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雪
兔年大年初一,哈尔滨工人文化宫影城便聚满了前来观影的群众,新年第一场《流浪地球2》开始放映。《流浪地球》是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的作品,讲的是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10000台巨大的推进器,带着地球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本部电影的故事就发生在地球启程之前,人类为流浪地球计划做准备这个时间段。
《流浪地球2》在致力于描绘未来感、末世感的同时,还以一种类似纪录片的形式,详细展示了片中各类未来设备的机械运动,精细结构。正是这种重工业科幻的打造方式,造就了一种不同以往那种灰暗、破败、压抑的展示形式,带给观众一种全新的观影体验。
影片一开始,以刘培强、张鹏师徒在非洲执行任务为切入点,黄沙漫漫,地球既美好,又荒凉。在这荒凉之下,是大国之间、科技人文之间的巨大博弈。随着镜头转换,宏大的“移山计划”浮出水面,科技感十足的未来世界向观众徐徐展开,从安检门机器人到巨型无人机,从巨大堪比山岳的行星发动机到太空电梯,细节丰富,画面震撼。尤其是太空电梯勇斗反对派和无人机大战联合政府空军的场面,让观众大呼过瘾,仅入场二十分钟便值回票价。在展示未来科技的同时,影片还不时推出刘培强与师傅、同事、爱人之间的情谊,或风趣、或真诚、或搞笑,让观众在紧张之余,体验到人世之温情。 因为数字派反叛军的出现,在之后的桥段中引出了影片的新角色,图恒宇、马兆。这部分重点展示了科学界数字派与流浪派的巨大冲突,更从人文伦理方面深刻探讨了数字生命与碳基生命的分歧与统一。科学家图恒宇在经历了妻女车祸身亡后,便致力于让女儿图丫丫在数字世界里拥有完整的一生。这部分的故事,在描绘图恒宇经历的同时,也穿插了刘培强与MOSS的交锋。影片让观众不断在思考:数字生命究竟是不是电子宠物;上传的意识究竟是数字生命真正的思索,还是AI迭代的计算结果?人类的未来究竟该走向哪里?
随着2044月球危机的到来,影片重磅人物周喆直、郝晓晞出场。他们展示的更多是大国博弈与残酷现实。每到重大决定前,面对前路的不确定性,会让一些国家退缩。什么是公平?什么是责任?什么又是牺牲?MOSS真的是危机的始作俑者吗?还是它看到了人类的软弱与自私,计算了无数种可能后,认识到只有在巨大的危机中,才能让人类真正的团结一致?
影片的最后,以“人类股骨”的故事开端,以300勇士上月球自杀式引爆核弹、地球发动机点火成功为结局。画面凄美又震撼,强烈的视觉效果抓人眼球,强烈的意识冲撞同样震撼心灵。
巨大的困境,末世的危机,人类展现了怯懦、软弱和自私,同样也展现了勇敢、牺牲和团结。在我眼里,《流浪地球》从1到2已不能称之为续集,而是应该称之为进化。升级的不止道具、镜头和特效,更升级了意识形态,让观众的内心有更多、更猛烈的碰撞,更在无数年轻人心中埋下了一颗为之前行的种子。
面对未来,人类如乘一叶孤舟,飘荡于历史长河之上。百年之后蓦然回首,目光所及之处,可能有荒芜、有繁华、有萧索、有进步,但想要在乱云飞渡的浪潮中踏浪前行,就必须历经磨难,初心不改,将国家科技之刃,愈磨愈利,科技兴之,则国必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