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谢春生指导下,苏宏制作的立体风筝“海盗船”。
□实习生 施丙容 本报记者 黄晏君 文/摄 部分照片由谢春生、苏宏提供
“制作并放飞了60年的风筝,没想到在防疫志愿服务时有了意外收获,和我一起在卡点值守的道外区文化馆下沉干部帮我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获得了市级认定。”近日,67岁的市民谢春生向记者讲述了他和风筝的故事。
七八岁时帮人捡风筝
后来他扎的风筝栩栩如生
谢春生儿时就非常喜欢风筝,七八岁时他就跟在居民大院里放风筝的大孩子们后面帮着捡风筝,后来自己学着用纸制作风筝放飞。
进入初中后,他就和同学们在学校操场上放风筝。当时家里条件不好,没钱买制作风筝的材料,他就向家附近的一个轮胎厂要废旧轮胎,回来后和小伙伴们把轮胎里面的线拆卸下来,再捡来废旧竹竿,还把妈妈糊窗缝剩下的糨糊拿来扎风筝。在和小伙伴们比赛时,他扎的风筝总是能够飞得最高,而且栩栩如生。
青少年时制作风筝的经历让谢春生对风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下乡到双城东官公社插队,在“青年点”他负责宣传工作,有颜料和彩纸,工余时间他又开始为当地农民和“青年点”的青年们扎风筝。他还独具匠心,在龙串风筝后面黏上挂有“欢迎知识青年下乡”字样的条幅,这一创意深受大家欢迎。当时他扎的“孙悟空”“猪八戒”等风筝栩栩如生,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欢乐。
结识爱好者共同研讨
参加赛事多次获大奖
返城后,谢春生回到哈尔滨一家工厂做钳工。工余时间他依然制作风筝,并和大家一起放飞。
“当时主要是在防洪纪念塔广场,冬天就去江面上放飞。生活好了,制作风筝的材料也上了档次。”谢春生买来丝绢、化纤等高档面料,还选择防水涂料进行绘画,并按照扎、糊、绘、放四个程序开始规范工艺流程。其间,他还结识了具有相同爱好、并致力于将风筝文化引入校园的苏宏和哈尔滨“0451风筝队”的髙晗等风筝爱好者,大家有时间就在一起研究、交流风筝的制作技艺。谢春生先后参加山东潍坊风筝节、河北康保风筝节和沽源风筝节等各大赛事,多次获得大奖,为龙江争得了荣誉。
1997年7月,在哈尔滨市体育局举办的庆祝香港回归风筝大赛中,谢春生制作放飞的“龙头”风筝获得大奖。
2003年冬季,谢春生在松花江冰面放飞亲手制作的“双龙风筝”获得成功,引起风筝界有关人士的关注和好评,也引起广大市民对风筝的兴趣。为了让风筝制作技艺得到传承,谢春生还经常参加一些关于风筝文化和制作工艺方面的研讨交流活动,为风筝爱好者讲课。
2002年至2004年期间,谢春生受“新晚报读者俱乐部”之邀,多次来到报业大厦国际会议中心,为《新晚报》的广大读者讲授风筝制作技艺、放飞技巧等,并解答风筝爱好者的各种问题,受到《新晚报》读者和广大市民的欢迎。
志愿者助力申遗
带出许多青年爱好者
在疫情防控期间,年过六旬的谢春生参加了社区志愿者团队,在防疫卡点帮助维护秩序、派发物资。值守卡点期间,他和道外区文化馆的下沉干部王莉结识。王莉在得知谢春生制作风筝技艺精湛并致力于传授制作风筝技艺后,鼓励他按照相关程序申报非遗项目。
经过申报和严格审查,谢春生的“龙头蜈蚣风筝制作技艺”获得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遗传承人,谢春生更加忙碌了。每天来他工作室参观学习的风筝爱好者络绎不绝,他总是耐心传授,答疑解惑,带出了许多青年风筝爱好者。
记者在采访期间,见到多位市民来参观他的工作室。3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内,墙面上挂满了形态各异的风筝,有以9个龙头组成、每个龙珠都能转的“九龙头”,有以清朝12位皇帝(除皇太极外)年间钱币组成的“钱串子”,还有立体风筝“海盗船”、人物风筝“卓别林”、京剧脸谱“老谢风筝”、传统风筝“八仙过海”、动物风筝“红蜻蜓”等,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谈及未来的打算时,谢春生对记者说:“今后我会继续尽我所能,把风筝文化和制作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放飞自己心中的希望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