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新张罗的剧组盒饭。
导演许鞍华在饭桌上。
哈尔滨剧组“火头军”。
□本报记者 高云 文/摄
记者见到张静新时,他正给在《我将喜欢告诉了风》剧组安排盒饭,“200多人,荤素搭配。”这位外表低调的大叔据说是哈尔滨剧组里“最受欢迎的男人”,大腕儿明星见了他都眉开眼笑。
为啥?民以食为天!他是撑起了剧组这片“天”的男人,不管你是影帝、影后、好莱坞国际影星,还是助理、场工,今天吃什么菜、盒饭里是几荤几素、有没有卤蛋、鸡腿、红烧肉,都归张静新说了算。一部影视剧的拍摄动辄几个月,他就是能决定演员生活质量的生活制片,手握吃、住、行预算的“财神爷”。
接机、送机、订饭、订房,张静新戏称自己是“剧组大保姆”,“吃喝拉撒”都要管。在中国影视圈里,为外来剧组在拍摄地提供各种选景、后勤、联络等“本土化服务”的公司被称为“地接”,哈尔滨的影视“地接”公司手握大量本地资源,在剧组大部队抵达之前,“地接”制片就已经开始工作了。其中生活制片是距离明星最近的人,大牌艺人的饮食禁忌、宗教信仰、餐饮标准、住宿房号,他们都一清二楚。千万不要以为订餐、订房是什么简单工作,这活一般人干不了,知道太多明星隐私、娱乐圈内幕,不光嘴要严,还得有“个人魅力”,才能在汇聚各色人等的剧组“小社会”里游刃有余。张静新就是“影视江湖”里有点传奇色彩的人物,据说不管多难搞的大腕儿,他两句话就能哄好。
吃饭住宿
是“江湖地位”的象征
明星拍戏时住哪个酒店?吃什么?一餐是多少钱标准?生活制片都能张口就来。用“小社会”来形容剧组是因为这里讲究论资排辈,衣食住行都是身份的象征,导演、主角、配角、工作人员的食宿标准各不相同,从吃什么饭、住什么房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江湖地位”,万一搞错了,没准就是一场风波。剧组抵达哈尔滨之前,生活制片会拿到一个长长的“清单”,里边有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饮食和住宿标准,“级别”越高写得越详细,比如男女主演谁吃素、谁不吃葱姜蒜,谁和谁不能挨着住,“清单”信息量极大,宛如娱乐圈的“生态备忘录”。“有些大牌明星不住剧组提供的酒店,得给人家提前找房子、安排专职司机、买生活用品和水果、蔬菜什么的,把冰箱塞满。一般的明星也不用住得多豪华,租个好点儿的公寓就行,最讲究的是某女星,要求住独栋别墅,自带厨师和保姆,不吃我们的饭。”张静新说。
遇到“讲究人”,张静新都会特别注意,演艺圈里个别艺人有奇奇怪怪的禁忌却又不提前说,“清单”上没有,一旦犯了忌讳,制片没准就得“背锅”,“像饭送到了,打开盖子才说不能吃,摔筷子发脾气的都算小事,就怕人家发火压根不是因为饭。”一个剧组主要演员有好几个,这里边可能有“流量”,有“演技担当”,明里暗里的“番位”之争很常见,没准就会攀比到生活中,这时候就需要生活制片超高的情商才能平衡好人际关系,摸准所有人的“脉”。当然亲民的明星也不少,宋丹丹就让张静新带着去吃杀猪菜,“女演员都怕胖,吃素的多,很少见吃东西啥毛病没有的,猪肉、下水都爱吃,一边吃一边说太香了,性格是真好。”
200元钱的“盒饭”
是啥滋味?
周星驰在《喜剧之王》里把“盒饭梗”玩成了经典,在香港影视圈“盒饭”是有象征意义的,“有盒饭吃”就代表从业者有工开、有钱赚,盒饭的菜色是衡量剧组经费的“风向标”。导演和主演的“剧组盒饭”跟其他人完全不一样,生活制片会请专人依据他们的口味和餐饮标准做“特餐”,通常6菜一汤、100多元钱的“特餐”就算不错了。张静新说:“印象中最贵的剧组饭,一个人要200多元。”电影《别告诉她》是好莱坞班底,剧组工作人员来自8个国家,要求吃西餐。在长春拍摄时,他找到大酒店让专业的西餐厨师定制伙食饭,口味、用料都是当地最好的。“人家吃得好,拍得也真好啊,这电影后来拿了好多大奖,女主角得金球奖了。”张静新感叹,至于200元钱的“盒饭”到底是啥味,印象倒不深了。
生活制片是距离明星最近的人,那些镜头前光鲜亮丽的明星私下真实的样子,他们看得再清楚不过。“从吃就能看出一个人的真性情”,张静新说。著名香港导演许鞍华在海林拍过新春贺岁短片《七里地》,在林场取景时,当地工人特别热情,给许导送来一条大鱼,许鞍华吃得很高兴。周围人都知道导演工作时滴酒不沾,工人过来敬酒时特意说:“我们表表心意,导演不用喝。”没想到许鞍华回答:“那不行,你们敬酒我必须喝。”连喝了两杯白酒。这一幕给在场的几个东北制片留下了深刻印象,“不是每个在剧组‘食物链顶端’的人都能对人一视同仁”,许鞍华在片场从不骂人,非专业演员表现不好,她也心平气和,“这条不错,保留,我们再来一条。”
“牛肉风波”
和秦昊不打不相识
看过悬疑剧《隐秘的角落》的人肯定都领略过“张东升”的压迫感,演员秦昊只要脸一拉,浑身就散发出凛冽气息,谁看了不怕?张静新就曾把他惹得发了大火。网剧《无证之罪》在哈尔滨拍摄时正值寒冬,有一天在索菲亚教堂门口拍大夜戏,张静新已经钻被窝睡觉了,半夜突然接到电话,“秦昊因为夜宵发脾气了,好像要罢演!”他记得“清单”上写了男主演秦昊不能吃牛肉,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错,“特餐”里连着出现了几次牛肉,拍大夜戏那天秦昊爆发了。张静新用最快的速度飞车回剧组,机器都停了,所有人都不敢上秦昊的房车劝,他去了,很神奇地几句话把人“哄好了”。戏接着拍,俩人没过几天还一起喝酒撸串去了。
“你到底跟秦昊说了什么?”所有人都好奇。张建新说没有什么“哄人大法”,解决问题找到“根儿”就行了,“秦昊是专业演员,不会因为一顿饭罢演,之前发现菜里有牛肉,他都没做声,自己买了快餐对付。那天拍到半夜又冷又饿,周围的饭店都关门了,拿到手的饭又不能吃,他是觉得太欺负人了,才发火。”张静新在去的路上就买好了热乎饭,上了房车把饭一递,然后诚恳道歉,保证绝不再犯,“他也是东北爷们有啥说啥,看着吓人实际没坏心,就想要个态度。饭吃了,说法给了,误会解开马上就好,不记仇。”
大明星的
“哈尔滨美食地图”
张静新来自哈尔滨有名的影视“地接”公司“松鸾影视”,入行十几年来在几十个剧组工作过,东北三省大小城市的餐饮、住宿情况都装在他心里,哪儿的小吃美味、犄角旮旯有啥小店都门儿清。在剧组人眼里张静新是“行走的美食地图”,他带着大明星吃过老道外的熏酱,去过人均几百的网红店,蹲过路边的烧烤摊。张静新说话很有特点,问他“哪儿的烧烤好吃?”他不会回答什么街、什么店,而是说:“在那个医院旁边小道进去,有个小店,羊肉串、酱油筋最地道。”如果你找不到,人家掏出手机就给老板打电话,不管啥排队的饭店都能订到桌,找到包房。
作为手握生活预算的“财神爷”,大牌明星也会给生活制片几分面子,团队的人常调侃张静新在剧组里“人见人爱”。十几年前,退役冰球运动员张静新机缘巧合进入影视圈,从最底层的司机、道具、场工起步,遇到同样当过冰球运动员的“地接老炮”张峰后,加入了“正规军”开始团队作战。那些年东北的“地接”队伍比较杂,临杀青因为钱“干起来”的剧组不少,张静新说自己团队的领导就很有眼光,立志“走专业化路子,强调‘做人是第一位的’,口碑有了,慢慢的就什么都有了。”专业制片团队工作效率极高,在现场甚至不用说话,互相一个眼神就“立刻能接住”。
这些年他在剧组里见证了中国影视江湖的风云变幻、大明星的起起落落,“剧组是很现实的‘社会’,今年不出名的演员被呼来喝去的,也许明年就火了,马上排场就不一样了。”最近圈里人在抱怨“日子难过”,经过行业整顿的娱乐圈,“砸钱”的剧组少了,影视剧开机率也有所降低。张静新很少抱怨,现在他已经是一家传媒公司的股东了,除了“拿捏”美食,还担任公司的管理者。“这个圈子里有本事的人太多了,真正走得长远的都是口碑好、德行好、干实事的人。”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