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哈尔滨文庙的过往岁月

  昔日哈尔滨文庙。  
  哈尔滨文庙殿宇上的精美飞檐斗拱。  
  哈尔滨文庙内的石碑。  
  现今哈尔滨文庙。  
 
  □高 虹
  百余年来,哈尔滨的城市建筑总离不开浓郁的异域风情。20世纪初,作为一座伴随修建中东铁路而诞生的城市,具有欧式建筑风格的外国领事馆、教堂、会堂、俱乐部、医院、洋行、电影院等,林林总总地密布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而传统的中式建筑却屈指可数。当越来越多的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的人来到这个塞外边陲、由外来移民所建的城市时,对传统文化回归的期盼和振奋民族精神的渴望就日益凸显了。

  中外人士和政府募捐集资建成
  20世纪20年代,当中国政府逐渐收复哈尔滨城市主权时,决定修建哈尔滨文庙(孔庙)。特殊的历史条件、特殊文化背景,决定了这将是一座在全国范围内都极其特殊的文庙。
  1926年哈尔滨文庙破土动工。由中外人士和政府募捐集资73万元银币,历时三年多于1929年11月落成。这是全国最后建造的一处规制完备的文庙,也是东北地区罕见的、大型的仿清建筑群。文庙是祭祀儒家圣人孔子的场所。
  哈尔滨文庙是典型的三进式仿清古建筑群,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形成一条中轴线。文庙的三进院落在中轴线的贯穿下层层递进,它雄伟壮观的气势,向人们展示着空间之美。
  文庙坐北朝南,以万仞宫墙为南端至大成门为第一进,大成门至大成殿为第二进,大成殿至崇圣祠为第三进。整体包含万仞宫墙、泮池、泮桥(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东官厅、西官厅等三十余座建筑。以大成殿为中心,在中轴线的贯穿下东西配列、层层递进,一气贯通、井然有序。
  文庙建成时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现存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当时其建筑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其绝大部分建筑的用途、意义与其他地区文庙基本相似。但是由于哈尔滨文庙兴建之时,中国就已脱离了封建帝制,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因此它就拥有了许多独特之处。

  独有的掌故及特色景观
  首先是等级规格的首屈一指。哈尔滨文庙的主殿大成殿以十一开间的格局,超过了山东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的九开间格局,成为全国之最。
  哈尔滨文庙的几大主体建筑,包括东西牌楼均采用了帝王宫殿建筑才能使用的黄色琉璃瓦。大成殿屋顶结构为古建中的最高等级:重檐庑殿顶,顶层飞檐上摆设了十只走兽,突破了传统规定的六只走兽。依次排列为骑凤仙人、龙、凤、狮、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和斗牛。
  文庙里的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檐下额枋的彩绘,也使用了帝王御用的最高等级金龙和玺样式。红墙上黄瓦下,青绿作底,金龙盘绕。大成殿前有九级汉白玉御路,宽阔的汉白玉平台,云龙水浪雕栏玲珑,衬托着雄伟的殿堂,庄重而轩昂,这俨然是众多文庙中较为富丽堂皇的建筑。
  文庙南端的万仞宫墙,本应辟为正门。因民间约定,文庙建成后需由当地的当朝状元前来祭孔,然后方可修建文庙正门。但由于哈尔滨文庙兴建时已是1926年,而科举制度早已废除。没有状元前来祭孔,就以万仞宫墙取代了正门。现在哈尔滨文庙的入口都在西牌楼处,这也成为了哈尔滨文庙独有的掌故和特色景观。

  曾经是灾民收容所
  文庙院内有三座石碑。第一座是张学良将军题写的碑记,位于二进院落的东南角。碑记叙述了哈尔滨的地理环境,修建文庙的历史背景、宗旨和作用,阴面无字。第二座石碑位于二进院落的西南角。这座碑的阴面刻有文庙筹备委员会题名,以及社会各界的捐赠情况。在第一院落东庑南侧还有一座无字碑,阳、阴二面皆无一字。
  从这些石碑中,可以看到哈尔滨当时华洋杂处、文化交融的特别之处。文庙筹备委员会中有俄商索斯金的名字,其家族是当时在哈尔滨最有影响力的犹太家族之一。文庙工程委员会中有俄籍工程师日丹诺夫的名字,而日丹诺夫更是担任了文庙的总工程师一职。在捐赠者中,外国商号和外籍人士的个人捐赠几乎达到了半数。波兰木材商格瓦里斯基(当年是现今南岗区颐园街一号的主人)捐赠了3000元,是捐款最多的个人。
  哈尔滨文庙兴建之时,正处于中国受西方建筑影响,开始建筑变革之际。哈尔滨文庙的大成殿等建筑也采用了诸多新技术和新材料:里外金柱改用钢筋混凝土做成,金柱柱顶石用水磨石做成。就连东西牌楼都弃用了传统的木柱。哈尔滨文庙的建筑成为中国这一独特历史时期传统建筑的延续和建筑技术变化的重要物证,因而别具特色。
  文庙建成后的第三年即1931年3月23日子时,文庙大成殿首次举行了“祭孔”大典。1932年7月哈尔滨大洪水期间,这里曾被用作灾民收容所。

  省民族博物馆落户于此
  1949年春哈尔滨文庙成为哈尔滨医科大学校舍。1952年,这里曾被用作苏联专家组的教学研究场所和住地。1960年后又成为图书馆,一直到1970年。
  1985年1月,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在文庙成立了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经过三年的重点维修和筹备,于1988年10正式对外开放。
  由于文庙具有特定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8年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先生捐赠了一座三米多高的孔子行教铜像,现放置于棂星门与大成门之间,两边是两棵百年树龄的高大油松,极其珍贵。2006年文庙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当时还被列为全国100家重点维修的古建筑之一。
  近些年来,作为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文庙陆续恢复加强一系列的传统文化活动,如开蒙礼、成人礼等。许多学子也纷纷前来文庙拜谒孔子,祈盼自己学业有成。
  现今,哈尔滨文庙已是3A景区,免费供人们游览。其伟岸肃穆的黄瓦红墙间的层层殿宇、深深院落,无不透露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蕴含着巨大的历史人文价值。蔚蓝晴空下黄瓦耀目、朱墙环绕,庭院里松柏苍翠、林木葱郁,古树树种约在五六十种以上。文庙是哈尔滨人追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脉、引发思古怀远情怀的胜地,同时也是哈埠的一处绝佳的园林景观。(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
  简介
  高 虹  哈尔滨市地方志学会副会长,热衷于发掘、整理哈尔滨老建筑背后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保护这些珍贵的城市历史遗产,多篇相关文章在媒体发表。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