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与亲家做了五年邻居 现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和谐
老陈:和亲家相处有点距离才好

  今年八月,老陈搬回了位于松北区的老房子,在这之前他和亲家住在香坊区的同一小区,而且还同一楼层、门对门地住了5年的邻居。儿子一家也住在同一小区,刚开始的那几年,两家人相处得十分和谐,可是时间一长,好像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性格、生活习惯以及与子女孙辈的相处方式,都导致后来老陈一家的搬离。
  01
  老陈对亲家很满意
  两代人处得很融洽
  和亲家一起养老,年过花甲的老陈或许不是第一个有这种想法的人,但他是有条件这样做的人。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家长们都很明白,自家孩子成家后不可能单独陪着自己,他们要顾及夫妻双方的父母,孩子们无论是在精力上还是经济上都有一定的难度。
  老陈家住松北区,他只有一个儿子,早些年他就考虑过夫妻俩的养老问题,甚至给自己做过去养老院的预期。他希望儿子能在自己的养老问题上轻松一点,自己也尽量不给孩子添麻烦。
  儿子去外地上大学的第二年寒假回家,就告诉老陈自己谈恋爱了,对方是自己的大学同学,也是哈市的。老陈觉得挺高兴,儿子谈恋爱了,说明他长大了,他嘱咐儿子既然谈了就要认真谈,要对得起女孩。
  儿子和对象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哈工作,这时,老陈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女孩也是家里的独生女,两家就这么两个孩子,未来是不是有机会两家“合一家”。双方父母一起助力他们生活,孩子轻松,四位老人之间也可以相互照顾,共享天伦之乐。
  很快,老陈和亲家老赵见了面,两家人一顿饭吃下来,那是相见恨晚,都很满意。
  其实,在孩子们谈恋爱的三年时间里,老陈和老赵早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将对方的家庭和为人摸了底,双方对彼此都很满意。
  老陈和老赵都是普通人家,家境差不多,他们都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家庭虽不算豪富,但也够得上小康。儿女如今走到一起,双方又知根知底的,没有不满意的道理。
  孩子有感情基础,双方父母满意,还没有经济压力,这桩婚事自然而然地确定了下来。在两个孩子工作稳定之后,结婚的日子很快就定了下来,婚后小两口暂时与老陈夫妻一同生活。
  在婚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一家人相处得很和谐,老陈和老赵的往来也十分密切。
  02
  和亲家门对门
  邻里纷纷羡慕
  5年前老陈的儿媳怀孕了,老陈和老赵高兴极了,添丁进口了,老陈更是积极地张罗要给小夫妻买新房单独生活。
  在买新房的时候老陈想,如果和亲家住得很近,他们既能互相关照,小夫妻照顾双方父母也方便,怎么想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
  随后,老陈便征求亲家的意见,看愿不愿意在孩子们的小区各买一套房,两家最好是同一栋楼同一楼层,以后孩子们不用走多远就能回家,也方便照顾孩子。听此想法,老赵毫不犹豫地应了下来,他也觉得这是最好的办法,哪怕孩子们忙,顾不上照顾老人,他们四个老人也能相互照顾。
  这件事一旦定下来,很快就变成了现实,老陈和老赵选择了一梯两户同一楼层的两套住房,畅想着这一层都是他们的地盘,未来有了孙辈,完全可以敞开了跑。
  很快,他们就搬进了新家。一切都向着老陈规划的方向发展,他们两家大门常开,想去谁家就去谁家,欢声笑语不断。老陈和亲家也时不时聚在一起,两家人一起吃吃饭,喝喝酒,聊聊天,惹得周围的人都羡慕他们: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养老方式应该算是一种典范了。
  03
  成天“面对面”
  亲家间日渐疏远
  老陈的孙子一出生几乎就是在这层楼长大的,爷爷亲姥爷爱、奶奶疼姥姥稀,呵护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可是这两年,老陈渐渐地发现,自己和亲家的大门关的时间似乎越来越长了。老陈甚至觉得自己越来越不知道怎样和亲家相处了。他说,他也没感到亲家有多么不好,但还是能感觉到两家人之间的那条缝隙越来越大。
  原来,时间一长老陈发现,其实他们夫妻与亲家夫妻在性格和生活习惯上有许多不同。老陈夫妻喜欢热闹,朋友也多,虽已退休多年,但他仍经常招呼朋友来家里吃吃喝喝。而亲家母是个喜欢静的人,身体也不太硬朗,总是喜欢和老伴儿单独在家,人多了就感到很烦躁。
  在对待儿女孙辈方面,似乎也有了一些问题。老陈和亲家都是真心地对待小夫妻,总是想让孩子们能多到自家,哪怕不吃饭,坐坐也好。为了能让孩子多来,老陈两口子每天变着花样、排着菜谱做饭,孩子们起初还很捧场,后来便开始有意识地推脱。亲家的情况也是如此,常常准备很多吃的,让女儿一家人来吃饭,这让小夫妻俩很为难。
  随着小孙子一天天长大,在对待小孙子方面,老陈也发现了问题。小孙子在自己家时,老陈也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小孙子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可老陈发现,儿媳最近好像总躲着他们,他不明白,自己对他们这么好,他们能有啥意见?莫不是亲家对自己有啥想法了?他想不明白,就去问儿子。儿子越说亲家没有意见,老陈越是觉得他们有意见,越是觉得他们有意见,就越是想给儿子花钱、给孙子买东西。他说,那段日子他都有些魔怔了。
  04
  分寸感和距离感
  让关系更融洽
  终于,儿子忍不住了,对老陈说:“你们要不搬出去住吧,我们很累。”老陈有些恍惚。儿子说:“你们住邻居,我们的确很舒服,啥也不用干就享受,可你们总是赛着对我们好,这让我们很吃不消。你们看,孩子现在都被惯坏了。你不知道,现在我们去哪家都得鬼鬼祟祟的,好像做了错事,你们最好有一家搬开住,我们还会经常去照应,不会不孝顺哪一方。”
  为此,老陈难过了好几天,他认真思考了这些年与亲家做邻居的点点滴滴。他不想儿子为难,今年八月,老陈找了个理由搬回了老房子,尽管有些不情愿,可也没有其他好办法。
  说来也奇怪,自从老陈搬家后,他的心里竟然感到无比放松,日子也觉得有滋味了。每到周末,儿子儿媳就带着小孙子回来;一到过节,三个家庭仍然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饭,老陈感到自己比以前过得轻松了很多,也幸福了很多,和亲家的关系感觉自然了很多。
  老陈说,其实亲家夫妻都是好人,彼此都在为孩子真心付出,但时间一长,没有规则和没有空间的热情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刚开始按照老陈的想法,希望两家“合一家”。但两家毕竟不是一家,这与人和人的相处是一样的,分寸感和距离感会让关系更融洽,太近了则容易产生矛盾,即使自己觉得无怨无悔也难免会发生不愉快,进而给儿女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现在,老陈也想明白了,想维系好他家与亲家和儿子家的关系,其实不复杂,只要在原有的真诚下,保持适当的距离感,所有的烦恼都会迎刃而解。
  □伍一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