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赵一曼》《冰上姐妹》《悬崖之上》等多部影视作品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老摩电”唤起无数老哈的记忆

 
 
 
 
 
  刘健一1:1 复制还原的哈尔滨“摩电”车。 
  □本报记者 申志远
  于秋莹
  一辆有轨电车正向你缓缓驶来,上车后,从车窗望出去,此时正经过的是“革新街”西南路段,迎面驶来的是一辆“龙江大客”……刘健一收藏的《哈尔滨有轨电车:最后的影像》视频中的画面不知道唤起了多少老哈尔滨人的记忆。他的还原哈尔滨城史及城市风貌建筑的短视频吸粉无数,在三个平台的视频浏览量近千万,转发量30万,留言10万+。

  有轨电车“老摩电”
  曾是哈尔滨的象征
  “上世纪70年代的哈尔滨大街上,昏黄的灯光下,‘老摩电’伴随着叮叮当当的声音驶来,车轮下和车顶上不时绽放美丽的兰色弧光,于是‘老摩电’在我的记忆里幻化成视频,从时光隧道中走来。”刘健一告诉记者,《哈尔滨有轨电车:最后的影像》的视频是他的个人收藏,这段视频资料是由上世纪80年代的一位摄影爱好者拍摄的,经过刘健一的剪辑搭配上歌曲《太阳岛上》,让人倍感亲切。
  有轨电车“老摩电”是舶来品,曾是哈尔滨的象征。一张著名的表现老哈尔滨的照片的画面就是早已消失的尼古拉大教堂旁,缓缓驶来了“老摩电”。
  哈尔滨的“老摩电”老到什么时候?据刘健一考证,1927年10月10日哈尔滨有轨电车正式运行通车。有轨电车首批开通两条线路,一条是南岗区文明街至道里区警察街(现友谊路),另一条线路为南岗博物馆至大直街中东铁路公司(现铁路局),运营总里程为8公里,投入车辆14台,每间隔5分钟发车一班,营运时间是早4时至晚11时。1929年至1943年,哈尔滨有轨电车又开通了哈尔滨火车站至道外景阳街和道里银行至安和街两条线。1948年至1965年,又先后开通了文明街至景阳街,景阳街至滨江站,秋林公司至太平桥,文明街至道外十六道街等5条线路,客运总里程达41公里。
  因为每天运营的有轨电车都从文明街有轨电车厂始发,所以哈尔滨人就称这儿是“摩电头儿”,管轨道叫“摩电道”。“摩电头儿”现在位于南岗革新街口,与哈尔滨发电厂毗邻,门牌号是文明街48号。
  赵一曼曾在哈领导
  电车工人反日大罢工
  “老摩电”在哈尔滨的革命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1933年女英雄赵一曼和地下党员老曹领导了哈尔滨电车工人反日大罢工。1949 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故事片《赵一曼》,石联星扮演的赵一曼站在“老摩电”上慷慨陈词。东北烈士纪念馆里有幅油画就画了这个场面。原来文明街电车库有辆有轨电车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后来被移到东北烈士纪念馆门前,已被当做革命文物收藏。
  上世纪70年代,有轨电车是哈尔滨的主要交通工具,在哈尔滨人的概念中,“摩电道”不仅仅是个方位指向,而且是这个城市的交通坐标。当年哈尔滨市的“摩电道”是来回的双轨,在道外北16道街、田地街银行、景阳街、文明街、南极街站等主要站点都有弯岔道。因为“摩电”在终点站要进站换方向所以必须通过弯岔道,那时候铁轨周围都是和中央大街一样的方石。
  当年的“老摩电”有两种,一种是平头的,红颜色、白顶,有弓子弹在电线上,这种“摩电”前面有一个大灯,4个门,前后各2个。里面靠窗户有两排火车头座,座位上方有两排挂满黑色塑料圆环的把手。
  这种“摩电”后来被淘汰,换上圆头的前后鼓大灯、有6个门的新型“摩电”,中间大门往两边开,前后分别有2个门。新型“摩电”的窗户有点像火车车厢的窗户,在窗沿用手把两边一按,窗户就被提起,按高度卡在不同的洞中固定。
  新型“摩电”没有驾驶室,前后门中间就是驾驶位,司机通常是女性,多数是站着驾驶,开车时目视前方,很严肃。“摩电”售票员的兜子也很有特点,黑色真皮上面有不锈钢的卡子,挂在前头,售票员一般都把劳动布的手套剪掉手指头部分,戴着卖票。
  “扒摩电”是个技术活儿
  老哈回忆与“摩电”那些事儿
  刘健一回忆说,小时候他家住在黑山街,在巴陵小学和73中读书,每天坐“摩电”才能到学校。很多次都是刚跑到站台“摩电”就开了,所以只好“扒(念趴)摩电”。“扒摩电”可是个技术活儿,一般前门、中门不能扒,因为前门有司机、中门有受票员,最好是扒后门,因为“摩电”前后2个门每个门旁竖着有一溜铁环,是用来登上“摩电”去修弓子的,平日用来固定天线绳子。
  “扒摩电”也有讲究,要随着“摩电”奔跑,先用手抓住铁环,身体一纵脚踩踏板。有时好几个同学扒一侧,最多时一个门有6个人同时扒,还有人扒在后面的大灯和前档大杠上。天暖时还好,天冷时就特别冰手,只能想办法进到车厢内,一是让里面人开门,二是用东西把“摩电”的门打开,要是都不行的话,只好扒到下一站再说了。
  上不去或实在冻得受不了,就拉“摩电”的天线绳子断它的电,“摩电”自然就停了。当时“摩电道”周边的派出所派人专门抓“扒摩电”的,刘健一的同学就多次被抓。据曾任南马派出所民警的郑学明回忆,当年他每天“埋伏”在南极街“摩电”转弯处抓“扒摩电”的,不是为了罚款,主要是怕摔坏学生。
  开后门是逃票的行为,快到站时,自己开开后门跳下去,但是一定要跑几步,直接下去肯定要摔一个大跟头。当时,“摩电”票4分钱一张,后来涨到过5分、7分、8分,没等涨到1毛,“摩电”就没了。几分钱,今天看来算不了什么,可当时一本小人书1毛钱,一个面包8分钱,所以一些穷学生练就了“画月票”的本领。
  刘健一告诉记者,他的同学用8分钱一版的薄片水彩,调过颜色,用青萝卜刻章,画在鞋盒子纸壳上,整得模模糊糊的,然后再用铅笔描字儿,蒙上塑料皮儿,特专业。
  “那张月票用了很长时间,上世纪90年代末,我把这情节用在一部表现哈尔滨人生活的电视剧上。电视剧的‘摩电’车是在长春拍的,道具月票是我回忆后亲自动手画的,但是怎么看怎么假,全没了当年的感觉。后来电视剧片头出现的只是电车的弧光。”刘健一说,“虽然我们的童年有那么多荒唐的往事,但是‘老摩电’却以宽容和温情去拥抱我们的记忆。”
  上世纪70年代中期,“老摩电”曾消失过一段时间,后来又出现了。在城市改造中,“老摩电”于1987年6月27日从哈尔滨消失了。为此记者还写过一篇《最后一班有轨电车》的文章发表在《哈尔滨日报》上。
  2004年4月新制作的观光摩电在果戈里大街800米长轨道上运行了一段时间,几年后又被挪走了。
  在《赵一曼》《冰上姐妹》《明姑娘》《我的母亲赵一曼》《悬崖之上》等多部表现哈尔滨的影视作品中都能看到“老摩电”。在叮叮当当的车声中,“老摩电”向我们驶来,那美丽的兰色弧光永远地留在了老哈尔滨人的回忆里。
  人物
  刘健一,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电影美术师、博物馆场景策划设计制造师、文旅实景设计建造师、城史收藏研究者。电影电视剧美术作品有《年轮》《座山雕世家》《泯灭》《零下三十八度》《大碗茶》《围剿》《金沟情仇记》等。
  本版图片由刘健一提供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