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 重点群体应如何防疫?
  防疫提醒
  □本报记者 刘菊
  2日,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副主任护师徐阳,为市民讲解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重点群体(老年人、儿童、孕妇)应如何防疫、节日团聚如何保护重点群体。
  问: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老年人、儿童、孕妇等人群应如何防疫?
  徐阳表示,应广泛宣传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加强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外出时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疫情严重时,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及孕妇、儿童等尽量减少前往人员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尽量减少参加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在疫情流行期间,不建议老年人、孕妇、儿童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进行长途旅行。
  推进3岁以上无接种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重点人群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降低重症发生风险。
  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及孕妇、儿童等要保持生活规律和充足睡眠,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注意咳嗽礼仪;做好居室、工作场所等区域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物品保持干净整洁,取快递或外卖时做好物品的消毒。
  同住人员感染时,老年人及孕妇、儿童等应做好个人防护,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及时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并密切监测健康状况;出现症状加重时,及时去医疗机构就诊。
  需长期服药的人员不可擅自停药,做好个人防护后去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取药,或经医生评估后开长期处方,减少就诊次数。
  问:节日团聚期间,应如何保护家人?
  徐阳提醒,节假日期间返乡初期要规范佩戴口罩,做好健康监测,减少与家中老年人、儿童、孕妇等重点人群的接触。
  家庭成员增多,要保持居家环境清洁、勤通风,门把手、电源开关、卫生间等接触频繁的部位要勤消毒。
  家庭聚餐时,要使用清洁的水和食材烹饪,处理生的禽、肉、水产品后要清洗双手;刀具和菜板做到生熟分开;夹菜用公筷;就餐场所注意通风换气。餐具消毒时首选煮沸消毒。
  如果团聚的家人中有出现发热、干咳、咽痛等新冠相关症状时,要按照《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要求,选择合适的家居环境进行居家治疗,不外出聚餐,尽量减少与家人的接触,可以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提供健康咨询、抗原检测和用药指导。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