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8月,刘邓野战军胜利到达大别山麓。
炮兵部队通过黄泛区。
1947年,鲁西南战役后期,国民党军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刘邓野战军的处境非常艰难。经过充分讨论研究,中央军委、刘邓野战军领导人一致认为,应该立即向大别山地区转移,跳出敌人包围圈,重新创建大别山根据地。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击的战场环境下,刘邓野战军连续强行军20余天,千里跃进大别山,历尽了艰险。
呈品字形挺进中原
1947年8月2日,刘伯承、邓小平在山东省郓城县赵家楼野战军司令部驻地召集各纵队首长、冀鲁豫军区首长、豫皖苏军区首长会议,研究向大别山挺进的问题。
李达参谋长介绍了战场总态势,通报华东野战军5个纵队已到达山东省郓城县、巨野县地区。他指出,这5个纵队虽已进抵鲁西南,但因连续行军、作战月余,十分疲劳,急需休整,不能马上协同作战。鲁西南地区近日多雨,黄河水涨,可能决堤。因此,必须迅速决断是继续留在鲁西南,还是立即南下大别山。
刘伯承说:“我和小平同志一致认为,跃进大别山,是党中央、中央军委赋予我们的战略任务,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把战争引向蒋管区,彻底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有利于扭转全国的战略局势,因此困难再大也要克服。当前敌集重兵于鲁西南和陇海路,企图与我决战。我们也曾考虑在鲁西南再打一仗,再歼灭它几万人。但当前陇海路南至长江边广大地区,敌兵力薄弱,后方空虚,正是我们跃进大别山的大好时机,所以要当机立断,抓紧时间,越早越好,越快越好,以发挥战略突然性的奇效。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党中央要求我们一定要先敌进入大别山,先敌在大别山展开。”
鲁西南地区正值雨季,黄河水位猛涨,黄河南岸老堤随时有决堤的危险。有关决堤的流言蜚语四起,闹得人心惶惶,一日数惊。蒋介石在部署围歼刘邓野战军时,令空军准备随时轰炸鲁西南黄河大堤,令整68师师长刘汝珍在危急时掘开开封附近黄河大堤,企图以当年对付日军的方法对付刘邓野战军。军情急,水情急,刘邓断然决定结束休整,8月7日全军立即南进。
8月9日,中央军委复电刘邓:“情况紧急不及请示时,一切由你们机断处理。”10日,中央军委致电刘邓、陈粟:“在敌主力东迫郓城、西迫鄄城情况下,我在郓巨作战已不适宜,即北撤亦来不及,只有南进才利机动,刘邓决心完全正确。”至此,刘邓野战军、陈粟野战军、陈谢集团三军配合,呈品字形挺进中原的方针部署正式形成。
刘邓大军跨越陇海铁路
8月7日黄昏,刘邓野战军乘国民党军合围圈将拢未拢之际,兵分三路,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
刘邓野战军突然南进,大大出乎国民党军统帅部的意料。他们迫近陇海铁路时,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命令王敬久兵团、吴绍周纵队、罗广文兵团(欠骑兵第1旅)正面追击,张淦纵队、骑兵第1旅在民权县及陇海铁路民权县野鸡岗车站一带堵击。同时,他命令第6绥靖区司令官周碞指挥整66师残部、暂24师、伞兵总队,在陇海铁路附近伏击。当上述部队到达指定位置时,刘邓野战军已经越过陇海铁路南下了。
8月14日,刘邓根据部队已经全部到达陇海铁路以南,进入豫皖苏解放区,而国民党军尚在陇海铁路以北的情况,决定在河南省鹿邑县大牛岭、吴台庙、杨菜园(今均属郸城县)地区休整一天。当天下午,刘邓到达豫皖苏军区司令部驻地吴台庙,主持召开直属队首长会议,检查一周以来的行军情况,对下一阶段行军作出部署。为改善生活,减少病号,降低非战斗减员,加快行军速度,会议规定全军增加每日菜金和粮秣,成立直属队指挥部,加强对直属队行军的组织指挥。
此时,国民党军统帅部认为,刘邓野战军过陇海铁路是“北渡不成向南窜”,企图“越平汉路西窜”。因此,他们迅速调整兵力部署。国民党军统帅部的企图是,阻止刘邓野战军西越平汉铁路进入豫西广大地区,将其一举歼灭在黄泛区。
越过淤泥遍地的黄泛区
8月16日11时30分,刘邓野战军向黄泛区开进。黄泛区内淤泥遍地,积水浅处没膝,深处齐腰。路无人罕,人、马、车寸步难行。
8月的天气说变就变,一会儿倾盆大雨,一会儿烈日当头。下雨时一身水,天晴时一身泥。大家不顾疲劳,奋勇前进。带着大炮行军的炮兵,此时最为辛苦。驮炮的马吼叫着,挣扎着,走得很艰难。装在大车上用牛拉的野炮,经常陷入泥泞中。有时大车被淹没,牛陷在泥水里,露出脑袋喘粗气。遇到这种情况,战士们就只能把大炮拆卸,用人抬着走。运载美制榴弹炮的汽车,此时也是寸步难行。如果陷在泥潭里,推都推不动。为了确保它的安全通过,战士们提前选好路线,站在路两侧当标杆,用门板交替垫着往前走。
几十里黄泛区,就这么一段一段地往前挪。为了减轻单兵负重,从晋冀鲁豫解放区带来的小米、山西陈醋、山东蔬菜全部扔了。
18日上午,刘邓野战军全部走出了黄泛区。
抢渡水流湍急的沙河
大军继续向南,必须渡过沙河。沙河是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的一级支流,古称滍水。它流经河南省平顶山市、漯河市,在周口市境内汇入沙颍河干流。因为主要支流是沙河,所以沙颍河也称沙河。这里河面宽约70米,水流深且湍急。
8月18日,解放军利用船只和浮桥,从太和县旧县集渡口渡过了沙河。国民党军追到沙河北岸时,只见桥拆了,船不见了,解放军已经过了沙河。他们眼睁睁没有办法,只好向南岸乱放一阵空炮以解气。
此时,蒋介石如梦方醒,省悟到刘邓野战军不是逃窜,而是有计划地向南挺进,目标可能是大别山。他急忙命令顾祝同由徐州到郑州指挥作战,企图把刘邓野战军歼灭在沙河以南、平汉铁路以东、汝河以北地区。
凭借木头筏子强渡汝河
8月20日,刘邓野战军向汝河前进。汝河,俗称南汝河,淮河支流洪河的重要支流。汝河大部分流域在浅丘陵地区,水流平缓,但河槽深陷,河堤陡峭,水深三四米,无法徒涉。
23日夜,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中原局、野战军指挥部、第6纵队抵达汝河北岸。他们发现,汝河南岸正阳县汝南埠已驻扎国民党军。
24日中午,担任突击任务的第6纵队第18旅第52团,集中全团火力掩护第1营紧急抢渡。该营凭借一些木头筏子、高粱秆筏子和一条小木船,一举渡过汝河,攻克南岸正阳县大雷岗桥头堡和小雷岗桥头堡。
25日2时许,第6纵队第18旅前卫第52团、第53团,从大雷岗、小雷岗并肩向南打。战至天明,攻克正阳县大王庄、彭庄、贺寨、冯庄、张王店等十几个村庄,打开了一条长约5公里、宽约3公里的通道。凌晨3时,第16旅第47团、第48团接替了大雷岗、小雷岗防御。
天亮后,第18旅后卫第54团赶到大雷岗加入战斗。第18旅3个团并肩战斗,从左右两翼保护浮桥安全。敌整85师在飞机的掩护下,对大雷岗、小雷岗发起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但均被打退。激战至13时,敌整85师付出沉重代价,却什么也没有得到,不得不放弃进攻。16时,刘邓野战军全部渡过汝河。
从水流平缓处渡过淮河
8月25日下午,当后卫部队还在强渡汝河时,刘伯承、邓小平随指挥部已经到达河南省息县彭店。息县处于大别山边缘地区,刘邓野战军到达息县,南进目标基本实现。但是,国民党军尾追而来,前面却是波涛汹涌的淮河,刘邓野战军还处于非常危险的态势下。为了摆脱国民党军的重兵追击,刘邓野战军决定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中心地区。
为了确保全军顺利到达大别山,邓小平提议将指挥部兵分两路:他指挥后卫部队阻击尾追之敌;刘伯承先期渡过淮河,指挥主力直插大别山。经过讨论研究,会议通过了邓小平的提议。
会后,第6纵队第18旅赶到淮河渡口。他们发现,河水很深,水流很急,无法徒涉过河,架桥也非常困难。这时,国民党军已向淮河一线追过来。如果不能迅速渡过淮河,全军将陷入背水作战的危险境地。
在这紧急关头,刘伯承一手拄着一根细长的竹竿,一手提着马灯,亲自勘察,调查水情。突然,在上游一个水流较平缓的地方,他发现有人牵马徒涉,马上命令部队放弃架桥,也从这里徒涉过河。顿时,部队齐集河边,千军万马呼啸而过,蔚为壮观。27日,刘邓野战军全部渡过淮河,最后一道天险也被突破了。
当国民党军到达淮河北岸时,刘邓野战军最后一批人马刚渡过淮河。他们正准备徒涉过河,继续追击时,不料河水暴涨。夏天雷雨季节,河水涨落不定,不足为奇。但是,国民党军一路追击一无所获,此时士气更加严重受挫。国民党整85师师长吴绍周无可奈何地说:“共产党有命,刚刚过去水就涨了。”
刘邓野战军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中心地区,回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鄂豫皖根据地,圆满地完成了南进任务。摆脱国民党军的追击后,刘邓野战军经过休整,转入重新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伟大斗争。
据《党史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