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王兆屯的百年往昔

  ▲现今文政街街景。  
  ▲原哈尔滨外侨养老院。  
  ▲昔日“跑马圈”。  
  原由“忠灵塔”改建的“跳伞塔”。  
  □王宝滨
  在哈尔滨的老地名中,很多村落的名称都带有“屯”字,如王兆屯、顾乡屯、张老道屯等。本文提及的昔日的王兆屯就在现香坊区王兆新村、文政街和王兆屯火车站一带。随着城市发展,那些带有“屯”字的村落名称早已消失,留下了渐行渐远的如烟往事。
  壹
  火车站最初被称为木柴场站
  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时,王兆屯区域并未设有车站,也没有村落。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开阔的青草地和稀疏的榆树,还有静静流淌的马家沟河。
  当时,哈尔滨城市建设方兴未艾,不仅建房需要大量木材,而且俄国人冬天取暖、火车燃料也离不开木柈。俄国人急于把在阿什河站(今阿城站)以东砍伐的原木运到哈尔滨,便在这里设置了用以集散原木(包括块石、白灰等)的火车站,站名为木柴场站。
  据史料显示,该火车站有6条线路、10组道岔。其中,伸向市区的专用线可达现海城街装饰材料市场一带。当时的站舍是一幢二层板夹泥(白灰)结构的俄式建筑。车站的俄语名叫德拉维娜亚,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木柴场。此后,满载原木的列车源源不断地驶进车站,通过专用线将原木转运到贮木场、木材加工厂,制成板材、木柈后用于城市建设或居民生活。
  上世纪四十年代该火车站站名改称王兆屯站,1949年后站舍的上层是养路工区办公室,下层是职工住宅,1995年后被拆除。
  据《动力区志》记载,王兆屯形成于1926年,当时几户闯关东的农民到此后,见土地肥沃,便搭起窝棚开荒种地。炊烟升起,村落形成,自称王兆屯,用“兆”字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至1930年前后,这里已有20多户人家,大多数以种菜为生,也有几户打零工和拉脚的。1956年王兆屯成立初级社时,已有50多户人家,俗称王兆社;1980年已有210户800多人。
  文政街是王兆社的主街,街面宽十余米,石头路面高低不平。街上不跑公交车,汽车也很少见,但送粪或拉菜的马车却络绎不绝。田间种植着茄子、辣椒和西红柿等蔬菜;蜿蜒的马家沟河畔,有靠毛驴转圈拉动的抽水井,清亮亮的河水被抽上来,顺着水渠淌进菜地,呈现出一派恬静的田园风光。
  王兆新村位于现文政街西段路南,它的前身即昔日的王兆屯。我小学同学刘子光奶奶家就住在王兆屯,1965年暑假刘子光曾带我去过他奶奶家,王兆屯的泥草房和乡村土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贰
  住宅多为俄式板夹泥结构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俄军为安置伤兵,在现今王兆屯火车站对面建起一片尖顶黄墙的板夹泥俄式平房,作为救治伤员的病房。日俄战争结束后,改成俄军卫戍医院。故1925年以前,文政街被称为军官医院街。
  时至1946年,这一带住有百余户居民,主要是俄罗斯人,以养牛户、工匠居多;中国人约20多户,多数是铁路员工。30余幢板夹泥建筑排列在文政街与文治街之间,占地面积约3公顷。房子皆用上等红松建造,天棚板、地板足有2寸厚。前排建筑临街开门,户户有门斗;有的一幢几户,有的独门独户。街区中心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附近有一处大冰窖。
  街区每处院落中间都有一排木制仓库,红松房架子粗大且结实,上面铺着瓦垄铁皮,那时俄国人用中国的红松盖房子从不吝啬。房前屋后是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大榆树,树龄不低于百年。在炎热的夏天,绿树成荫,格外凉爽。这种街区格局一直保持到1967年。
  叁
  外侨养老院是一处亮点
  伪满统治时期,伪满军医学校、陆军养生所、伪满炮兵23团、步兵25团均设在文治街以南(现省中医药大学)区域,四周是围墙或铁丝网,被称为军医院城,是戒备森严的军事禁区。
  当年在王兆屯火车站附近的开阔地上,还曾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证“忠灵塔”和赛马场。
  “忠灵塔”塔高68米,呈五棱锥形,钢筋水泥结构,下层墙壁厚1.4米,上层墙壁厚0.25米,其实这是一处军事设施。
  赛马场于1934年7月竣工,占地面积4.5公顷,看台、马厩、贵宾室、休息室等设施一应俱全。1945年8月苏联红军进入哈尔滨,将赛马场作为临时战利品集结地,将缴获日军的大批武器存放于此。苏联红军撤离后,赛马场被人民政权关闭。
  原哈尔滨外侨养老院位于文景街1号,这栋灰白色墙体的二层楼安静地坐落在舒适而静谧的花园式院落里,它是昔日王兆屯的一处亮点。
  外侨养老院的前身是苏联侨民养老院,始建于1948年,初建时接纳了70余名苏联孤寡老人。1954年由中国政府接管后更名为哈尔滨外侨养老院,收留的苏联孤寡老人增加到400名,中国政府免费为这里的外侨老人提供衣、食、住、行、医等服务。据附近老人回忆,当年外侨养老院伙食非常好,蔬菜水果常年不断,即使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困难时期,照常有牛奶、大列巴供应,使得外侨老人在异国他乡也能安度幸福晚年。随着外侨老人陆续归国或故去,哈尔滨外侨养老院于2005年关闭。
  肆
  王兆屯旧貌换新颜
  1950年东北农学院在文治街上的军医院城旧址动工兴建;1951年哈尔滨电机厂开工兴建,昔日的赛马场变成了机器轰鸣的厂区;1956年,哈尔滨市政府将“忠灵塔”改建成用于国防体育训练的跳伞塔;1959年省人民体育场在原赛马场旁边建成。
  王兆屯一带的嬗变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0年10月王兆新村工程破土动工,经先后两期工程建设,配套设施齐全的新型住宅小区,在昔日的菜畦上拔地而起,大大缓解了区域内市民的住房困难。住宅小区内设有小学、幼儿园、商店、卫生所等;街道两侧安装了路灯,栽种了杨树、柳树和花卉,为居民提供了舒适的休憩场所。
  1991年和2000年铁路部门先后两次对文政街、文治街进行大规模改造,临街建起27栋高楼,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而后市政府又拓宽了文政街,实施大面积绿化改造;进入新世纪,这一区域相继建起了多座立交桥,打通了文昌街,使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百年来,王兆屯从铁路小站到菜农耕作的菜地,如今发展成了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哈尔滨主城区,今后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繁荣。
  作者简介
  王宝滨  哈尔滨铁路局退休干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哈尔滨文史馆馆员。
  与您约稿
  哈尔滨记忆专版通过寻访城市老建筑、老物件、老故地等,讲述发生在哈尔滨的老故事。如果您酷爱城市历史研究,或是相关领域专家,欢迎提供稿件。
  稿件相关要求如下:1.文章字数为2500-3000字,多幅相关旧照。2.文章相关要求为:主题鲜明、史实精准、故事情节丰富、可读性强等。3.稿件请发送至22304430@qq.com,同时请注明姓名、个人简介(100字以内)、联系方式。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