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东北烈士子弟学校的陈年往事

  正在做操的学生们。  
  部队官兵到学校慰问孩子们。  
  1953年该校师生合影。  
  王学尧烈士遗照。  
  烈士子弟入学证明。  

  □刘延年
  1948年年末东北烈士子弟学校在哈尔滨创办,这是中国第一所烈士子弟学校。在这所学校创办的六年多时间里,先后有数百名烈士子弟在该校学习生活。虽然这所学校在六十七年前已停办,但当时在国内影响力巨大。清明节将至,在缅怀烈士之际,让我们翻开厚重的历史,重温东北烈士子弟学校的往昔岁月。
  依照烈士遗愿 建立子弟学校
  1947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四保临江”战役胜利结束后,东北根据地得到了巩固,松江省政府主席冯仲云率松江省政府机关从延寿县迁回哈尔滨。很快,他经东北行政委员会的批准,在哈尔滨设立东北烈士纪念事业管理处并亲任处长,着手筹建东北烈士纪念馆、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以纪念在国家危亡、民族危难时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的人,宣传他们的英雄事迹,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在这一系列纪念东北抗联英烈的事业中,还有一所由他主持创办的东北烈士子弟学校。
  1948年辽沈战役正酣之际,哈尔滨作为全国第一个解放的大城市和战略后方,应该说是百废待兴。稳定治安、发展经济、筹措物资和人员大力支前,是作为一省主席的头等大事。尽管日理万机、废寝忘食,但抗日名将周保中、冯仲云没有忘记过去与他们一起战斗过的战友和群众,更记得在抗日战争中光荣牺牲的,原中共吉东省委秘书长唐瑶圃(“八女投江”中冷云的革命引路人)生前曾对冯仲云说的话:“你若能活下来,别忘了我的女儿。”为了把在抗战期间牺牲、无人看管、过着困窘生活的烈士子弟抚养成人,经报请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1948年末东北烈士子弟学校正式成立。
  冯仲云经过实地考察选定了南岗区一曼街7号,毗邻东北烈士纪念馆旁的一栋漂亮的欧式建筑,这栋房子之前曾是一座办公楼,楼后是一所小学校。庭院有白杨、垂柳、甬道、花坛,楼后有开阔的操场,教室宽敞明亮,基本符合办学条件,只需增加宿舍、食堂、图书室就可继续使用。省民政厅先后派冯■荧、薛雯、马学勤、黎一明负责学校领导工作,宾县教育科长史文翰为教导主任,选调一批政治可靠、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任教,学校作为松江省直属小学归省民政厅领导,是中国第一所烈士子弟学校。
  半年内200余位烈士子女入学
  1949年7月1日东北烈士子弟学校开始接收学员,招生范围初期仅限于松江省内的烈士子女,1950年起也召收松江省政府干部子弟,又称松江省干部子弟校,1953年新校舍落成后扩大到在东北三省招生。为了寻找散落在各市县的烈士子女,全省各级党组织和民政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省民政厅厅长赵振华亲自组织下,不到半年时间共寻找到烈士子女200多人。
  据原东北烈士子弟学校学生何永钊回忆:“爸爸牺牲后,妈妈也因病去逝了,我和弟弟被送到了南岗极乐寺附近的孤儿院。1949年11月的一天,院里突然来了一位省民政厅的干部找到我,让我和弟弟收拾一下东西跟他走,我当时才十岁,也不懂啥事,人家让我跟着走,我就把破被子一卷扛在肩上跟他走了。我们是从极乐寺附近坐的摩电车,到烈士馆站下的车。到学校后,老师让我们俩先在学校小澡堂子洗了澡,然后从里到外换上了新衣服,最后把我们领到楼上宿舍,每人分了一张小铁床,我感觉一下子上了天堂。”
  据原东北烈士子弟学校学生孙憶新回忆:“我们这些同学被找到的时候,都是流浪儿、小乞丐。一个个穿的破棉袄都露着棉花,衣服用一根麻绳扎着,有的鞋还露着脚趾,满身都是虱子,鼻涕都流到嘴边,饿得都不行了。到学校吃第一顿饭每个人都是狼吞虎咽,薛雯妈妈(冯仲云夫人,东北烈士纪念馆馆长)交代校长说,第一顿饭给他们吃得好一点,但不要吃得太饱,因为他们在外边饿得太久了。”
  在报到的新生中有一位13岁的女孩,她就是烈士唐瑶圃的女儿唐烈,她是抱着到哈尔滨见爸爸妈妈的热望来的,到了学校以后她才明白,她永远见不到爸爸妈妈了,冯仲云见到她动情地说:“孩子,找到你真不容易呀,你爸爸让我把你找到,我总算完成任务了,以后我就是你的爸爸了。”
  在新生中还有一位名叫王烈遗的学生引起了冯仲云的注意,他走到孩子身边俯下身问:“你是‘黑王’的女儿吧?你爸爸叫王学尧,我到你家去过,你家的柜子在哪儿,炉子在哪儿,我都知道……”
  王学尧在伪满时期负责中共哈尔滨道里区委的领导工作,在青年学生中宣传爱国思想,在铁路工人中建立共青团组织。作为长篇小说《夜幕下的哈尔滨》王一民原型之一的他,在世间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半侧脸,手里握着一支烟斗,面容安祥带着沉思,牺牲时年仅26岁。
  学生享受供给制及公费医疗
  党和政府对烈士的后代十分关心和爱护,为照顾好这些烈士的后代,所有学生享受供给制,吃、穿、住、学全部免费,还享受公费医疗待遇,其标准高于当时的一般干部。校医由省医院儿科主任兼任,定期为孩子们做身体检查,确保孩子们在幸福健康的环境中成长。由于孩子们住校,除配备了一些舍务教师专门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外,为了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还组织了自然科学家小组、文学家小组、地理家小组、戏剧家小组、小乐队、笛鼓队、腰鼓队等。工艺美术小组的同学还把亲手制作的东北烈士纪念馆的建筑模型,派代表送往北京向敬爱的毛主席和朱德委员长献礼,朱德委员长亲自接受了小代表的献礼。1950年宋庆龄副主席来哈尔滨视察工作时,还观看了他们的演出并给予了好评,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还拍摄了大型纪录片《东北烈士子弟学校》。
  1953年由东三省拨款新建的东北烈士子弟小学落成(现继红小学校址)。每逢节假日,许多机关、团体、部队、企业都会给孩子们送来各式各样的礼品,并与孩子们联欢。1955年最后一届学生毕业,存续六年之久的学校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东北烈士子弟学校改名为哈尔滨霁虹小学校开始面向社会招生,后来改名为哈尔滨继红小学校。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笔者是1964年进入继红小学读书的,那时东北烈士子弟学校虽已停办近十年,但校门口仍挂着东北烈士子弟校的牌子。母校留给笔者最深的历史记忆就是十分重视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记得一年级的下半学期,同学们在学校附近的龙江剧院集体加入了少先队。会后同学们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在班主任尚兰琴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东北烈士纪念馆。也就是从那天起,同学们记住了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等英烈的名字,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爱国主义思想从此根植于心。每年的清明节,学校都组织学生到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塔和哈尔滨烈士陵园去祭奠英烈,追忆和缅怀他们的丰功伟业,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现如今,东北抗联精神已列入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有着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的哈尔滨继红小学,续写着昨日的辉煌。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刘延年  黑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哈尔滨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著名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专家,多篇相关文章在媒体刊发。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