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央视热播剧《人世间》已落下帷幕,剧中人与人之间淳朴的亲情、友情,持续引发生活在那个年代冰城人的集体回忆。剧中的“光字片”,现今的“安字片”,剧中的“老周家”,如今的“你我他”。本文作者分享了50多年前生活在“安字片”的小街大院里的事儿,找找看,这里是不是也流淌着你的青春岁月。
□陶广斌
壹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安定街是孩子们的游乐场
道里区有这么一个地方,曾经被称为偏脸子,它的大致范围是抚顺街下坎至安隆街,安道街至安红街一带。20世纪初这里是松花江南岸的沼泽地,20世纪20年代后,大批俄国人开始在这里破土建房。再后来,闯关东的山东人、河北人陆续聚集到这里居住,建学校、建市场,这里逐步形成了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老街区。
其实偏脸子是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就像人的脸偏了一样,这里的街道都偏向了一个方向,而非正南正北走向。现在,上了点年纪的人也还喜欢这么称呼它,似乎觉得这样更亲切,毕竟陪伴他们度过了青葱岁月的那些小街和大院,已经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更多的人都称呼这里为“安字片”,因为这里有二三十条街道都冠以“安”字开头的名称。可以说是用尽了“安”字开头的名词。例如:安和街、安丰街、安顺街等,听起来祥和亮丽。
这其中的一条小街——安定街,是我永远难忘的,因为我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在那里居住,20世纪90年代初动迁搬进了楼房也没离开那条街。那里留下了我从童年到成年的足迹,承载了我人生中的喜怒哀乐,也留给我许多美好的回忆。
20世纪初的安定街是一条小街,当时叫米哈依洛夫街,又称偏脸子七道街。1925年相关部门以“安”字开头命名安定街,后来这里相继建起了许多民宅,在安定街靠近现经纬街的端头处,曾经有一段儿狭窄的小胡同,它虽然窄小却是去往经纬街的必经之路。现今安定街东北起安道街,东南至安国街,全长1300多米。
1990年之前,街路两旁是清一色的平房,有普通砖房,也有俄式板夹锯末子房。少数几栋二三层楼房十分显眼。路边的食杂店、理发店倒也不少,让这条小街并不冷清。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条小街上除了每天晚上有运垃圾的车通过外,几乎没有什么车辆,因此这里便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场。
放学后我们这些十来岁的孩子便在这里玩儿,有时拿着木棒打打杀杀;有时用铁钩推着铁圈满街跑;有时放风筝,风筝挂在路旁电线杆子上的事儿时有发生;有时还玩儿一种类似板球一样的游戏,用一块形状像刀一样的木板砍向两头尖的小木棍,当它飞起来时再使劲把它打出去,看谁打得远。
夏天的晚上我们在昏暗的路灯下捉蛐蛐儿;冬天在这里打爬犁、蹬脚滑子、打雪仗……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岁月,虽然吃的是粗茶淡饭,但我们这些孩子却无忧无虑,每天争争吵吵、打打闹闹,玩得都很开心。
现今的安定街。陶广斌/摄
昔日“安字片”一隅。王 铁/提供
贰
住在大院里的人,不但是“院里人”,更是“家里人”
这条街上大院很多,每个大院都有十几户人家,构成了最基本的居住单元。我家住的安定街80号大院在这条街的中间位置,大院的门口有一扇黑漆大门,平时总是敞开着。门前有两棵柳树,虽然不是很粗壮,却也枝繁叶茂,夏天邻居们喜欢搬个小板凳坐在树下乘凉。
大院里是清一色的平房,每家居住面积都不大,而且没有上下水。用水需要按时到街上的水站,花一分钱挑两桶水回来。如果过了时间就挑不到水了,因此每家都备有一个大水缸。我从十几岁就开始挑水了,一直挑到住房动迁,一年四季风雨不误。冬天挑水是最困难的,因为接水的地方,地面结了厚厚的冰,像个小冰山,必须得小心翼翼地把水桶拎下来,否则就会滑倒,还溅一身水。那时用过的脏水要拎到大街上的脏水窖子倒掉,生活垃圾要送到街上的垃圾筐里。那时没有煤气,没有暖气,每天要劈柈子拎煤,用于点炉子做饭和冬天取暖。
夏天许多人家都在院子里点起一个小煤球炉子,每天下午四五点钟大院里便炊烟袅袅,紧接着便奏响了“锅碗瓢盆交响曲”。屋里没有室内厕所,人们需要到院里的公共厕所如厕,站在两块木板上解手,很不方便。这些场景,现在的年轻人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
山东人居多是偏脸子的一大特色。尤其是山东掖县(现莱州市)人特别多,故偏脸子又被称为“小掖县”。这是因为当年山东人闯关东,掖县人逐渐在此扎堆居住形成的。
我们大院住着十一户人家,有十户是山东人。难以改变的乡音,难以割舍的乡情,让邻居们相处得像一家人一样,谁家做点好吃的,总是想着送给邻居家一些,一家有事全院都出来帮忙。
夏日的夜晚,邻家的大叔总是在院子里支上小桌子,泡好茶水招呼大家围在桌旁喝茶、聊天、乘凉。冬天下大雪,邻居们都自觉地出来扫雪,一起把雪运到大街上。
那时院里的年轻人结婚都是在大院里支大棚、垒炉灶、办酒席。我们院的李家大哥是酒店的厨师,朴实厚道,厨艺高超,每到这个时候便当仁不让,煎炒烹炸,操持十桌八桌酒席不在话下,而酒桌就摆在邻居家里。那时,大家都欢欢喜喜的,就跟自己家办喜事一样。如果谁家的老人去世了,也是全院的人都去帮忙料理后事。
这个大院就是一个温馨的港湾,生活条件虽苦,但精神上却很饱满。这里民风淳朴,乡情浓厚,住在这里的人家平凡却不低俗,不富裕却很朴实,不是亲戚却很亲密。
老“安字片”街道速写。黎峰刚/画
叁
昔日大院变广厦,柏油马路通南北
20世纪90年代初,政府部门开始对“安字片”进行改造。没用几年时间,这里就焕然一新。昔日的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路两边的商铺鳞次栉比。这条小街已经不允许孩子们在那里玩了,因为它的两端已经完全打通,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绿树成荫的小区庭院替代了昔日陈旧的大院,小区里不仅有花坛凉亭,还有许多的健身器材,让人们在工作之余锻炼身体、强壮体魄。
然而生活环境改善了,小区的人情味儿似乎也单薄了许多。但老邻居之间的情谊却像一坛老酒,经岁月沉淀愈发浓郁芳香。
虽然我们这些发小已天南海北各处一方,但是那个曾经留下了许多美好记忆的大院仍有强大的吸引力。住在哈市的我们,隔三差五地就在一起聚一聚,在一起喝点小酒聊聊天,回忆起当年的那些趣事、囧事,禁不住开怀大笑。路边的那些树还在,只是由当年碗口粗长成了如人腰一样粗了,然而不管小街和大院怎样变化,我对昔日在这里度过的时光的留恋都不会改变。
作者简介
陶广斌 哈尔滨晶体管厂原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爱好文学,曾在多家媒体上发表过多篇文章。
与您约稿
哈尔滨记忆专版通过寻访城市老建筑、老物件、老故地等,讲述发生在哈尔滨的老故事。如果您酷爱城市历史研究,或是相关领域专家,欢迎提供稿件。
稿件相关要求如下:1.文章字数为2500-3000字,多幅相关旧照。2.文章相关要求为:主题鲜明、史实精准、故事情节丰富、可读性强等。3.稿件请发送至22304430@qq.com,同时请注明姓名、个人简介(100字以内)、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