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无儿无女无亲属,由政府出钱供养住院66年
普宁医院有位108岁的朱奶奶

 
 
  前言
  松北区云台街1号,哈尔滨市普宁医院。自1956年建院以来,这里承担着民政对象中的精神障碍病人和社会上自费代养的精神障碍病人的治疗康复任务。66年,医院换了16任院长,无数医护人员来了走走了来,可唯有建院时就住进来的患者朱奶奶从未离开,而今,她已108岁!最近40年,每当院长和护士长离任时,都会郑重撂下这样一句话:“照顾好朱奶奶”。
  □本报记者 徐日明 刘治宇/文 徐日明/摄

  “奶奶,我要走了……”半蹲在床前,轻抚老人脸上皱纹,护士长冯世梅之前准备好的话哽咽在喉。
  还是念叨着别人听不懂的话,但是,床上的老人缓缓地张开手,轻轻抱住冯世梅。像是在告别即将远嫁的孙女,泪水不自觉地从老人脸庞滑落。
  这位老人,无儿无女无亲属,42岁时因一场大火受到惊吓精神失常,是普宁医院1956年建院伊始就收治的患者,66年来由政府出钱供养她的生活。
  这位老人,也是所有医护人员心中的“宝贝”,最近40年来,离任的院长和7位护士长,在走之前都要郑重嘱托接任者——“照顾好奶奶”。
  这位老人,生活自律有节制,年龄过百后,头发竟然开始返黑……
  108岁的朱爱顺老人,医护人员眼中的“神奇”!
  奶奶的故事
  “那年我11岁,她在院里打扫,看见孩子就点头微笑”
  “认识奶奶那年我11岁,爸妈都在医院工作。放学后,我跟其他医生护士的孩子到院里玩,经常看到一位瘦瘦的奶奶。她不吱声,一直打扫院子,有时还挑水。开始,我们不知道她是病人,去跟她说话,她只是笑着点头。后来知道她是病人,大家开始有点害怕,但每次奶奶就是笑,慢慢就不怕了。”至今,冯世梅和儿时伙伴聚会时,每每都有人问起奶奶的近况。
  冯世梅毕业后进入普宁医院,恰巧负责朱奶奶所在的病房。“跟奶奶在一起的时间,比爸妈和丈夫都长。同事说我‘奶奶天天见’,肯定能蹭到老人的好福气。别看她总是笑,其实性子挺倔。以前她一直自己打水、拖地,医护人员不让她去,她就生气不吃不喝。直到大家让她打水拖地了,她马上高兴了。”
  40年,冯世梅也曾调到其他病区,但是,她经常拿着水果回来探望朱奶奶,“只要我在病区门口喊一声‘奶奶’,奶奶就会出现在走廊里,一面笑着一面快步走过来。开始,我觉得她像在幼儿园里等待父母来接的孩子,后来才知道自己才是那个等父母的孩子。”
  “今年我55岁,奶奶抱着我哭得依依不舍”
  每天6时起床洗漱,吃早餐;9时进食水果,9时30分床旁活动10分钟;午餐后,一般午睡一个小时;14时进食点心,14时30分散步20分钟;晚餐,17时洗漱。朱奶奶的生活很规律,医护人员的工作也是日复一日。
  医院资料显示,从1982年至今,照顾过朱奶奶的护士长一共有7位,其中3位已退休,两位调任其他岗位。今年,55岁的冯世梅也不得不和奶奶正式告别。
  “告别的场面想过好多次,几次想在给她洗漱、送药的时候直接说,一看到她笑着看着我,什么都说不出口了。那个笑容40年来从没有变过。”
  “奶奶,我退休了,要走了……”直到一切手续都办妥,冯世梅才说出准备许久的“台词”。“当时她的微笑凝固了,我蹲在那儿抱着她,她缓缓张开手臂抱住我。奶奶哭了,很少见她哭,心里不是个滋味,空落落的。”
  奶奶的神奇
  “能听懂不会说”,奶奶和医护人员默默交流66年
  “来个这个?”护士拿起一个草莓,奶奶看了看,不说话。“这个呢?”护士像变戏法一样从口袋里拿出一块蛋糕。奶奶还是不说话,但是,满脸的皱纹在笑。
  朱奶奶是朝鲜族人,能听得懂汉语,但是不会说。66年来,老人就这样“无声”地与医护人员交流着。
  “奶奶患病后语言功能有些障碍。很多时候,她自己在那儿叨叨咕咕,我们也听不懂。院里多次找朝鲜族人员帮着翻译,但他们也听不懂。没办法,大家只能用手势、肢体动作和眼神跟奶奶交流。这么多年,我们说的话奶奶懂,奶奶的意思我们也明白。这是长时间在一起相处的默契。”普宁医院党委书记段兆义说。
  “医院里的宝”,老人有神奇的“人缘光环”
  “‘照顾好奶奶’,这是冯姐交代完工作,特意叮嘱的。”边丽娟护士长之前与朱奶奶并不特别熟,但是,对奶奶的故事熟悉,“她是我们所有人的‘宝’。”
  108岁的朱奶奶,身上自带“人缘光环”。“医生、护士、工人,包括患者,奶奶跟所有人都相处得很好。这里的病人患的是精神障碍,很多还是狂躁型。但是,有的病人到了她身边,就会安静下来。”
  负责为奶奶治疗的贾玉华医生说,前几天,有一位患者给奶奶塞了一块糖,那位患者可是从来都是谁动她的东西都不行的,现在却能无缘无故给奶奶分糖,你就说奶奶是不是“宝”?!
  奶奶的健康
  那年她100岁,身体没啥大毛病还长出黑头发
  “奶奶你今天真利索。”边立娟一边为奶奶擦洗着头发,一边不时“赞美”几句,换来的是浅浅地微笑。
  “20年前,奶奶的头发是全白,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长出黑头发。起初没有几根,随着时间推移,黑头发越来越多,现在已经有大半头的黑发了。”贾玉华说。不久前,医院给朱奶奶做了一次体检。“别看108岁了,各项指标都没啥太大问题,太不容易了。现在奶奶最大的问题是直肠脱垂,有时候比较严重。得这个病时90岁了,没法手术,这一晃快20年了。”
  生活有节制,奶奶的长寿秘诀是自律
  每天走一会儿,爱吃的红烧肉只吃3块,自己能做的事情不假手他人……108岁的老人在生活习惯上无比“固执”。医护人员说,也许这种自律正是朱奶奶长寿的“秘诀”。
  “奶奶散步呢”,这是朱奶奶所在病区每天都会听到的问候,“回答”自然是她脸上几十年不变的笑容。陆春萍是专门负责奶奶生活的护士,每天都要扶奶奶走一会儿。“一手扶着走廊扶手,一手挽着我,一步一步地慢慢走。每天都要走,你要是逗她说不走了,她会生气不理你,就像老小孩。”
  奶奶的未来
  “等我退休,也希望是奶奶来送我……”
  奶奶喜欢吃红烧肉、喜欢吃带馅的、喜欢吃辣白菜……在普宁医院的伙食科,几乎每位工作人员都能说出几样奶奶喜欢吃的食物。为了照顾好老人饮食,伙食科所有人没少下功夫,通常会准备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小米粥等。“我和院长经常嘱咐伙食科和护士,勤准备、少量供应,每次不要给她吃太多。奶奶年纪大了,消化功能肯定减弱。”段兆义说。
  对于奶奶的未来,边丽娟说,“我希望等我退休的时候,也是奶奶来送。”她还打趣记者,“没准你退休的时候,奶奶还在。”
  “照顾好奶奶”, 一任接一任的院长,一任接一任的护士长,都是这样叮嘱。这是他们的责任,也是他们的重托。
  照顾好奶奶……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