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中国第一家电影院 中国现存最早的专业电影院 面向少年儿童的电影院 哈尔滨特级电影院
哈尔滨老影院装满故事与回忆

20220520084803-360截图20220517085215623.jpg

  部分老电影院位置示意图  
  敖连特电影院  
  平安电影院  
  美国电影院  
  □本报记者 封娇
  哈尔滨是一座有着多元文化底蕴的城市,中国第一家电影院、啤酒厂、交响乐团……皆在这座城市里诞生。在哈尔滨市图书馆内,藏有许多与这座城市有关的珍贵历史档案资料,其中,包括哈尔滨各类老电影院的资料。
  哈尔滨早期的电影院,曾经是这个城市的影子。它们像极了一部部装满了城市故事与记忆的放映机。轻轻地打开它,一个个浮光掠影的影像便在胶片的轮转中凸显出来。
  提起这些老影院,哈尔滨市政府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工作专家课题组专家李荣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上世纪七十年代,青少年时期的他住在道里区东风街,“那时候,看电影是比较常见的娱乐活动。记得当时的票价为儿童票故事片1毛钱,纪录片5分钱,成年人票价翻番。电影院内设立了标尺,超过1.5米就是成人票了。”
  李荣焕说,他家附近有3家电影院,都在中央大街辅街上,他常去位于七道街的兆麟电影院看电影。“兆麟电影院的位置就在今天的波特曼西餐厅处,售票处是一个小窗口。兆麟电影院一楼大厅有两个收票口,剧场在二楼。楼梯为大理石铺就,木质扶手很光滑。十几岁的我比较淘气,经常在楼上把着木质把手往下滑,还得留意别让剧院工作人员看见。当时主要放映的是8个样板戏,能看到外国电影老激动了。《列宁在十月》《卖花姑娘》等电影我都是在这儿看的。当时一部电影拷贝,几家电影院串着用,由工作人员骑车来回送。记得一年冬天,串片员未到,电影演到一半,银幕上打出‘串片未到’字样,影院内顿时一片喧哗,后来才得知是串片员摔了。”
  部分老电影院简介
  ☆皆克坦斯(又名大陆)电影戏园
  皆克坦斯电影戏园位于埠头区中国大街及外国三道街拐角(今道里区中央大街与红霞街拐角),是中国第一家电影院。
  ☆考布切夫电影院
  考布切夫电影院建于1902年,创建人为俄国从军摄影师考布切夫,地址在道里区中央大街与西十二道街交角处。20世纪30年代被拆掉。
  ☆敖连特电影院
  敖连特电影院建于1908年,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专业电影院,地址在南岗区义州街。当时的沙俄远东总督兼海军上将阿列克谢耶夫与其好友阿贝里科夫合资兴建。时跨清末、中华民国、伪满和新中国4个不同历史时期。1952年改名为和平电影院,1989年改名为和平艺术电影院。敖连特电影院虽经几次更新改造,仍保持着优美典雅与舒适浪漫,融合了古典主义和新艺术运动的欧式风格。影院建筑面积1447平方米,上下两层,固定座席664个。
  ☆光明电影社
  光明电影社建于1919年,位于道外区靖宇大街116号。光明电影社在建筑上与新世界大饭店(今哈尔滨市第四医院住院处)为一体。影社建成后租给宋福堂和何佩明经营。1935年由业主朱安东自行经营,改名国泰影院。次年在长春开国泰分院,并于1937年成立国泰影业公司,自任总经理,先后在哈尔滨、沈阳、长春、吉林、天津等地建立分院。哈尔滨解放后,1947年更名为靖宇电影院。靖宇电影院建筑面积958平方米,欧式建筑风格,共上下两层,观众座席692个,属哈尔滨市特级电影院之一。
  ☆巴拉斯电影院
  巴拉斯电影院建于1925年,为俄国人创建,位于道里区西七道街55号。哈尔滨解放后,先后由东北军区政治部和哈尔滨市中苏友好协会管理,改名第二电影院。1949年移交哈尔滨影片公司管理,更名红光电影院。1950年改为哈尔滨市工人俱乐部。1960年与兆麟电影院相互对调更名为兆麟电影院。建筑面积2771平方米,主体结构3层,欧式建筑风格,观众座席584个。
  ☆平安电影院
  平安电影院建于1925年,初为张学良公馆,1928年张学良卖掉公馆。1929年改为平安茶园,又叫中央大戏院。1932年改为平安电影院。位于道外景阳街248号。哈尔滨解放,影院由哈尔滨市总工会管理,改名为工人俱乐部;1949年交哈尔滨市影业公司管理,更名为水都电影院;1956年改为新闻电影院。新闻电影院建筑面积2632平方米。欧式建筑风格,楼体结构为3层,观众座席424个。
  ☆美国电影院
  美国电影院建于1930年8月,为美籍犹太人阿列克什泰因创办,地址在道里九道街。哈尔滨解放后,哈尔滨市政府把影院拨给东北文化艺术协会,改名东北人民剧院,随后又改名文化俱乐部、大光明电影院,不久后更名东北电影院。东北电影院建筑面积2250平方米,欧式罗马建筑风格,分上下两层,观众座席1320个。当时号称是哈尔滨“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电影院”。
  ☆平安座电影院
  平安座电影院建于1933年,地址在道里区经纬街76号。1945年8月,被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接收,改名南京电影院,专门放映苏联影片。1946年移交哈尔滨中苏友好协会管理,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将影院更名为兆麟电影院。1960年,儿童电影院与兆麟电影院对调,更名为儿童电影院,后曾一度命名为红少年电影院,1976年又恢复为儿童电影院。儿童电影院建筑面积2384平方米。楼体结构为3层,观众座席830个,是哈尔滨市唯一一座面向少年儿童的电影院。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