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李寅:
推进新型智慧供热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本报记者 尹明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绿色节能理念,让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九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寅深有同感。他说,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供热需求“存量”的低碳转型和“增量”的低碳供热任重道远,必须创新供热方式,优化热源结构,全面提升供热系统技术水平。为此,李寅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出台政策,鼓励推广新型智慧供热,加快供热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
李寅建议,地方应构建供热能源全域协同的新型智慧供热系统,推进供热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制定“关于加快推进新型智慧供热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供热行业提质增效和绿色低碳转型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同时,还应推进煤电供热改造、供热管网节能降碳改造、建筑节能改造,推广多能互补、智能化管理平台、供热计量。建立基础民生保障性热价与居民个性化需求市场化热价相结合的热价形成机制,逐步实现按需供热,鼓励制定市场化热价政策措施,并出台配套监管办法。推动新型智慧供热示范区建设,实施供热精细化、智慧化、低碳化运行管理,实现“精准供热”和“按需送热”的闭环控制,打造新型智慧供热样板工程。
全国政协委员曹志安:
增强装备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本报记者 王越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哈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安建议,增强装备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曹志安委员提出三点建议:加大装备制造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力度。国家有关部委系统梳理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卡点堵点问题,按照“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组织实施、压茬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指导行业内相关单位开展攻关或联合攻关,并给予政策和研发资金支持,提升装备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
优化关键设备、重要原材料国产化应用环境。国家有关部委出台政策,对新审批项目的特定设备规定较高比例的国产化率,并以多种方式促进项目投资方积极使用优秀的国内产品,扩大国内产业应用规模,加快形成国家集群式产业优势,打造关键设备、重要原材料国产化良好产业生态和应用环境。
加强装备制造业国际产业链合作。多措并举稳定外贸,引导企业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对于我国有优势的领域,鼓励企业走出去,抢抓全球向绿色低碳和数字化转型机遇。同时,鼓励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