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40年前的老百货一店“带火”一条街

图为当年的哈一百。

图为当年的同记商场。

图为当年的道里秋林。

图为当年的南岗秋林。

  □王铁 徐慧 董琳
  20世纪80年代,一到星期天上午9时前,道里地段街老哈一百门前就站满了等待开门的人们。与此同时,南岗奋斗路(现果戈里大街)秋林公司门前、道外靖宇街同记商场门前,乃至道里中央大街道里秋林门前,不论春夏秋冬,只要是节假日,这些商圈的人流从早到晚熙熙攘攘。
  壹
  同记商场便捷亲民
  同记商场坐落在道外靖宇街南四道街、南五道街之间,20世纪80年代日客流量最高达5万余人次,其繁荣景象至今仍为美谈。
  当年,一家同记商场就成为了靖宇街的商业招牌,不单单是因为商场门口左右两处的哈哈镜,一处镜子让人照了变痩,另一处镜子让人照了变胖,更在于同记商场的亲民色彩。
  比如,当年在南岗、道里都买不到的花布,往往在同记商场布匹柜台可以选购到。很多人一直忘不了同记商场的花布,足有上百种。再就是针头线脑,各种缝纫机线、缝衣线、绣花线应有尽有。
  再比如,买东西售货员开票交款,在别的商店,你要拿着小票到交款处。当年的同记柜台与收款处通过钢丝轨道连接,售货员开票后将小票和钱用夹子夹到钢丝绳上,利用高低落差,售货员轻轻推动票夹,小票迅速滑动到收款员手头,便捷的销售方式成为当年同记的一道风景。
  当年哈尔滨人去逛同记,顺便还会逛逛靖宇街。一家同记的吸引力带动了整条靖宇街,龙江餐厅、世一堂、道外五金交电、亨得利、老鼎丰等等,形成了靖宇街繁荣的标志。星期天逛同记,成为哈尔滨人当年的时尚。一到星期天,1路、5路公交车,2线摩电车拥挤不堪,足见哈尔滨人逛街的热情。
  1983年老同记建筑被拆除,1984年新建的同记商场重新开业后,顾客流量越来越少,渐渐地难以支撑,2008年7月不得不停业,人们进而发现靖宇商业街的商业功能也越来越弱,百年商业街何时恢复繁荣,成为哈尔滨人的一种期待。
  贰
  哈一百曾获评全国十大百货商店
  当年哈尔滨人逛街首选老哈一百,如果没有自己中意的,才去其他商店逛逛。
  老哈一百坐落在石头道街与地段街的交叉口,商店大楼长300多米,共四层楼。20世纪80年代,老哈一百是哈尔滨面积最大的百货商店。建筑最吸引路人的是,一楼外立面的30多幅巨大玻璃窗组成的沿街橱窗。主橱窗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随时更换内部陈设。上海的金星电视、羊毛衫羊毛裤、各式化妆品,哈尔滨的孔雀自行车、洗衣机,北京的牡丹牌电视机、收音机,杭州的真丝品,苏州的苏绣等等,都曾作为展品在橱窗陈列。加上精美的橱窗设计,常会吸引不少路人停下脚步观看。
  在老哈一百强大的聚焦力吸引下,与附近的一副食、科技书店、道里书店等形成了道里商圈,这在40年前的哈尔滨是数一数二的商圈。时尚、平实、普通是老哈一百的特色,同时又以商品齐全著称。说到时尚,老哈一百当时是全市唯一有电梯的商店;在上海刚刚上市的男士高档皮鞋,几乎同步在老哈一百的鞋架上出现。当年上海市第三皮鞋厂生产的高档男士皮鞋、上海万里皮鞋厂的女士盖鞋、广州越秀男士皮凉鞋,在老哈一百都能买到。
  老哈一百的另一个特色是,四十多年前就已联合国内六大城市的商场组成联合销售中心,这样一来,在老哈一百可以同步买到闻名全国的南京熊猫牌电视机、收录机,南京牌日光灯管,武汉钢花牌尼涤纶大花布、乔其纱衬衫,以及西安产的搪瓷用品,沈阳红双喜牌高压锅等。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销售额突破30万元,而后又突破50万元,继而达到百万元的规格,日客流量全市第一,成为全国十大百货商店之一。
  国内著名产品从大到小,只要是能想到的、用到的,老哈一百的工作人员都会注意到。哈尔滨的卧虎毛毯和亚麻细布、苏州的网扣、烟台的雕花、青岛的花边、浙江的工艺橱窗等,都成为老哈一百吸引顾客的拿手货。
  说到老哈一百的商品陈列,越吸引人、越珍贵的东西,越往楼上摆设,这样既卖了货又让顾客逛遍了商场。20世纪80年代初,老哈一百销售最火的是黑白电视机,那时家电商场在4楼,在那个年代,黑白电视机是家里的最大的物件。要起早排队,商场开门后,有维持秩序的人,组织大家从一楼沿楼梯一直排到四楼,为了防止加塞,每个人一张号票,有时还要在衣服上写上号码。
  叁
  逛秋林是当年的时尚
  秋林公司曾经是全国著名的大型百货商场之一,在哈尔滨人眼里,四十多年前逛秋林公司可是时髦的象征,其在哈尔滨南岗区和道里区各有一家店,分别被人们称为南岗秋林、道里秋林。
  当年哈尔滨人买时髦的东西,不论是吃的穿的都愿意上秋林逛一逛。南岗秋林更大,东西更全。秋林公司的最大特点是前店后厂,从食品到西装都能够自产自销,名扬东北,甚至在全国和海外都有知名度。
  秋林公司的食品商场,不论是南岗秋林还是道里秋林都设在一楼营业厅最明显的地方,最先排起长队的地方肯定是卖大列巴的柜台。大列巴至今仍然采用俄罗斯工艺,烧硬杂木,用炉壁热度烘烤面包,面粉用一面坡的啤酒花发酵,透着一股的芳香,每个重约2.5公斤,外壳焦脆而不糊,里面松软可口。由于当年生产能力有限,每天只能出厂150个到160个,所以几乎天天排队。不但哈尔滨人喜欢吃,外地游人常为能够带回一个大列巴而倍感幸运。
  四十多年前,只有逢年过节,哈尔滨的孩子们才有机会品尝秋林公司生产的江帆牌巧克力酒心糖,还有酥香可口的小人酥,这些是孩子们最为得意的。蛋糕有俄式蛋糕、多层蛋糕、“苏克力”,还有山东的蜜三刀蜜果,糕点柜台经常被顾客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当年,哈尔滨人穿着的时髦西装大多数出自秋林公司的裁缝之手。秋林公司的西装具有百年的裁剪传统,年制定加工高档西装的能力达8000余套。最鼎盛时期,秋林成衣加工部有113名技术人员,特级裁缝师1人,超八级工的技师18人,技师16人,尤以男女小领西服、大开衫女大衣、男西服领大衣而闻名。西装作品连续三次在全国服装评比中获得前三名。许多人当年出国访问时穿的西服都是在秋林公司定制的,秋林裁缝的手艺,西装的质量和款式均可与加拿大、罗马尼亚的西装媲美。
  要说哈尔滨当年的老百货,一家店带动了一条街确实不为过。如今,现代的商业模式与时俱进。面对电商,线下大型零售商场面临着空前的竞争与挑战。40年前哈尔滨的老百货一家店带动一条街的现象似乎难以复制。同记商场谢幕之后,靖宇街客流量锐减,秋林公司因诸多原因风光不再,老哈一百之后的新一百,依旧在道里商圈内充满着吸引力。如何让老百货不仅成为人们的回忆,同时也成为城市生活的伴侣和好去处,还需多方合力,方能促成。
  (本文图片由王铁提供)
  作者简介
  王铁  资深媒体人,热衷于城市建筑及文化历史研究,用文字、图片记录城市发展,在多家媒体刊发相关文章。
  徐慧、董琳  资深媒体人,热衷于城市历史研究。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