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叶勇
“妈,这是我农村朋友家种的小园菜,给你们老两口尝尝……”上周六,李先生回父母家,拎了一大兜子刚刚采摘下来的蔬菜,茄子、辣椒等掺杂在一起,虽然价格不贵,但心意满满,两位老人家非常高兴,连称:“这可是健康食品。”
不知从何时起,小园菜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尽管同样都是豆角、茄子、辣椒和杮子等,但由于出身不同,小园菜可谓风光无限,还真就跳到了餐桌中央。
市场上小园菜
比大地菜贵两成
9日傍晚,道里区工农大街新城花园小区附近的夜市十分热闹,各种摊位一个接着一个。张阿姨从布兜里小心翼翼地往外拿着蔬菜,一斤多的豆角、几把生菜和香菜,十几个小辣椒和一个西红杮……几小堆菜摆放好,也不用吆喝,不一会儿就有“识货”的市民前来询价。
豆角每斤4元、茄子每斤2元、生菜2元钱一小把……价格普遍比旁边的蔬菜摊贵两成左右,即使这样,不到半小时,张阿姨的小园菜就销售一空。张阿姨收起小板凳,回家做晚饭去了。
近几年来,每到入夏的收获季节,小园菜都会出现在大大小小的早夜市上,尤其是临近城郊,小园菜更是随处可见。小园菜的出售者多是普通市民和近郊农民,菜品也不丰富,价格普遍略高于大地菜,但在纯绿色、小园种植的“概念”下,小园菜颇受欢迎。
自家吃不了
就卖向市场
家住南岗哈西汇龙北纬45度小区的李大叔从袋子里掏出几根新鲜的旱黄瓜,让邻居们尝尝。“刚摘的,自己小园种的……”李大叔说,朋友在附近有一个近百平方米的小院,今年春天,他在里面种植上蔬菜,现在正值蔬菜高产期,收获的菜根本吃不了,也会将剩下的菜摆到附近早、夜市上销售。
当天晚,哈西地区阴天有雨,李大叔依然在红星城夜市出售了小半袋的收成。“不图赚这几个钱,只是怕这些吃不了的菜糟蹋了。”李大叔说,从翻地、上鸡肥、起垄、买种子、播种到田间管理、收获……从土坑里刨吃的,可真是“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啊。
一位二十多岁的女生相中两根苦瓜,“2元?”“3元!”两人讨价还价,“行,大叔,就听你的。”说着,电子支付声音响起。
家住道外区团结镇的杨阿姨在院里也种了小园菜,在自给之余,也会将剩下的菜拿到市场出售。“从收获至今,一共赚了500多元,如果持续到罢园,一园菜的收支基本可以平衡,全家人闹一个‘白吃’。”杨阿姨笑着说,我们关心粮食和蔬菜,这不就是人们说的幸福吗!
大妈教你
如何识别小园菜
“买小园菜的,多以中老年人为主,男顾客偏多一些,且不在乎价格贵贱……”杨阿姨总结,小园菜除了播种前上过农家肥外,到收获时全程只有浇水和除草。购买者主要就冲着“纯绿色”来的,有些老主顾,买回去的小园菜,因数量少,只给老人和孩子吃。
如何分辨“小园菜”呢?杨阿姨说,生菜、香菜等叶菜,基本都是小棵的,色泽嫩绿。黄瓜会长得又老又弯,豆角、茄子、辣椒等也不会大小相同。有时一袋豆角里有黄金勾、白架豆等几个品种。毕竟都是居民随意种的,由于没有太多照料和管理,品相都不会太好看。
小园菜有近郊农民种的,也有城里一楼带院居民的收获,但菜量都不会大。“菜价虽然会比大地菜每斤略贵块八毛,但地摊上一共就这么点蔬菜,是不会有人以假乱真的。”杨阿姨表示。
量产大地菜
也挺“绿色”
相比小园菜,大地菜真的就有失“绿色”吗?南岗区红星村种植了多年大地菜的菜农吕大哥介绍,大地菜和小园菜相比,就好像一个是批量生产,一个是手工制作。大地菜由于规范性的田间管理,蔬菜的长势要相对整齐一些。遇到病虫害时,会喷洒些农药,但一般只会在生长期,在规定范围内少量使用,到了成熟期后,就没有必要使用了。而绝大多数农药,经过3天时间就会自然分解,且在上市前,蔬菜还需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因此,大地菜也是十分安全的。再如黄瓜、茄子、西红杮等品种,从育苗到收获,只要气候适宜,全程不需要使用农药,会保持“纯绿色”。
出身不同,让小园菜成了餐桌上的“贵族”,让人们付出劳动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收获的快乐,这当中有辛苦和汗水,也有幸福和期望,这不就是我们期待中的人间烟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