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玥
未来愿景
现代农业之都
目标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打造现代农业之都。
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
坚定实施工业强县,提升县域工业比重,突出抓项目强产业、建园区优环境、增投资快晋位。
立足资源禀赋,延长“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产业链,实现一产接“二”连“三”,把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打造成县域经济支柱产业。
根据功能定位和建设基础,培育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促进县域经济深度融入中心城市、都市圈、产业功能区。
提升农业质量效益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实施“田长制”,落实保护黑土地各项措施,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和大豆产能提升工程,确保粮食产能稳定在300亿斤以上,坚决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以数字技术、生物技术赋能现代农业,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品牌营销,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国家重要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高质量农产品综合供应基地。
积极培育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提升乡村环境、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水平,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善治乡村、文明乡村。
科学规划乡村布局,分类推进乡村建设,因地制宜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
发挥群众参与治理主体作用,健全党组织领导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把农民增收放在“三农”工作重要位置,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组织农民务工经商,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各类人才返乡创新创业。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巩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未来愿景
向北开放之都
目标
围绕建设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完善开放综合枢纽,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向北开放之都。
做强开放发展引擎
新区、自贸试验区要保持改革探路、开放引领、发展突围的姿态,既要当好改革开放“试验田”,又要当好高质量发展“丰产田”。
继续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为省市提供有价值可复制的改革样本,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和国内领先水平,深入开展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努力在制度创新、高水平开放上迈出新步伐。
突出高端化产业发展导向,着力引进一批旗舰型、基地型、龙头型项目,努力在产业升级、新动能培育上实现新跨越。
坚持以人为本、产城融合,落实新区总体规划,高标准推进产业功能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加速人口集聚,努力在城市建设、现代化治理上打造新样板。
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加强科技合作、产业承接、资源共享。
深化拓展深哈对口合作,加快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建设,复制推广“深哈产业园”模式,探索与国内先进城市、省内地市产业合作新机制。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升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功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营造互利共赢环境,助推和服务中俄地方合作。
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带来的关税红利,务实开展对日、韩以及中东欧国家合作,提升对国际优质要素资源的集聚配置能力。
提升开放通道平台功能
强化航空、铁路、公路有机衔接,完成太平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启动哈尔滨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推动哈俄国际班列常态化稳定运营,构建以哈尔滨为中心、面向俄罗斯、辐射欧洲及北美的国际物流枢纽。
推动哈尔滨新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区等开放平台联动改革、联动发展,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广跨境电商B2B海关监管新模式,打造稳定的跨境电商供应链体系。
用好中俄博览会(哈洽会)、亚布力论坛、中国企业家太阳岛年会等经贸合作平台,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