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中21岁医学生“绝地求生”
被埋88小时 她教科书般的操作创造奇迹

 

  5月5日0时许,救援人员救出第10名被困者。此时距离事故发生已过去近132个小时。


  5月3日凌晨4时15分,21岁的小圆(化名)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被抬出,成为此次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中,从废墟下被消防人员营救出的第9名幸存者。
  小圆在那片倒塌的狭小空间内被困了88个小时,远远超过72小时的黄金救援期。一时间,她成了现场救援人员口中的“生命奇迹”。据了解,小圆是一名医学生,有着出色的灾难自护自救知识。获救后,她分享了自己所采用的自救办法
  每一次喝一小口
  有计划地饮用有限的水
  倒塌发生时,小圆正躺在床上,谁也没想到一场灾难会如此猝不及防地降临。
  身边的半壶水,让她马上意识到这无疑是最珍贵的保命物资。于是,她开始有计划地履行“喝水计划”:“每一次喝一小口。”
  就这样,直到被救出,她的半壶水仍有余量。
  昼夜温差较大
  用被子保持体温
  除了半壶水,床上的被子也是她的自救“法宝”。她回忆:“热的时候我就不盖,感觉冷的时候就赶紧包裹在身子上。”
  被困的近4天时间里,事发地昼夜温差较大,小圆随时根据身体的感受来利用这床被子。
  关注附近救援情况
  及时发出求救信号
  就在计算着日子等待救援的时间里,她终于听到了离自己不远处的响动。于是,她摸到附近的一块硬物敲击身边的墙体,以此发出求救信号。她说:“听到外面声音比较嘈杂时,我就不敲,因为敲了外面也听不到。感觉救援人员比较近或是安静的时候,我就有规律地敲,很快就得到了回应。”
  相比一些被困者的慌乱,21岁的小圆却显得较为淡定和聪明。
  保存手机电量
  用于最后的机会
  相对狭小封闭的空间,因为倒塌的发生,手机一时间失去了信号,但是小圆并没有认为手机因此失去了功能。她说,即便手机没有信号,但一样能看到日期和时间。“我非常清楚自己被困了多久,所以不至于惊慌失措。”
  然而,事发时仅剩的电量让她又开始了“计划电量”。小圆告诉救援人员:“我不会去解锁手机,想知道时间了就看一眼。”
  被困88小时被救出时,手机的电量还没有全部耗完。
  能“绝地求生”
  具备自救技能很重要
  这是一个绝地求生的奇迹,21岁被困女孩的冷静自救为她延长了珍贵的救援时间。
  现场救援人员说,真正的生命奇迹,不仅靠他救,也取决于有效的自救,具备自救意识和掌握自救技能很重要。

  进展
  事故救援工作
  进入“逐层剥离”阶段
  记者从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5日21时已有10人获救,发现26名遇难者。对于已发现的26名遇难者,正在核实身份信息,做好善后工作。
  截至5日16时,救治医院已收治10人。目前,除1名伤者还未脱离危险期外,其余9名伤者病情稳定,各项临床指标持续向好。
  中建五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凯介绍,按照专家组讨论研究的方案,目前的救援工作采用逐层作业、逐层探测的方法。每揭开一层,再反复多次探测,确保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幸存者,如果确认没有新的生命迹象,再进行下一步作业。
  李凯表示,“在预估可能有被困者的位置,我们采用人工作业,避免对可能存在的幸存者造成伤害、对遇难者遗体造成损伤。一旦发现新的生命迹象,将停止作业全力施救。”

  房屋经营者等11人
  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记者从公安部了解到,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发生后,公安部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指导湖南公安机关调集3900余名警力参与救援处置工作,及时查明被困及失联人员身份,依法对房屋实际经营者等11名相关责任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专家透露事故救援难点
  “叠饼式坍塌”致营救困难
  4月29日,湖南长沙市望城区金山桥街道一居民自建房发生倒塌事故。经初步核实,房屋内被困人员23人,事发地附近另有39人失联。事故发生以来,无数人关注着救援进展。这次救援有何难点?记者向救援现场专家了解到不少关键信息。
  如何搜寻生命迹象?
  中南大学教授、现场应急救援专家组专家梁步阁介绍,在现场搜救时,消防救援人员通过喊话敲击、搜救犬等传统方式以及雷达生命探测仪、音视频生命探测仪、无人机等综合手段,进行生命迹象探测。
  中南大学团队将MIMO雷达生命探测仪、多模雷达生命探测仪、蛇眼音视频生命探测仪等最新装备调到现场,提供全程技术支持,并邀请国家救援专家到现场指导。“此次救援过程中,生命探测环节的现场装备技术代表着当前国内先进水平。”梁步阁说。
  为何没“揭盖”营救?
  中国救援队副队长韩文东说,这次发生的是“叠饼式坍塌”,突发性强、危害性大,人员受困空间小,救援难度大。倒塌导致两侧楼房成了危楼,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大型机械“揭盖”营救,其震动可能会造成隔壁楼房倒塌,对受困者和营救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记者了解到,在对第6名受困者的救援中,由于倒塌建筑压得太实太厚,再加上倒塌房屋两侧的建筑严重受损,仍有倒塌风险,使得搜救难度非常大,救援人员朝被困目标掘进过程中,遇到墙体、横梁、冰箱等障碍物,破拆难度很大,必须加强支撑、稳妥推进。现场救援人员通过探测眼给被困者输送生理盐水等营养物质,每隔一段时间就和被困者通话一次,鼓励其坚定信心。经过26个小时的艰苦努力,救援人员成功将其救出。
  为何没有快速破拆?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现场应急救援专家组副组长陈大川透露,倒塌房屋无原始资料,倒塌后各类构件相互交错,受力状态不明,随时可能产生二次倒塌。如果采用大型设备进行大面积破拆作业,会对已经倒塌部分产生扰动,极易发生新的破坏,可能对狭小空间被困人员造成更大伤害。
  现场救援如何进行?
  长沙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张铮介绍,事发后,消防救援人员利用雷达生命探测仪、音视频生命探测仪、搜救犬、手机定位等多种手段侦察,发现倒塌建筑的7楼、5楼、3楼、1楼等处存在被困人员的生命体征信号,立即采取加强建筑固定支撑、全方位风险监测、严格安全防护等措施展开救援,“通过手动、电动、液压破拆工具打通生命通道。”
  综合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新社、《三湘都市报》报道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