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一个负责他的跳跃训练 一个负责他的滑行表演
冰城伉俪托起天才少年金博洋



  □本报特派记者
  王坤 张堃雷
  他们是中国花滑队的“夫妻档”教练,他们的“儿徒”就是前天在北京冬奥会上拿到男单自由滑个人赛季最高分、浴火重生的金博洋。他们每天陪伴着他,像他的另一对“父母”,频频为他解锁,从心理到技术,再到心理……
  “天才少年”背后的伯乐
  1965年出生在哈尔滨普通工人家庭的许兆晓,人生中参加过两次冬奥会,他还是中国第一个在国际花样滑冰比赛中拿到冠军的人。
  “改写”历史的许兆晓,最大技术特点就是速度快、弹跳力超强。他克敌制胜的“撒手锏”就是勾手三周跳。1991年,他转为花样滑冰教练员,为了提高执教水平每天钻研苦练,每逢国内外重大赛事必到。他的灼灼目光始终朝向国际赛场。2000年冬天,他与姚滨曾在一个苏格兰小镇夜聊。谈及陈露1995年世锦赛夺冠,眼泪几乎掉下来。陈露这个名字对于中国花样滑冰运动有着特殊的意义,她是中国第一位花滑世界冠军。9年后,许兆晓遇到了金博洋。
  这个6岁的哈尔滨小男孩,启蒙教练是将众多名将带入花滑世界的陈秀静。12岁这一年,金博洋投入“夫妻档”教练许兆晓和付彩姝门下。这对冰上伉俪相差两岁,同年学习滑冰,同年转为教练员,曾培养出高嵩、马晓东、曹跃等一批优秀的花滑运动员。面对金博洋,夫妻俩如获至宝:许兆晓负责金博洋的跳跃,付彩姝则教他细腻的滑行与表演。
  金博洋惊人的跳跃天赋,使他很快从同龄孩子中脱颖而出。让他在国际赛场上一骑绝尘的,正是教练许兆晓当年“撒手锏”的“完美进化”——勾手四周跳接外点冰三周跳,金博洋成为第一个在国际赛事中成功完成这一动作的人。他改写了中国历史,带着教练许兆晓未完的梦想,继续在国际赛场上“杀疯”。
  技术和心态全部“归零”
  命运或许总想给天才少年多一些羁绊与历练。当金博洋屡次因体力与状态被外界质疑,他开始越来越少在公众面前展露情绪。他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开始在比赛里犯一些训练时没出现过的错误,甚至把训练中的错误都搬进比赛。他开始否定自己。但许兆晓和付彩姝似乎并不着急,对他的陪伴与信任如常。金博洋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孩子,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他的一切心理活动。
  此前,他的跳跃天赋被高度肯定同时,弱点也暴露出来。他高到秒杀大片成年组选手的技术分,和与之反差强烈到令人“崩溃”的滑行技术和表演,也就是节目内容分,使他严重“偏科”。在备战北京冬奥会的两年间,金博洋的训练量是上届冬奥会的两倍,体重也减了10斤,看起来身材比例拉长,这让他显得高挑了不少。当技术与心态全部“归零”,他在黑暗中找寻光亮。正如许兆晓和付彩姝所预判的那样,金博洋扛住了这一切。在迅速完成从男孩到男人的蜕变后,金博洋的改变不仅体现在高难度技术的稳定性,他对艺术表现的理解有了明显变化:他对音符与节奏更敏感,能够准确将音乐的情感、脑海中的情境,“外化”到滑行表演中。他开始对“用滑行讲故事”这件事得心应手,这种变化,在提升的节目内容分上开始体现。
  “不紧张”能决定你走多远
  每一次上场前,许兆晓和付彩姝对金博洋的唯一嘱咐就是:不紧张。他们给金博洋打比方:“就好比你是个机器人,不需要有情绪。你就一个一个做,哪怕失败了,下一个重新开始。”
  此前,他似乎并未察觉自己的这些变化。他是北京冬奥会兼顾花滑团体赛与个人赛、隔一天一“营业”的“劳模”。而在最后一天个人赛的自由滑中,他比团体赛同一套自由滑多出整整24分。连他自己都不相信,“我居然可以”。
  这越来越像“年轻版许兆晓”了。每次比赛,“夫妻档”许兆晓和付彩姝都站在冰场边,帮弟子拿着衣服和刀套,露出慈父慈母的微笑。你极少看到许兆晓有很大的情绪起伏。即使这一场,金博洋惊艳四座,许兆晓依然波澜不惊,只淡定地鼓了几下掌……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