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人工室内冰场 “水冰”自由转换 高效率全冰面制冰工艺
揭秘冬奥场馆“隐藏”的哈工大智慧



  □梁英爽 马晓雪 本报记者 王铁军
  从国内第一座人工室内冰场、有着悠久历史的首都体育馆,到可实现“水冰转换”的国家游泳中心,再到作为运动员训练使用和赛事备用馆的承德市冰上运动中心,不同时期的哈工大人以智慧助力中国冰雪运动发展,以科技助力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在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之际,记者带你揭秘冬奥场馆“隐藏”的哈工大智慧。
  首都体育馆
  国家游泳中心
  承德市冰上运动中心
  国内第一座人工室内冰场
  可实现“水冰”自由转换
  兼具比赛与训练功能
  主要用途:承办冬奥会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等比赛
  主要用途:承办冬奥会冰壶等比赛
  主要用途:运动员赛前训练、热身及冬奥会备用比赛馆
  首都体育馆于1968年建成,国内第一座人工室内冰场,曾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排球比赛。北京冬奥会期间将承担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比赛任务。这个场馆的设计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60年,为设计建造全国第一个冰球馆,黑龙江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委托哈工大进行研究设计。时任暖通教研室教授的徐邦裕带领课题组开展了冰球馆冰场模型试验研究,师生群策群力,总结出12册实验数据,最终提出了人工冰场的设计方案。
  1966年3月,首都体育馆人工冰场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施工,徐邦裕将所有实验数据和资料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很快,冰场于1968年4月成功运行,我国第一个标准面积的人工冰场就此诞生。
  上世纪70年代,长春、吉林等城市的室内人工冰场及速滑跑道,都应用了哈工大的研究成果。多年来,一代代哈工大建筑人主持设计完成了冬奥会、亚运会、全运会等大中型体育场馆工程项目160余项,获得国内外各类设计奖300余项。
  “双奥场馆”国家游泳中心在2019年首次通过“水冰转换”制出4条冬奥标准的冰壶赛道,使该场馆可在“水上功能”和“冰上功能”之间自由切换,同时具备开展水上、冰上运动及各类大型活动的能力。
  水立方,是2008年夏季奥运会水上运动比赛场馆,如何在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国家游泳中心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多个单位组建科研团队,从2016年起就开始研讨场馆结构改造,通过大量实验比对,测试了多种方案,最终提出了创造性的技术方案。
  近6年来,从结构设计到智能监测,哈工大土木学院张文元教授团队,建筑学院陆诗亮教授、余洋副教授团队,利用新结构、新材料、大数据、物联网等多项先进技术开展了专项研究。
  张文元教授带领团队从无到有,提出了一种转换冰场的结构方案,最大的亮点就是可以快速实现泳池到冰场的功能转换,所有钢结构、混凝土面板都是组装的,可以随时进行安装,10到20天就可以完成,不仅效率高、经济性好,而且可以重复使用。
  陆诗亮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对国家游泳中心顶棚膜结构进行了遮蔽改造,构建冰立方所需要的低湿低温环境,为冬奥会冰壶比赛保驾护航。科研团队还就国内多个体育场馆的功能、使用、运营维护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建立大数据库,为建立更多的转换式体育场馆,提供数据支撑。
  中国残疾人冰上运动训练中心(承德市冰上运动中心)建筑面积2.82万平方米,于2019年落成。可满足冬奥会运动员赛前冰球、冰壶、花滑等项目的训练、热身使用,兼具2022年冬奥会备用比赛馆功能。
  哈工大建筑学院陆诗亮教授设计团队以“绿色高效、地域表达、全民体育”为创作理念,充分考虑赛时赛后的功能转换,秉持低碳高效的发展理念,打造赛训一体的高水平比赛及训练场馆。
  场馆设计从赛训单元的并行建构、赛训功能的选择性回应、赛训环境的协同塑造及可持续潜力的统筹搭建4个层面,探讨冰上体育建筑赛训结合的可持续运营发展路径。项目综合运用集约化空间组织模式、被动式自然采光漫反射控制技术、高效率全冰面制冰工艺,低能耗内环境湿热控制技术,为实现场馆高效可持续运营提供技术支撑。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