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晚报制图/宋占晨
本报记者 张鸣霄 文/摄
国庆长假期间,白天10℃上下,晚上0℃左右,预示着冬天的脚步近了。小区台阶上、阳台里摊开晾晒一排排白菜、大葱,市民们都忙活着囤秋菜。一年一度的“秋菜季”到来,今年进城卖秋菜的新菜农,懂“网事”、会分销、守文明,秋菜码放整齐品相好,还有专人开车送到家门口……
老把式
-1℃ 菜农守夜 货车是临时的“家”
4日深夜,哈尔滨市气温低至-1℃。在南岗区中兴街街口,55岁的菜农老范与妻子蜷缩在货车驾驶室里。装满大葱的大货车,就是老范两口子临时的“家”。
大货车驾驶座后面还有一排长椅,夫妻二人轮流在长椅上盖着棉衣睡一会儿。老范是南岗区红旗乡五一村菜农,大葱是自家种植的。4日晚,虽然降了温,但车上还有葱没卖完,两口子决定在车上守夜,第二天一早把车上的葱卖光再回家。
9月份哈尔滨少雨,今年哈市地产大葱的产量较低。老范告诉记者,往年秋菜季他能赚两万多元,今年想多卖但货少,收入肯定不比往年。好在今年市民的购买力依然强劲。老范的葱白儿长杆儿实,品相一流,1.2元1斤,很抢手。“这一宿没白熬,一大早就卖空了”,老范很高兴。
同样的价,怎样才能卖得好?老范很懂分销,不仅通过微信发布消息,引来饭店、食堂等大买家,还与妻子一起对大葱进行二次包装,整理得利利索索有卖相。
老范在即将发车回家之即向记者提及,担心今后进城卖葱“后继乏人”。他认为今年卖秋菜的少,主要原因是年轻人不愿意吃卖菜这个苦。
卖秋菜的确销售期短、利润丰厚,但对自身形象也是种“摧残”。仔细看,老范和妻子都是浓眉大眼颜值较高,范家在农村也是“大宅门”,是村里有名的富裕户,但到了秋菜季,他和妻子就不得不变身为“大棉袄、二棉裤、狗皮帽子”的造型。卖菜忙时,吃不上热乎饭是常事儿。“孩子们和我说了,以后可不想卖秋菜”。
懂分销
“菜二代”超低价 一单卖出600斤白菜
在香坊区司徒街一带卖白菜的双城农民刘玲,今年42岁,是个80后。在担心“后继乏人”的老范眼里,80后已经是少见的“菜二代”了。刘玲的白菜比老范的大葱卖得还快,不仅车下是人、车上也是人,感觉买主都在“抢”。
原来,刘玲的白菜品相一流,中小棵还个个包心儿,口感也好。价格0.45元1斤,颠覆了平均0.6元1斤的平均价。
一位从群力赶来的“大买家”买了600斤,仅装袋和称量就让刘玲忙活了半个多小时,其他买菜人只能跳上菜车“自助选菜”了。
刘玲卖的白菜是她和亲属一同种的,由于是自家地,种植格外精心,选品都是顺应三四口之家的需求——以小棵、中棵为主。她说,今年哈尔滨人买白菜的劲头十足,比去年购买力强,团购的非常多。群力的“大买家”就是家庭式团购的代表。
在-1℃的夜里,刘玲也是“守夜人”,她不仅晚上没怎么合眼,连早饭都没吃上。“销售太火爆了,我马上回去装菜,下午再回来卖一车。”刘玲匆匆地说。临走时,刘玲把地上的菜叶打扫得干干净净。
其实,街销只是一种销售方式。“菜二代”刘玲还有团队,她有分销商,会把白菜装包送往哈市一些生鲜店。
靠技术
指导买家如何储存 卖菜连小红书都用上了
连续四年,呼兰农民老郭一家四口进城卖土豆。今年“十一”哈市忽然降温,老郭看着白发苍苍的父母在寒风中帮着他忙前忙后卖土豆,心里过意不去。为了不让父母太折腾,他选择在离家不算太远的松北区松浦大道附近小市场卖菜,这样可以让父母晚上坐上公交车回家,老郭和妻子守夜。
与老范和刘玲卖秋菜自产自销不同,老郭卖的土豆是从道里区“大赵家”附近的蔬菜批发市场进的货,“尤金885”品种,个头大、产量高、薯形好、耐运输。45元一袋码得整整齐齐,半袋也卖。6日一早,一车土豆已经售空。老郭认为卖得和去年差不多,“还是没有白菜大葱好卖,但土豆不操心,不用收拾叶子。”老郭笑了。
老郭的销售绝活儿是靠技术。虽然他不种土豆,但年年卖土豆,他对土豆了如指掌。卖土豆时,他会介绍“885”的优点,指导买主如何储存,怎样食用。人不多时,他还会打开“小红书”把他精选的“土豆菜”给买主看,收获了不少回头客。
据7月末的农业数据显示,哈市2022年秋菜播种面积为23.62万亩,其中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有白菜7.16万亩、大葱2.62万亩、萝卜1.46万亩、胡萝卜0.89万亩。按照时令,哈市秋菜集中销售期为10月1日至10月25日。
“哈报手机记者” 王贵伟 摄
买 选好时机出手更实惠
储 泡沫箱废报纸有奇效
囤秋菜 大爷大妈们的攻略秘籍
□本报记者 霍亮 文/摄
“比去年贵,咱们等等再出手。”4日,今年60多岁的张敏秀和老伴在自家附近街头选秋菜时决定先不买,她觉得价格还能降。今年,哈市各城区规范设置秋菜销售疏导街路358处。国庆期间,哈市街头除了满街迎风招展的国旗和如童话般飘摇的秋叶外,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就是一辆辆装满土豆、白菜的货车和街头问价、选菜的市民。从平房到楼房,囤秋菜依然是哈尔滨人每年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从买菜到储菜,大爷大妈们各有自己的一套秋菜攻略和秘籍。
出手时间有讲究 双重优惠等时机
今年的秋菜市场,一些大型超市也来凑热闹。“白菜四毛八一斤,比街上卖的都便宜!”国庆期间,香坊一家大型超市推出了特价白菜。张阿姨原本打算到超市买条鱼,看到了超市里的低价白菜,果断出手买了三四棵回家。“本想多买点,但我这岁数再多就拎不动了。”她告诉记者,今年哈市秋菜价格区间比较宽,比如白菜,在升永街与安埠街交会处的菜摊售价七毛钱一斤,附近的一家社区生鲜超市卖六毛多一斤。
“去年,我家老头子就着急,买早了,结果过了大约一个礼拜,价格又降了,多花了100多元,心疼呀!”张阿姨告诉记者,买秋菜千万不能着急出手。“国庆期间秋菜刚上市的时候一般价格都会贵一点,随着大批本地菜陆续上市,菜价也会慢慢降下来。”随着秋菜离地时间增多,水分越来越少,导致分量减轻,后期同样花100元,会买到更多的干货。这两笔账一算,可以看出选择合适的时间出手能省不少钱。张阿姨提醒,但也不能太晚出手,到时候就挑不到好菜了。
即使看得再准 也最好分散购买
对于如何买秋菜,张阿姨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比如大葱,最好选那种葱白结实粗大的买,别被碧绿诱人的葱叶子给蒙了。因为葱叶子一晒干就不剩啥了,最终吃的主要还是葱白的部分。买大白菜也是一个道理,因为储存时菜叶的水分会蒸发,吃到肚子里的大都还是菜心部分。所以买白菜选菜心结实,菜帮厚实的。买土豆最重要的是先看颜色,有些颜色发青的别买,不熟,口感不好。
说到买秋菜,家住香坊区的王大爷至今耿耿于怀。即使年年囤秋菜的他,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去年国庆期间,他在街上买了100多斤大葱,结果很多都没吃完就给扔了,因为做饭时发现葱“水了巴喳”的,味道很差,“邻居说这个葱应该是被水淹过的。”有了这次上当的经历,今年王大爷也不那么自信了,“今年听女儿和女婿的建议,不买那么多了,先买个二三十斤先囤上,不够的话随吃随买了。”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秋菜江湖绝对是一句至理名言。一般来说,老百姓买秋菜都是几十斤、上百斤这样的买。一旦选错了,这一个冬天都吃得不痛快。所以,即使看得再准也最好分散购买。
告别菜窖时代 阳台囤菜咋防冻
“真怀念以前家家都有菜窖的日子呀!”王大爷告诉记者,年轻时住平房,家里还有堆放煤球和柴的棚子,在棚子里挖了一个小菜窖,那时候每到冬天,攀着梯子下菜窖取菜都是他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菜窖里没有暖气,但只要做好保暖,菜就不会上冻,吃起来口感也好。”王大爷说,如今住了楼房,秋菜都是堆放在阳台上,一不小心就上冻不能吃了。为此,他特意准备了几个泡沫箱子,还向邻居要了很多废报纸。“这些都是预防上冻的必备工具。”王大爷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储菜秘籍。天冷时外面零下二十多摄氏度,阳台至少也是零下十几摄氏度,把白菜、土豆等放在泡沫箱子里,再包一层报纸,就能防止蔬菜上冻。
无论是选菜的秘诀还是储菜的技巧,或是对市场价格的判断,都是大爷大妈们在多年买秋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些经验,已经成了民俗的一部分,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话题,在这个不缺吃穿的时代里,秋菜攻略已经从原来的生活技能变成了囤菜人的一种生活乐趣。
一版图片由“哈报手机记者” 孟德权 许文志 王贵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