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那些年 供销社连着农民的“地头”和“炕头”

  ▲当时的供销社。  
  ▲当时的供销社内景。  
  ▲当时的供销社营业员在售货。     
  □于忠海
  近期,曾经遍布全国乡镇、村头的供销社又成为热议。其实,不少读者并不了解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供销社在我国广大乡村发挥的不可估量的社会作用。供销社全称供销合作社,遍布全国的乡村,通过国家对农村经济“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使亿万农民减少了诸多后顾之忧。至今,仍然让许多人尤其是经历过农村生活的人们难以忘怀。
  壹
  农民过日子离不开村头的供销社
  我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每当我回老家双城区安强村陈镶白旗头屯时,路过当年供销社旧址,魂牵梦萦的画面就总是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当年供销社是用谷草掺黄泥拉合辫垒的墙,用苫草、小叶樟等苫的房子,正房四间,其中一间既是宿舍,也是值班室,另外三间是营业室。在供销社的西侧是三间仓库,摆放了一些马车、农具等生产资料,还有水泥、木杆、沥青等建筑材料。
  供销社柜台大都十分简陋,不过也柜亮架明,室内营业面积大约有百余平方米。在室内过道靠窗户一侧,放有装豆油的大铁桶、大扫帚、柞木杆、竹竿,还有土篮、锄头把等。柜台里边放有酱油缸、醋缸,柜台上放有酒坛子和称货的秤等。农具专柜主要卖二齿子、铁锨、炉具、炉拐脖等;食品专柜卖的都是些零食、饼干、蛋糕、杂拌糖果、油茶面等;布匹专柜有花格布、趟子绒、哔叽布、的确凉布等;玻璃柜台里有针头线脑、灯泡、文具盒、钢笔、铅笔、纸张、打火机等,还有蛤蜊油、食盐、面碱等;货架上还有毛线、鞋帽、雨伞、雨靴等。
  村供销社的进货渠道是到乡里或镇里的供销社统一采购,统一报备,然后缺啥货进啥货。供销社有辆大马车,有跟车装卸货物的力工,往各分店送货。那时,车一进屯子,大鞭子一甩,好不威风。
  那时物价低廉无假货,品类还齐全,屯内又无食杂店,村民买生活日用品都到供销社去买。物资是统购统销的,凭购货证、布票、棉花票、粮票才能买到。那时挣钱少,只能靠养鸡下蛋攒些钱来购买日用生活必需品。买糕点用粮票;买布用布票;买豆油是定量的,一人每月二两豆油,过春节多给二两,八角钱一斤,在购货证上作记录。
  贰
  营业员是让人羡慕的职业
  当时,村供销社的营业员有杨宝山、蒋立和、白文富3人。蒋立和是我舅舅,算盘打得好,工作踏实肯干,出身贫农家庭。供销社负责人是杨宝山,中共党员,工作认真,一丝不苟,深得群众称赞。白文富既年轻又肯于学习,还有人脉关系,不久就调到公社供销总社工作。我每次去供销社买货,杨宝山都笑着和我唠嗑,认真地为我拿货。蒋立和虽然是我舅舅,但我去买东西,他更是“钉是钉,铆是铆”斤两不差。那种公而忘私的敬业精神,很值得我这个晚辈学习。我记得当时酱油是一角六分钱一提斗,醋是一角三分钱一提斗。舅舅作为一名供销社职工,一手托两家,这头是个人,那头是国家,能够做到公而忘私,实属不易。他们每月工资是37元,待遇是较好的,许多人都很羡慕这个职业。
  我上小学时,放学常常路过供销社,买不买东西都要进去逛逛才回家。我就愿听那些上年纪的人聊一些社会话题,感觉挺长见识。比如:冬天不拿镐,夏季不拿锨。再比如,庄稼有早种和晚种的作物,农谚说:早种麦麻谷大豆,玉米不过五月五,超过农历五月初五,庄稼就减产了。
  我有5个妹妹,外加父母,家里一共八口人,生活较为困难,只靠父亲一人参加生产队劳动维持生活。到供销社买东西、卖鸡蛋等跑腿的活自然落到了我头上。一次,我家亲戚来串门,母亲给我两元钱,让我去买二两酒、一盒江帆烟,还有一斤醋,剩下的钱再买两根铅笔。我用手把钱攥得很紧,怕揣在兜里丢了。路上遇见几个小伙伴,就把钱揣在兜里玩了一会儿。后来快到供销社时,又掏了一次兜,干掏也没掏到钱。原来兜里漏了个小眼儿,才导致半路丢了钢蹦儿。瞬间我傻了眼,我回去该怎么向母亲交代呀?这毕竟是父亲要干一天才能挣回的两元钱工资啊!我硬着头皮回到了家里,把缘由叙述一遍。因有客人在家,才免去了皮肉之苦。以后去买东西这件事,就由我大妹顶替了我。
  叁
  那时供销社是农民的万宝囊
  当时供销社货架上一般写有“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为人民服务”“农业要上去,服务要跟上”等标语,这也是上级部门的统一要求。我记得当时买一盒握手牌香烟是一角五分钱,墨菊牌香烟是二角九分钱,一盒经济烟(白盒)是九分钱。
  一到秋天,买大粒盐下大酱的人就多了起来。大粒盐每斤一角三分钱,散装酒每斤一元二角七分钱。家里来客人都炒两个小菜,用小洋葱炒鸡蛋和酸菜炖粉条招待客人。喝着纯粮白酒,走亲戚、串门子也很惬意。
  安强村是个较大的村,每到年底,来供销社买布料做衣服及购置年货的人就开始络绎不绝。那时,安强村有400多户人家,站在供销社门口往院内看,买货的人将供销社挤得水泄不通。当时,人们穿衣打扮很土气,城乡居民穿衣用布分外紧张,都是凭票购买。人们根据自家条件量体裁衣,节俭过日子。平时和过年选衣服布料时,首选耐磨、耐脏的布料。于是,蓝、黑、灰、草绿色的布料便成了抢手货。过年我也曾经为妹妹们买过布料做新衣,我记得哔叽、花大呢、灯心绒都是女孩做衣服的首选。每人做一件上衣需6至7尺布料,涤纶、凡立丁等布料大约每尺7角到1元钱。
  在当年,村民每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年累月劳动在田间,舍不得歇工,一年到头也不去双城购物一次,全都依靠供销社。逢年过节亲戚互相串门就去供销社买四样礼物:罐头两瓶、油茶面两斤、白酒两瓶,还要买二斤槽子糕(蛋糕)用包装纸包好,上面再放一块红纸,拿纸绳捆上,作为礼物送给亲友。那时人们手中没有多少钱买东西,平日里供销社每天营业额才二三百元钱。赶上谁家有女儿结婚、儿子办喜事,互相买东西随礼也都去供销社,买完褥单、大镜子、马蹄表或暖壶之类的东西,写上自己的名字就给送去了。
  当年供销社曾经是连接城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春种、夏管、秋收的产供销全过程中,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方面,在农业生产的种子、化肥、农药、饲料、饲养等全过程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计划经济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商品的自由流通和竞争,无数小食杂店、小百货店和大型超市、商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商品极其丰富,使人们不再为吃穿用发愁,供销社已渐行渐远,成为历史符号,但她所传递出的这乡情、乡愁、乡音,却永远记在了人们的心目中,藏在了老一辈人的心底。
  (本文图片为资料片)
  作者简介
  于忠海  双城区政府退休干部,喜欢散文和诗歌,在省内报刊发表作品400余篇,并多次获奖。
  与您约稿
  哈尔滨记忆专版通过寻访城市老建筑、老物件、老故地等,讲述发生在哈尔滨的老故事。如果您酷爱城市历史研究,或是相关领域专家,欢迎提供稿件。
  稿件相关要求如下:1.文章字数为2500-3000字,多幅相关旧照。2.文章相关要求为:主题鲜明、史实精准、故事情节丰富、可读性强等。3.稿件请发送至22304430@qq.com,同时请注明姓名、个人简介(100字以内)、联系方式。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