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毛线钩织作品曾去京沪参展,还亮相国外时装周
她用传了上百年的手艺钩出了大千世界

  刘一华在创作中。  
  刘一华与她的学生。  
  整理钩针材料。  
  展示作品。
  你家里是不是也曾有妈妈用钩针钩的毛衣?在重庆市渝中区,今年68岁的刘一华用钩针编织手工作品已经有48年了。期间,她用钩针编织了衣服、帽子、家装工艺品等2万余件作品。她还把“重庆渝派绒线编织”申请成为渝中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曾去北京、上海参展,甚至亮相法国、美国的时装周。
  尽管她身患重疾,但目前依然坚持带着一群同样热爱钩织作品的青年、中年、老年朋友一起钩。她说,自己从小在妈妈和外婆的耳濡目染下,对编织技艺很是感兴趣,但真正接触到钩针,还是因为自己一颗爱美的心。她期待用毛线和钩针,钩出更多兼具艺术性和时尚感的作品,并走入千家万户。
  世代传承
  钩织手艺传了上百年
  刘一华年轻时曾从事文艺工作,在做舞台服装设计时,她拿起钩针,为芭蕾舞演员们钩出亮丽的服装,让舞台效果顿时亮眼起来。她还在平平无奇的塑料凉鞋上钩出一朵朵灵动的小花,引起路人的围观。
  在刘一华的家里,有一大半面积都被钩针作品占据。除了衣服,还有帽子、围巾、披肩、桌巾、屏风、窗帘、靠垫等,都是用毛线钩成的。哪怕是跟她聊天时,她手中的钩针也不曾放下,一上一下有节奏地翻动。钩针似乎已成为她身体的一部分。要是哪天不钩几下,浑身都觉得不舒服!
  说起刘一华家里钩织的历史,已经有上百年了,可以追溯几辈人。她的曾祖母是一名农村妇女,那时当地有很多外乡人,她虚心吸收各地民间编织手法,常为家里人钩织衣物,并将技艺传给了下一代。
  第二代传承人开始以编织衣物作为谋生手段,用亲手钩织的毛衣为子女换回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刘一华的妈妈、第三代传承人宣藻芳,也是亲手给每个子女织衣物,哪怕是再艰苦的条件,兄弟姐妹都不缺衣服穿。
  到了刘一华这一代,40多年前她为儿子钩了一条裤子,那是她的第一件“作品”。看到孩子穿上后欣喜的表情,她情不自禁地爱上了这门传了几代的手艺,正式拿起钩针和线,开始了钩织生涯。
  刘一华说:“我觉得如果要把自己的个性表达出来,把美的感受呈现出来,就需要自己下功夫,然后挖掘内心的一些积累和对外面大自然美的感受。我觉得我坚持原创,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也由此成就了‘渝派绒线编织技艺’的传承。”
  善于创新
  大自然中寻找创作灵感
  谈到创作灵感和色彩搭配,不是科班出身的刘一华说,小时候,家中后院全是外婆种的鲜花绿植,她也常常翻看家中长辈带回家的艺术画报。这些美好的画面就印在了刘一华的脑海中,直到现在,也时常给她带来灵感。
  在继承的基础上,刘一华丰富了编织的范围,在传统编织理念和技法上加入原创与跨界的元素,通过编织技艺,让作品超越普通的衣服属性,成为独有的手工艺术品。
  当大多数女性都把编织当成一种业余爱好时,刘一华就已经开店了,她的店里常有顾客来请教,学一些新的款式设计,然后拿回家学着钩。“其实用传统钩针织出的东西并没有特别高的技术难度,色彩配合和花型设计才是别人学不走的。”她也并不介意其他人来“取经”,都热心地与他们交流,传授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也促进了她对针法的创新与服装款式、色彩配合的突破。
  刘一华最喜欢钩花朵,向日葵、玫瑰、蒲公英……她平时逛花市、花展时,就琢磨着怎么用线和针勾勒出花的形态,这是大自然给予的创作灵感。她还准备用毛线钩出各种海洋生物,呼吁大家保护自然环境。
  成功申遗
  曾给多位明星钩过演出服
  刘一华每天以编织为乐,编织已成了她的精神寄托。
  让她高兴的是,以前喜欢钩织作品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主要是有“文艺范儿”的姐姐们。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喜欢并开始学钩织,在她这里学习的人,最小的十多岁,还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的男学生,风格也在向时尚化、年轻化转变。
  她认为,钩针的魅力是工厂的机器无法替代的。“机器到不了的地方,钩针能到达。”在刘一华看来,一根针一根线,能呈现出万千变化。同样,若是哪一针钩错了,整件作品都要重新来,必须一丝不苟,才能成就作品,这也正是钩针的魅力所在。
  杭州一位舞者去参加国际颁奖礼时,找她定制了一款长裙,她以梵高的《向日葵》为灵感,用毛线演绎出奔放、自由的情绪,舞者穿上后受到全场好评。她还给张迈、陈春、陈思思、杨丽萍等明星钩过演出服,更被评为首届重庆市“十佳服装设计师”,将“重庆渝派绒线编织”申请成为渝中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她的作品曾去北京、上海参展,甚至亮相法国、美国的时装周。
  刘一华说:“我的服装不仅是要大家只穿在身上,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我的服装去传达人们对美好的追求,对美的向往。曾经有一个外国人称赞我的作品说,这是她有生以来收到的最美丽的礼物,她这样的赞许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所以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对美的认知是相同的,这更坚定了我自创艺术钩织的信心和决心。”
  刘一华从来没有停止过手中的针线,她期望融合了艺术性的钩织作品能够走上更大的国际舞台,走入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让更多人领略这针线间的无限风光。
  助人为乐
  钩针让病患重拾生活信心
  去年,刘一华被查出患有肺癌,但她没有放下钩织,反而是以更快的速度与时间赛跑,在钩织作品里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传递对美的向往。刘一华称,钩织作品的入门很简单,但要把编织技艺做好,做出风格,却需要一些创造力和想象力。自从“渝派绒线编织技艺”成功申请成为渝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经常有人慕名前来,向她学习技法,外地人也时常邀请她去讲课、传授。
  在刘一华的学生当中,有一个人也患有癌症,那时的她不愿与外界接触,刘一华一边教她技术,一边鼓励她通过钩织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很快,她在钩织中找到了乐趣,也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刘一华介绍,其实钩针并非川渝地区的特产,中国很多地方都有钩针,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在近半个世纪的钩织生涯中,她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不拘一格,不死守图解,更多依靠创造力和想象力,想怎么钩就怎么钩。刘一华说:“以前大家喜欢钩织,是因为文化生活匮乏;现在喜欢钩织,是因为一针一线里蕴藏着大千世界,只要能想到的,都可以用钩针实现。希望能够通过钩织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普通的毛线也能变得很有美感”
  □纪文伶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