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15时30分,我接到局领导电话:“老牛啊,按照松北区疫情指挥部工作安排,咱局再次承担隔离点管控任务,立即选调有经验的干部组建工作专班,下午5点前要到达隔离点开展工作,你能进驻隔离点吗?”
“没问题,请领导放心,牛志鹏保证完成任务。”我立即到单位检查氧气瓶存量,把办公用品、防疫物资、生活用品装车,16时40分到达松北区科技二街如家商旅酒店,这是我第14次出任隔离点点长。
我所负责的如家商旅酒店隔离的都是此次疫情的一密人员,工作任务重。迈进隔离点大门,与酒店经理对接,了解酒店相关情况,检查围挡搭建情况、建立内部工作群、现场签订工作人员承诺书,成立隔离宾馆工作小组,设立工作协调、医疗保障、疫情防控、巡查看护、消毒、服务保障等各项具体工作小组……这些工作对于我来说,既熟悉又紧张。
最忙最累的是10月31日,我们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几乎整夜未合眼。当晚一直在接收隔离人员。“大家一定多动手,帮助把行李快点送到房间。”科技二街如家商旅酒店隔离点没有电梯,前来隔离的人员有一部分是中小学生,书本多行李重,这一夜,隔离点的工作人员不知爬了多少阶楼梯,把隔离人员全部安全送到房间。
天亮了,我们仍没有睡意。这里的孩子最小的6岁,最大的14岁,都在长身体,餐食不能马虎。于是,我和工作人员一起研究起每天的菜谱。“有晕有素,还要有水果、鸡蛋、牛奶……”看到孩子和家长们在微信群中纷纷为可口的早餐点赞,我们才放心地回到房间短暂休息。
三年来,我14次临危受命,在隔离点服务2600余人次,最长的一次在隔离点驻扎32天。凭借14次隔离点总结的丰富经验,我研究出隔离酒店工作“可复制化标准模块”,提出了“驻点人员信息公示法”等创新管理机制,保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隔离任务。
(本报记者 张焱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