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百年前,老道外从傅家店向人们走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阳大街(现靖宇街)中段的商铺。 
  1914年中国银行哈尔滨支行在傅家甸成立。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傅家甸运货码头。
 当年坐落在正阳头道街上的大罗新环球货店。 

  当年的东北航务局办公楼(现道外区江畔路)。

  □刘延年
  百年前,现今松花江铁路大桥的东侧,被人们习惯地称为老道外,这里聚居着由山东、河北等地而来的中国人。这些中国人有的经商,有的务工,有的做小买卖,还有在江上“跑船”的……20世纪初的十几年间,经过他们的辛勤劳作,老道外形成了足足二十多条街市,商业、金融业、航运业、粮食加工业日益繁荣,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商埠。
  — 壹 —
  傅家店到傅家甸
  标志着城市雏型正在形成
  傅家店是老道外“童年时期”的“乳名”。
  1898年哈尔滨秦家岗、埠头区、香坊等地被划为中东铁路附属地,由俄国人管辖。附属地之外的傅家店则属于中国政府治理的行政区域。原本同属大清的晒网场,却被一条铁道线无情地隔开,出现了中外分治、华洋分居的奇特景象,老道外成了中国人经商、办实业、做工和生存的空间。南岗、道里洋人多、洋楼多、洋车多、洋货多,更欧化一点,更先进一些,与之相比,华人聚居的老道外就显得有些土气了,但繁华程度一点都不差,这里也是一处烟火人生、喧嚣热闹的所在。
  那时的傅家店是中国人的聚居区,在哈尔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民族工商业者在这里成立了第一家行业协会滨江商会、第一家市政供电企业耀滨电灯公司、第一家公网电话滨江电话公司。
  哈尔滨早期的政权组织滨江关道,也诞生在这里。1905年10月31日中国政府批准在傅家店设立滨江关道。专办吉江两省铁路交涉事宜并督征关税,是中国政府在哈尔滨地区设立的“道”一级政权机构,是哈尔滨最早和最高的行政机构。1908年滨江厅江防同知何厚琦,认为傅家店的“店”字意义狭窄,将“店”改为“甸”。从此,傅家甸便成为道外城区最早的区划名称,城市的雏型正在形成。
  1910年哈尔滨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大鼠疫,疫情过后防疫总医官伍连德博士建议在哈尔滨设专门的防疫机构。1912年10月东三省防疫处在哈尔滨成立,办公地点设在傅家甸保障街,这是中国最早的一个健全的卫生防疫机构,也为我国培养了传染病预防领域的第一批科研精英和专业队伍。
  1913年傅家甸设滨江县,1929年5月设滨江市,滨江市与哈尔滨市互不隶属,1933年滨江市并入哈尔滨市。
  — 贰 —
  成为金融商业中心
  是东北北部重要的商埠
  1898年吉林永衡官银号在傅家甸开设分号,这是中国人首次在哈尔滨地区设立的金融机构。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这里逐渐成为哈尔滨的金融中心。
  1905年哈尔滨开埠以后,傅家甸从当年荒烟蔓草、水沼鱼塘的地界,逐渐变成人烟稠密、轮轨辐辏、商号林立的东北重要商圈。从1908年起先后有奉天官银号哈尔滨分号、黑龙江广信公司、东三省官银号、大清银行哈尔滨分号、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8家官办银行;殖边银行、兴业银行、东北银行等18家外埠民营银行;哈尔滨农业银行、哈尔滨商业银行、滨江实业银行等本埠22家民营银行。这里还相继成立了哈尔滨证券交易所、滨江货币交易所、哈尔滨粮食交易所,还有众多的贷庄、钱庄。彼时的傅家甸地区成为了哈尔滨民族金融业的核心区,为哈尔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信贷支持。
  据1924年道外滨江商会统计,傅家甸地区拥有大小商号5100家,民族商业占其主导地位。这里的日用百货、五金交电、餐馆客栈、戏园影院、诊所药店、成衣作坊等一应俱全。规模较大的有同记、大罗新、公合利、阜合昶、同发隆等5家商号,年销售额在200万元以上,形成了以正阳大街为主轴,辐射两边街道的傅家甸商业区,是国内外商品的聚集地和哈尔滨人的购物中心。
  — 叁 —
  老道外是东北北部
  重要商品集散地
  20世纪初,由于哈尔滨的工商业快速发展,且地处中东铁路运输枢纽和松花江航道中段,老道外自然成为东北北部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对外贸易直达欧洲和我国关内市场。
  1912年中东铁路公司在八区松花江铁路大桥下游的沼泽地带,开始修建航运和铁路转运码头,实现了水陆联运。1920年为方便仓储、装卸和运输货物,中东铁路局又将八区铁路专用线建成环形线。通过这个仓储物流基地将东北盛产的粮食、煤炭、木材发往关内和国外。据1922年统计,八区货站占中东铁路货运量的21.7%。其中发运量占19.9%,到达量占25.2%,发运货物中大豆、豆饼及其他谷物占89.9%。穆棱的煤矿公司通过该货场将年产35万吨的煤炭分销给铁路公司及其他地区,这里成了哈埠重要的仓储物流中心。
  松花江是东北北部(北满)重要的黄金水道,1907年中国政府批准在哈尔滨成立汽船官营总局,后改称松黑两江邮船总局,这是松花江水系第一家国有航运企业。据1930年统计,道外码头聚集了如松黑两江游船局、广信航业公司、信泰号、永和盛、镜波公司、通源公司等大小航企57家,拥有290艘船舶;大小帆船约有3000只,航运已遍及松花江、黑河、乌苏里江、嫩江流域,营运航线长达5000余公里,年货运量达50余万吨,是松花江水系粮食、木材、煤炭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也是我国东北内河水陆联运、江海联运重要的枢纽港。
  老道外是哈尔滨历史上民族工业的聚集地,其中制粉业、油坊业、铁业、织染业、酿酒业、木材加工业产值占比较大。规模以上面粉厂有广泰祥、东兴、第一面粉厂、裕昌源、忠兴福、广信通等28家,总资本400万元。油坊12家,总资本300万元。每年生产豆饼1000万片,豆油1.4万吨,年面粉销售收入约3500万元。拥有祥泰、民生、聚兴、祥发等一批铁工厂。据1930年对该地区331家工厂和生产情况的调查,该地区拥有了印刷业、玻璃工业、皮革业、服装鞋帽加工业、乐器制造业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企业。
  老道外是中国人的聚集区,在百年的城市发展进程中,在金融商业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保持本土化生活方式、民风民俗的同时,老道外对外来文化兼容并蓄,使之成为中西文化的集中展示区。比如巴洛克建筑风格与蝙蝠、石榴、金蟾、牡丹等象征福禄寿喜传统符号的交相呼应,商会与协会、钱庄与银行、官帖与羌帖、戏园与电影院、帆船与汽船、人力车与出租车、中餐与西餐等等,均在这里共生共存,形成了鲜明的区域特色。所有这一切,都是老道外的百年沧桑历史痕迹。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刘延年  黑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哈尔滨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著名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专家,多篇相关文章在媒体刊发。

与您约稿

  哈尔滨记忆专版通过寻访城市老建筑、老物件、老故地等,讲述发生在哈尔滨的老故事。如果您酷爱城市历史研究,或是相关领域专家,欢迎提供稿件。
  稿件相关要求如下:1.文章字数为2500-3000字,多幅相关旧照。2.文章相关要求为:主题鲜明、史实精准、故事情节丰富、可读性强等。3.稿件请发送至22304430@qq.com,同时请注明姓名、个人简介(100字以内)、联系方式。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