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龙江工匠”王海峰
“筑梦冰雪” 巾帼不让须眉

  在美国参赛期间接受美国中文电视台采访。

  2018年,王海峰参加美国国际雪雕大赛获奖作品《THINKER》。

  冰雪文化红色品牌科技创新作品《礼赞二十大·建设新森工》。

  王海峰的专利被应用在天津丽思卡尔顿酒店冰酒吧。
  □本报记者 封娇 文/摄
  作为冰雪行业的“龙江工匠”,她用对冰雪艺术的无尽热爱与不断创新实践着“金山银山”的冰雪梦;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她的那句“战冰雪,斗严寒,我们初心不改,立于凌冽,心怀使命,我们必当全力以赴”,铿锵有力,一展新时代冰雪工作者的热血豪情……她就是曾带领团队在国内外冰雪雕塑比赛上获得过30余项大奖的“王海峰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王海峰。
  在冰雪雕塑领域里,王海峰是屈指可数的“女将”,作为首个女性冰雪技能人才获得者,她“削冰斩雪”的本领巾帼不让须眉。接受记者采访时,她正在雪乡带领团队制作工作室的首个冰雪文化红色品牌科技创新作品《礼赞二十大·建设新森工》。皑皑白雪中,她忙碌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那冰雪世界中的一抹红,就是龙江冰雪人的勇毅前行。
  为国争光 为“冰雪”发声
  今年35岁的王海峰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冰雪对于她而言就是刻在骨子里血脉。在哈工大读本科时,她就曾和老师一起参加冰雪雕塑比赛,并获得国际一等奖。从2010年开始,每年她都会代表中国去国外参加比赛,在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举行的国际冰雪雕塑大赛上多次为国争光。
  王海峰告诉记者,参加冰雪雕塑赛事,不仅要克服严寒天气,还需要团队成员之间非常默契,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效果最佳的作品。“尤其是在国外代表中国比赛的时候,心理压力比较大,特别想拿到好成绩。”王海峰说,她永远忘不了在加拿大黄刀市参加国际雪雕比赛时,连续四天在白天零下39摄氏度的极寒天气中每天工作10小时,最后获得了SNOWKING(金牌)大奖。“获奖那一刻我们都高兴极了,觉得一切的坚持与付出都是值得的。”
  2017年9月,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成立冰雪·旅游规划设计室,王海峰任主任。设计室组建之初,由6名从事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王海峰说:“借助参加国内外冰雪比赛的良好机会,我们不断总结实践创新型冰雪项目,创作出许多冰雪科创精品工程。” 2020年12月,王海峰荣获黑龙江省总工会授予的“龙江工匠”称号,设计室也正式更名为“王海峰劳模创新工作室”;2022年4月,作为冰雪行业技术人员,王海峰当选“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王海峰说:“第一次参加党代会,心情非常激动。作为冰雪行业的代表,我要为‘冰雪’发声,要向大家传达‘冰雪’的信息,这是我作为党代表义不容辞的责任。”
  面对“冰雪” 从未退缩
  在冰雪雕塑这一行,女性从业者很少,对此,王海峰说,这行对体能还是有一定要求的,“虽然我们做比赛的对体力的要求不像做工程的那么高,但至少也得要面对一个3立方米的雪块。首先工作的体量大,需要有很好的体能,此外还要求有一定的艺术水平和艺术感观。”王海峰说,其实冰雪艺术是没有性别之分的,多年参加国际比赛的经历让她接触过许多非常杰出的女冰雪艺术家。“2017年,在冰雪大世界,就有一位来哈尔滨参加比赛的80多岁美国老太太坚持自己爬梯子进行雕刻,如果你劝她下来,她会很生气地认为你在强调她老了,我们又敬佩又担心。她的妈妈是哈尔滨人,所以每年她都来冰雪大世界和太阳岛参加比赛。她认为在场的每一个追求冰雪艺术的艺术家都是平等的,没有国界、性别、年龄之分。”受这位美国冰雪艺术家的启发,王海峰根据这一素材创作的不同国家、不同年代、不同民族的300多人在一起的雪雕作品《one world,one dream》,在加拿大白马城举行的国际雪雕比赛上一举夺得公众喜爱奖。
  在冰天雪地中进行艺术创作,除了要克服严寒,还要时刻注意保护好自己,王海峰就曾在进行雪雕创作时受过伤,“有一次参加比赛,体力透支,我随手把雪叉往下一叉,结果把大拇脚指扎穿了。我还曾目睹过好友从4米高的雪块上跌落,腿骨骨折。在国外参赛时,还有法国好友从雪块上不慎掉落,后脑着地,不治身亡。”尽管这样,面对冰雪,王海峰却从来都没退缩过,“我的性格就是这样,比较能坚持。其实我还挺期待冬季能参加一些比赛或者做一些项目和作品的,每次创作的时候我都会告诉队友要小心,注意安全。”
  冰天雪地 是矢志奋斗的全部
  在创作冰雪雕塑的同时,王海峰还将高科技与冰雪艺术结合在一起。在冰雪科技研发上,2019年,王海峰带领她的团队在国内首次利用无人机航测技术,于伊春市嘉荫县完成了计算冰雪景观雪方量工程;2021年,王海峰提出将惠州学院邱思博士团队研发的秸秆新型复合材料作为冰雪雕塑工具手柄,经反复实验,研发的冰雪工具均已成功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并投入行业使用,为提升龙江冰雪装备作出了突出贡献。
  王海峰告诉记者,“之前我们使用的冰雪雕塑工具手柄有金属的也有木制的,不仅沉还非常湿滑,换上新型材料之后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此外,在王海峰取得的多项专利中,利用新型恒温材料打造的冰酒吧,已在天津丽思卡尔顿酒店实验成功,并获得黑龙江省勘察工程冰雪创意设计二等奖。
  目前,王海峰和她的团队正致力于“龙江红色文化融合冰雪创意设计专项研究”,她的“红色梦想”也在雪乡变成了现实,“这次我们在雪乡做的项目不仅是红色冰雪景观的打造,还融入了许多创意设计,利用触控和感应的方式使观者在观赏时随着行动路线触发相应的感应设备,用冰雪景观的灯光、色彩等变化与游客进行互动交流。”王海峰说,这一作品还实现了冰与雪的融合,“目前,冰雪融合在一起的作品基本没有。像太阳岛就是雪雕,冰雪大世界就是冰雕。我们将冰雪融合在一起就是想充分利用冰雪材质的自身特点,将二者有机结合,以雪材质作为主体表现,同时结合冰材质的镶嵌、粘接以及拼贴等手法,打造白天观雪景、晚上观冰灯的冰雪雕塑作品。”
  今年是哈尔滨冰雪发展60年,作为年轻一代的冰雪工作者,王海峰说,可能许多人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并没有太多的切身体会,但对于她而言,这就是她矢志奋斗的全部。“黑龙江是冰雪行业的龙头,我们的冰雪历史和冰雪文化底蕴是没有人能比的,面对冰雪行业的激烈竞争,我们这些冰雪人要聚在一起发挥力量,深耕冰雪经济与创意设计应用,着力提升冰雪融合的科创能力,勇担筑梦冰雪的初心使命,用不懈的努力与奋斗助推龙江冰雪高质量发展。”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