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法医秦明”这个大IP多次被改编成影视剧,记者专访“本尊”
“法医秦明”真叫秦明 真的是法医

  秦明“本尊”      
  □本报记者 高云
  “法医秦明”真的叫秦明,他真的是法医,一直在安徽省公安厅工作。
  采访秦明那天是周末,微信里他的声音年轻又温和,“我今天备勤,要先处理个文件,把问题先发给我,我忙完就回复,好吗?”和之前影视剧里那些高冷的“秦明”相比,这个声音听起来没什么“法医味”,直到他用特别冷静客观的语气给记者科普“巨人观尸体”,“尸体在炎热的环境下自然腐败,产生大量腐败气体将体腔充斥,显得尸体很巨大,这种通常特别臭……”
  带着“气味”的描述让记者终于意识到,电话里的是一位从业多年的资深法医,写小说只是业余爱好,他真正的工作是与尸体打交道,让死人“说话”。
  作为奋战在一线的公安干警,秦明并不是经常在媒体露面,这次接受采访是因为悬疑剧《法医秦明之读心者》在优酷上线播出,他不仅是原著作者,还是该剧的顾问。“法医秦明”这个大IP已经多次被改编成影视剧,张若昀、严屹宽、经超等演员都演过“秦明”,记者好奇“本尊”认为谁最像?秦明的答案是都不像,“书里的秦明是一个‘死胖子’,喜欢插科打诨、性格开朗,我本身也是这样。”
  “稀里糊涂”成了法医
  解剖第一具尸体是同学
  秦明亲手解剖第一具尸体时,只有18岁,还在上大一,而那具尸体是他的小学同学。秦明的父亲是警察,母亲是护士,他报考大学的时候,一个劝他当警察,一个让他当医生,他就折中选了法医。入学时连法医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稀里糊涂进了皖南医学院。
  进入大学,秦明就利用寒暑假到公安局跟着法医见习。参与解剖第一具尸体的时候才18岁,他形容自己当时“一脸蒙”。“运气”还特别不好,第一具尸体就是熟人,是他小学同年级的同学。秦明说:“当时全身都是麻木的,大脑一片空白。老师说,你能坚持吗?你要是不能坚持就回去。我说,必须得坚持,跨不过这个坎儿,以后就干不了这个职业了。”那个案子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法医在侦破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让秦明坚定了当一个好法医的理想,这段经历后来被他写在了第一本书《尸语者》里面。这一次上线的网剧《法医秦明之读心者》正是改编自《尸语者》,《尸语者》是秦明写作的起点,也是里程碑,这本书汇聚了他印象深刻的案件。
  开始写书是因为“委屈”
  被问是否在火葬场上班
  2012年出版第一本书《尸语者》就大受欢迎,这是秦明没有想到的。当年开始创作的原因是“委屈”。2005年秦明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普通人对法医这个职业不够了解,觉得很神秘,甚至有人问他“法医是不是在火葬场上班”,不愿跟法医握手、不愿意同桌吃饭的人很多。
  秦明想不通,法医有较高的学历,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接触大家都忌讳的死亡,面对着血腥残忍的现场和恶臭难忍的尸体,拿着普通公务员的工资,这份付出多、回报少的工作应该受到大家的尊重才对。他希望改变人们的偏见,让大家了解、关注法医这个职业,于是在网络上分享自己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没想到一写就写了10年,出版了13部小说,其中9部是《法医秦明》系列,4部是《守夜者》系列。
  现在秦明已经位列“中国十大悬疑作家”,但他更希望大家把“法医秦明”系列看成职业IP,“我更多的是表达这个职业,而不是想通过新奇的作案手法来吸引读者的眼球。法医的职业价值是为生者权、为死者言,是守护生命尊严的最后关卡。”
  戏里的“秦明”不是自己
  真正的法医都爱开玩笑
  网剧《法医秦明之读心者》中,主人公秦明为了调查母亲当年遇害的真相,来到母亲的老家龙番市,意外卷入一宗凶杀案。与以往影视化作品中的“秦明”不同,演员张耀饰演的“秦明”刚刚步入社会,还带着青涩感,是个严重“社恐”的高冷大男孩。
  作为该剧的顾问,秦明亲自教了张耀法医持械的方法、解剖动作,还有一些实用知识,觉得对方“非常可爱”。他说,目前影视剧中的“秦明”都不像自己,“外形上都不像,他们都很帅。大多数剧里会把‘秦明’塑造成比较高冷、严肃的形象,实际书里的‘秦明’是一个‘死胖子’,是喜欢插科打诨、性格比较开朗的人。我本身也是这样的,接触过的法医大多数都是这种性格,可能他们看惯了生死,所以对生活的态度会比较积极,喜欢开玩笑。”
  所有的创作素材都来源于真实案例,秦明说自己写作时代入感极强,有时就像在出现场。虽然主人公也叫“秦明”,但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里的“秦明”都不是他本人,“他不是我,是公安法医的一个‘集合体’,诸多法医身上的闪光点集合在一起的虚拟人物。”
  接下来写“爸爸的故事”
  今年暑假出版第一部
  创作10年,利用业余时间出版13部小说,去年秦明所在单位还荣获了集体一等功。主业没耽误,副业也精彩,秦明的秘诀就是“宅”,业余时间几乎都用来写作。作为一名“80后”,他不喜欢出去喝酒、打麻将,没有什么娱乐,家人也大力支持他创作,家中琐事从来不需要他“烦神”。
  手握大热IP,自然也会有赚快钱的机会,越来越多的畅销书作家开始参与影视剧制作,秦明一直坚守自己的职业,“法医是主业,写作只是业余爱好。”他表示不会去做监制、制片人之类,“‘法医秦明’除了‘法医’二字,一文不值,我不会舍弃法医这个身份。我得上班,有日常工作,哪有时间去做这些事啊?我只想一直写下去,哪怕‘法医系列’就剩下一个读者。”
  秦明马上还会有新故事问世,这次素材来源于自己的爸爸。秦爸爸是刑事技术警察,退休后整理了自己的工作笔记,把印象深刻的案例写了出来。秦明把爸爸的笔记改编成了《燃烧的蜂鸟》三部曲,今年暑假会出版第一部,讲述上世纪70年代父亲这一辈警察的故事。“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特别好,里边有一种精神——警察精神,这种精神的传承非常重要。”秦明说。现在中国的命案发案率非常低,法医接触的案子越来越少,但读者完全不用担心他灵感枯竭,近代法医和古代法医有很多故事秦明都很想去写,“选题很多,精力很少。”
  因为“法医秦明”,一些年轻观众开始向往法医这一职业。马上就要高考了,秦明说自己不会特别去劝别人学法医,“这个工作非常艰苦,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的只是九牛一毛,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嗅觉上和触觉上的冲击也很严重。”法医很艰苦,入行需谨慎。不希望有人心血来潮选择了法医,如果经过评估,真的热爱这份职业,热爱抽丝剥茧的挑战性和破案成就感的话,他还是很欢迎年轻人加入法医队伍。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