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研制一系列毒剂用于实战,造成大量中国军民伤亡
侵华日军化学战又一罪证首次公开
  在“8·15”日本战败并宣布无条件投降77周年之际,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向社会公布了《关东军化学部留守名簿》,其中包含这个部队414名成员的真实姓名和个人信息。这是我国首次公开关东军化学部成员信息,为开展日本化学战历史及战后影响研究提供了史料支持。
  详细记载414名成员
  研制一系列毒剂用于实战
  关东军化学部是1939年5月11日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设立的,又名“满洲第五一六部队”,在日本国内被称为“日本陆军化学研究所”。这个部队主要研制一系列毒剂,包括芥子气、路易氏气、氯酸瓦斯等,并应用于实战。
  据了解,这个名簿原藏于日本厚生劳动省,2017年转藏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研究团队在赴日本跨国取证过程中发现的,经过多方努力,于2021年4月获得。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介绍,这份档案的形成时间约为1945年,共计237页,详细记载了414名成员的姓名、出生日期、户籍、役种、兵种等,及其亲属住所、关系等信息,暴露出第五一六部队整体规模、人员构成、职级等级等基本史实。
  使用化学武器
  曾造成大量中国军民伤亡
  “日本实施化学战与实施细菌战一样,都是自上而下的有预谋、有组织、成体系的国家犯罪,违背国际道义和人类良知。”金成民说,经研究发现,第五一六部队人员并不是原来宣称的250人,可查人数达414人,其核心成员是高级军官,专业人员来自医学学校、陆军医院等,人员构成级别之高可以看出这支部队的特殊性。
  金成民表示,这份档案是研究二战期间日本发动化学战、细菌战极为重要的核心档案,也是日本关东军化学部在侵华期间所犯罪行的铁证。据了解,在侵华战争期间,侵华日军第五一六部队曾公然违背国际公约,进行芥子气、路易氏气、氯酸瓦斯等杀伤性化学武器的研制,并且参加过南京、长沙、武汉历次大的会战,使用了化学武器,造成了大量中国军民的伤亡。
  19年前致44人感染
  侵华日军毒剂伤害至今
  2003年8月4日,在齐齐哈尔市某小区地下车库的施工工地,操作挖掘机的施工人员从地下挖出五个锈迹斑斑的金属桶,其中一个桶壁被挖破损坏,事后经中日双方专家鉴定,确定五个金属桶为侵华日军遗留下来的芥子气毒剂罐。但当时这些铁桶被不明真相的现场民工当作废品转卖给一小贩,小贩将金属罐切割时,造成罐内毒剂外泄。这次事件最终导致44人受到毒气感染,其中一人死亡。
  19年过去了,这次芥子气中毒事件给受害者们造成的伤害却一直持续到今天。据“8·4”芥子气中毒事件的受害者杨树茂说:“现在特别是阴天下雨,身上痒痛难受,心脏也不好受,头痛、眼睛痛。难受的时候抓心似的,心烦意乱。”
  综合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报道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