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没完成任务 业务精英突然“哑”了
男子患上“分离转换障碍”,被医生“忽悠”好了
  □本报记者 徐日明
  近日,35岁的市民赵明(化名)经历了一次奇特之旅,那就是他“哑”了一次。说他是装的,他还真不是,因为他在各种场合下都说不出来话,包括独处的时候;说他是真得病也没依据,因为他的喉咙没有任何病变,只是功能暂时丧失了。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医生介绍,赵明患上一种精神类疾病,名为“分离转换障碍”。“除了药物治疗外,他主要是被我们‘忽悠’好的。”
  装病?
  领导面前夸下海口 交付工作时“哑”了
  赵明虽然年纪不大,但在工作单位是业务骨干,不久前单位下达任务,赵明又承担了重任。为了完成业绩,赵明每天都在努力工作,然而,当工作交付期临近的时候,他仍然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业绩无法完成了。
  “那段时间他可没少上火。”赵明的妻子说,领导在不断催促,客户们还总是以各种理由为借口不肯出钱,赵明每天两面受气,经常夜里很晚都睡不着。最后,赵明病了,而且病得离奇,他失语了。
  “说什么都听得见,写什么字也都认识,就是说不出话来。在和别人对话的时候都得用手比划着说,别人看着急,他自己更急。”赵明的妻子说。于是,赵明被带到医院就诊,无论是神经内科还是耳鼻喉科,医生们在检查过后都得出同一个结论:没病。
  装病?这个想法在大家的脑海中闪过一下,但是马上就被否定了。首先,赵明是个不说假话的人,他的人品是有保证的。其次,装病无非是为了躲避领导的催促,而他听得见、写得出、也认字,这样装病也躲不了啊?
  真病?
  医生:这是“癔症” 潜意识暗示的结果
  赵明来到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就诊,七疗区副主任范毅勤在仔细检查后说出了一种赵明夫妻没听过的病:分离转换障碍,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癔症”。“这种病并不多见,而且患病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格基础,家属口中的患者具有‘好面子、虚荣心强、比较自我’等特点,这都是分离转换障碍的人格。”医生说。  
  医生介绍,分离转换障碍包括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分离就是意识层面的,在受刺激之后,意识出现问题,患者觉得他是另一个人,包括说话语调、言谈举止都会改变,在外人看来特别假,但是他本人感觉不到。转换症状是躯体层面,患者感觉自己的身体失去了功能,比如失语、失明,或者感觉手脚失用。但是,就身体本身来讲,器官并没有发生病变,所以功能只是暂时丧失。
  医生表示,赵明的症状不是装的,但是他的心理是“获利”的,在临床绝大多数病例中,凡是分离转换障碍,患者都有一个“获利”心理,在出现了病症之后对他有利。就赵明来说,失语虽然不是他主观的愿望,也不是装出来的,但是他确实获利了,那就是领导不再督促他的业绩,而他也没有因为能力不足而被批评或是嘲笑,这是潜意识暗示造成的结果。
  治病!
  医生提出大胆疗法“忽悠他”
  患者不是装病,没有主观故意,是一种潜意识作用,而他本人并不知情。在确定了病症之后,医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疗法,这个疗法疗程短,无副作用,费用也超级低,那就是“忽悠”。医生说:“精神科的这种忽悠与传统理解上的骗人有本质区别,这是一种心理暗示,因为患者的病源就来自于暗示,那么心结还需心来解。”在得到了家属的同意后,“忽悠”开始了。
  范毅勤医生先和其他医生护士商量好,让赵明接受心理暗示。“我们的药是进口的,一支都挺贵,但是你放心,有医保你花不了多少钱,这个药就对你这个症的。”医生对赵明说。不过说是说,给他用的药还是基础性药物。
  “你咋这么快就好了?”一个多小时后,护士又上场了。虽然赵明本身没什么变化,但是护士一个劲儿地说他好多了,恢复速度已经超出常人。医生表示,这正是在迎合他的“好面子、爱虚荣”的人格,大家越是夸他超过了别人,他自己主观上越会努力去改善。
  果然,第二天,赵明说话了,尽管说得非常不流利,但是至少能吐字、能表达。不过,这只是暂时好转,第三天赵明又说不了话了,支支吾吾的,有时候还是要用手比划。
  没去根儿?
  病情出现反复 医生“接着忽悠”
  医生又给了赵明另一种暗示,有一个物理治疗方法,叫做经颅磁刺激治疗。“坐好吧,这是刚进口的机器,两百多万元买的,疗效没问题。那个范大夫,咱昨天做那个是不是回去就说话了,这就是效果,今天是做语言刺激中枢,你明天回去可能就有反应了。”治疗师对赵明说。
  医生对记者说,其实就是一个脑功能整合的磁疗,这里所说的话都是给病人一个暗示作用。15分钟做完磁疗后,赵明按医生指示回去休息了。
  过了一天,医生们早上查房时,赵明妻子对医生说:“早晨起来,他就嘎嘎脆地说话了,完全正常,就像在家时一样。”
  医生说
  “分离转换障碍”,是一类由精神因素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在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前提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失明、失语或是遗忘等情况。
  这种病不是药物能控制的,因为它是先天性格的缺陷应激外界的刺激所导致。因此,改变性格缺陷,比如好面子、小心眼儿、虚荣等,发病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另一方面,了解患者的性格后,要经常给予一些弱刺激,让他提高耐受度,也会降低发病的可能性。如果患者发病,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不能自行诊断,以免耽误或误诊病情。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