟食美味”。他表示今后还会力所能及地帮助有困难的人。新的一年,麻海强希望家人身体健康、平安,自己店的生意越来越好。
12.13
《患病学生一席话全城泪目 连夜捐120万元助他再战病魔》
孙千策:
已出院,感恩寒冬中的温暖
本报讯(记者 张巍)12月的冰城气温骤降,但对于省实验中学高一四班学生孙千策一家来说,却是暖意融融。半个多月前,本报记者采写的《带着老师家长捐的两万多元,患癌高一学霸准备与病魔再搏一次》迅速掀起全城爱心捐款热潮,市民连夜捐款,一天一夜为孙千策捐款100余万元,为他们一家解了燃眉之急。而今,千策已经出院回家,一家人最想说的就是“感恩寒冬中的温暖”。
17岁的阳光少年孙千策患上骨肉瘤,他一边努力学习,一边与病魔斗争。听说市民积极捐款,千策爸爸拜托记者告诉大家:“太谢谢了!请大家放心,如果孩子治疗花不完这些钱,我们会把剩下的捐款再捐给有需要的人!”
12月13日,孙千策进行了脑部的伽马刀治疗切除脑转移瘤,手术很成功。23日,孙千策已出院回家。虽然他的身体还很虚弱,一走路就喘得不行,晚上咳嗽得睡不好觉,但他目前状态还不错,正努力配合医生的治疗,每隔21天要回到医院注射免疫针来控制肺部的转移瘤。在新年来临之即,孙千策一家感恩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一切顺利,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新晚报制图/田宇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