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就地 过年 我托明月寄“乡思”





  就地
  过年
  我托明月寄“乡思”
  除夕将至,今年你会在哪里、跟谁一起过年?由于部分地区出现疫情反复,很多在哈的异乡人和在外地的哈尔滨人再次选择了就地过年。有了去年的经验,他们中不少人直言“从容了很多”。两样“乡思”一样情,虽然再次在远离亲人的地方过年,但浓浓的亲情从未淡去,祝福和牵挂也永远不会缺失。
  不给防疫添乱 就地留天津
  本报讯(记者 董琳)“大女儿,啥时候回来啊?除夕包你最爱吃的酸菜馅饺子好不好?”“妈,我在天津呢,今年过年回不去了。不信你看,我正吃狗不理包子呢,你爱吃我给你寄一箱回去,酸菜馅饺子等我回去再包吧!”自从决定就地过年,宋宇每隔两天就会接到患有健忘症的母亲从哈市打来的电话,问她同样的问题“什么时候回来陪我过年?”
  1月9日,天津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彼时宋宇刚刚从哈市乘机落地天津滨海机场。本打算先到新婚的女儿、女婿家里放下东西,然后再去办理相关事情,小住半月后与女儿女婿一起回哈陪自己年迈的父母过春节,可这一切计划都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
  近日,宋宇女儿家的小区正式解封,但是想离津回哈还是有诸多不便。思前想后,宋宇最终决定就地过年,“来回比较麻烦,到家可能还得隔离,就想着不给家乡防疫添乱了,等一切都稳定了再说,就是比较担心父母。”宋宇说。
  宋宇的父母都已经快80岁了,母亲有健忘症,生活上需要照顾,精神上更需要陪伴。平日里,母亲一直由宋宇夫妇照顾,而现在,由于疫情防控需要,自己不能回哈陪父母过年。为了不让父母为她担心,十多天前宋宇就开始跟妈妈解释这事,尽管每次妈妈都表示理解,但因为病情的缘故很快就忘记了,然后就再去问,再忘记,再问,再忘……弄得宋宇每次都很难受。
  为了提醒妈妈自己在天津不能回去陪她过年,宋宇想了一个办法,就是邮寄整整一箱狗不理包子回哈。宋宇告诉爱人,“要是咱妈又问我啥时候回家,你就给她蒸狗不理包子吃,她爱吃这个,就不会怪我了。估计不用等包子吃完我就回去了,就能好好陪着她了。”
  连续两年留哈 特意送父母礼物
  本报讯(记者 孙莹)虎年将至,这已经是包嘉明留在哈尔滨过的第二个春节。“有些地方还有疫情,不给防疫添乱是我们能做到的最简单的‘战疫’。公司值班的很多骑手都是外地的,漂在哈尔滨的兄弟们一起过春节,别有一番滋味。”包嘉明说。
  今年27岁的包嘉明是七台河人,大学学的是高山滑雪专业,毕业后来到哈尔滨,成了一名滑雪教练,还和校友创业进行滑雪培训。“每年11月末到次年3月末的滑雪季,都能招100多个学员,但这一切在2020年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包嘉明说。
  是南下打工,还是留在哈尔滨?思考良久,对故乡的牵挂让包嘉明决定留下。“当时就想找个待遇还可以的工作把欠债还上。翻遍了招聘启事,他最终选择了当外卖骑手,一月能赚到七八千元。”2020年4月,包嘉明来到美团外卖哈尔滨龙塔站成了一名骑手。凭借着送餐准时无差评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仅三个月后他就升任了队长。半年后,再次升任哈达站副站长。
  为了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包嘉明已经连续两年没有跟父母和姐姐一起团圆了。如今,50多岁的父母在广州工作生活。平时,他每周都会打视频电话给父母报平安。过年见不到家人,他的心里还是有些遗憾的,前两天他特意去商场给父母买了两块手表,祝福父母新年交好运。
  春节打算怎么过?包嘉明开心地告诉记者:“我都计划好了,跟几个值班在岗的同事一起涮火锅,把这春节过得热闹、温暖起来。”
  漂在哈市的外卖小哥
  赴津探女的宋女士
  大年初一我值班 过年不回家
  本报讯(记者 王铁军)“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今年是我第二次在外地过年,要在岗位上度过春节。”95后李文宇,是国能哈尔滨热电公司运行部的集控运行值班员。
  2019年从东北电力大学毕业后,李文宇就来到了国能哈尔滨热电公司。别看他年龄不大,肩上的责任却不小,集控运行值班员是一份苦差事,24小时都离不开人,担负着公司生产安全的重担。
  “去年除夕我在岗,今年大年初一值班,两个春节都是在哈市过的。”李文宇说,由于疫情原因,自己积极响应就地过年选择留守,对此家里人也很理解和支持。为了保障居民过年住暖屋子和辖区企业的正常供电,作为“热电人”春节不休、坚守岗位,李文宇觉得很值。
  集控运行值班员一天需要连续工作8个小时,每隔一小时要携带测温仪等巡视汽轮发电机组等设备,一个班下来,微信步数超过2万步。李文宇却说其实没什么,都习惯了,工作之余,他还会上网“扒”菜谱,在寝室学做菜。
  “过年我得好好练练手,等下次放假回老家,我给爸妈和女友秀下厨艺!”李文宇告诉记者,除夕夜他计划搞一个“云拜年”,视频上让住在大庆的父母教自己包饺子,“毕竟我都27岁了,也该成家了。”他笑着说。上次回大庆还是去年8月,李文宇想利用这个春节学几道拿手菜,等回家时让家人品尝一下自己的手艺。
  头回南方过年 全家“云聚餐”
  本报讯(记者 张智威)“孩子今年10岁了,这还是她第一次离开妈妈异地过年,希望她跟着我,可别哭鼻子!”70岁的张堃说。
  张堃是哈市退休干部,平日里跟女儿和10岁的外孙女一起生活。女儿在哈市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平时工作特别忙,没有时间陪孩子。为了让孩子在假期拓宽眼界,没等放假,女儿就提前给父亲和孩子买了去深圳的机票,打算让爷孙俩玩几天,等到年前再让他们回来一起过年。
  让一家人没想到的是,爷孙俩的行程还没结束,部分地域出现了疫情反复,为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爷孙俩特意和女儿召开了视频会议,研究是否回家过年。考虑到路上会途经一些中高风险地区,为了不给政府的防疫工作添麻烦,“三人会议”最终决议——张堃领着外孙女就在深圳过年了!
  “我今年70岁了,不光是外孙女,我也是第一次在南方过年,不太清楚需要置办什么。”张堃说,这几天他就在备忘录里列清单,一边听着女儿的安排,一边在深圳入乡随俗。“我对年的记忆都是伴随着-30℃的寒冷,所以一直好奇春暖花开的南方会怎么过年,希望这个年能带给我不一样的感觉。”
  “除夕那天,我就在临时租的房子里给外孙女包饺子,年夜饭肯定缺不了饺子,饺子里会放硬币,谁吃到就代表运气好。再买点海鲜煮,我都订好菜谱了,没问题的。”他说,自己倒是挺担心女儿的,女儿虽然在单位里是业务骨干,但手艺却欠佳,不会照顾自己,“我给了她建议,让她去朋友或者其他亲属家‘蹭’饭,到时候我们的手机都充满电,各家来个‘云聚餐’,遥祝所有的亲人新春快乐,一起乐呵乐呵。”
  在哈工作的大庆小伙
  深圳旅游的张先生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