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湿地面积超4万公顷,形成以松花江为纽带“项链式”景观布局
哈尔滨成候鸟迁飞重要通道

  本报讯(李采 记者 王铁军)通过全面加强湿地资源管理、保护与利用,持续推进生态修复,改善生态环境,目前,哈尔滨湿地面积已超4万公顷,荣获第一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增添了一张城市生态新名片,并且成为候鸟迁飞的重要通道。
  哈尔滨湿地资源丰富,根据2022年更新的《黑龙江湿地名录》数据,哈尔滨市现有湿地面积4.05万公顷,其中:内陆滩涂2.19万公顷,草原沼泽1.03万公顷,森林沼泽0.57万公顷,灌丛沼泽0.2万公顷,其他沼泽0.06万公顷。现建有国际重要湿地1处、湿地类型省级自然保护区8处、省级以上湿地公园15处,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近年来,哈尔滨市对湿地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湿地生物资源十分富饶,种子植物63科315属848种,占黑龙江省种子植物的35%左右;底栖无脊椎动物57种、脊椎动物6纲39目105科470种,其中包括珍稀濒危动物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等。
  多年来,哈尔滨市通过实施松花江沿岸水系治理工程、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湿地修复工作,哈尔滨已累计修复湿地3000余公顷。目前,哈尔滨已经形成以松花江为纽带,南有“以哈东沿江湿地和白鱼泡为主的湿地景观”,北有“太阳岛、阿勒锦、呼兰河口湿地沿线为主的新区湿地生态景观系统”的“项链式”湿地景观布局。
  新闻链接
  湿地是全球重要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护生态、水资源、生物安全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等。截至目前,全球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中国占据13个,是全球入选国际湿地城市数量最多的国家。


  未来几天风不大
  易出现雾霾天气

  本报讯(记者 陈悦)5日是“六九”第一天,恰逢元宵佳节,哈市大部分地区天气晴好,气温回暖。预计未来几天影响哈市的暖空气势力增强,大气扩散气象条件总体较差或一般。
  哈尔滨市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三天主城区以晴或多云天气为主,气温总体平稳。主城区白天最高气温-6℃左右,夜间最低气温-20℃左右,昼夜温差仍较大,早晚外出还需注意保暖。未来三天风力不大,白天平均风力2到3级,夜间风力1到2级,天气静稳,易出现雾霾天气,注意防范。11日受较强冷空气及降雪天气影响,大气扩散气象条件或将较好。


  头茬叶菜婆婆丁
  提前上市

  本报讯(记者 康福柱)2月5日是元宵节,就在大家欢度元宵佳节时,阿城区生产的头茬叶菜——婆婆丁也迎来了上市季,丰富节日期间市民餐桌。
  走进阿城区阿什河街道办事处东环村周艳萍家的温室,里面温暖如春,绿油油、水灵灵的婆婆丁长势正旺。周艳萍一家人正在温室里挖菜、择菜、装袋……不时还有客人到温室里现场购买。周艳萍告诉记者,她种的婆婆丁从2月3日开始上市,比往年提前了10多天,每斤20元,上市以来销售得不错,每天能卖出几十斤,多是阿城当地的客户。
  周艳萍是东环村众多菜农的一员,东环村在阿城区有“大棚村”的称号,全村有近500栋大棚、温室,主要种植婆婆丁、香菜、菠菜等叶菜类蔬菜。


  注意这些事
  防止“春寒病”

  本报讯(李和伟 记者 王铁军)2月4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有“开始”之意,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万物生长的春季。早春时节乍暖还寒,不仅是流感、肺炎、哮喘的高发期,也容易突发中风、心梗等急性心脑血管疾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专家帮助大家有效防止“春寒病”。
  起居:晚睡早起精神足。春季养生倡导的是晚睡(晚上11点之前上床入睡)早起(可比冬季起得早一些)。
  穿衣:春捂防风。初春冷暖不定,不可以马上脱去棉衣,建议“下厚上薄”原则,注意下半身和脚踝的保暖,提倡“春捂”。上半身可以适当轻薄,以助阳气升发。
  运动:易散漫步。对老年人来说,以缓步为好,可以走走停停。避免剧烈活动致使阳气耗伤。
  食疗:春季温补养生正当时。增加气味辛、甘、微温的食物,如山药、春笋、韭菜等。容易重复感冒、有哮喘病史、体质虚弱者应多吃些清淡的蔬菜、豆类及其制品等,忌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