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生在俄侨旧居里的故事

▲丁香花盛开时节的洋房。

▲俄侨房主留下的水彩画。

▲镶嵌在镜框里的旧俄文课本。

▲红酒换来的俄文《哈尔滨》书。

▲《满洲肺鼠疫大流行纪实》文献。

▲洋房里的壁炉。

  编者按
  4月12日,本版刊发了《同兴街,马家沟北岸的短街》,老街老洋房的百年经历,引发读者的关注,马家沟北岸的老洋房、老物件、老居民等,成为哈尔滨百年历史文化的万花筒,不少读者阅读文章后,纷纷来到同兴街一探究竟。文章作者也收到不少新老朋友问询,期望了解到更多更丰富老洋房里的人与事。编辑部及时联系作者撰写此文,以飨读者。
  □贾文玉
  壹
  百年前俄侨房主留下珍贵水彩画
  我家有一幅百年前的俄罗斯水彩画,如果让我说出它的具体创作时间,我还真说不准。因为在我出生之前,此画就存在了。1930年祖父用500块银元买下这处俄侨房子的时候,是连家具一起买下来的,这幅水彩画自然而然地就在其中了。
  水彩画长60厘米、宽40厘米,画作表现的是人们喜获丰收的情景。田野里劳作的俄罗斯农民,晾晒着新麦子,辛勤操劳的人们满怀对生活的向往,把晒干的麦子装上马车,工笔细腻,栩栩如生。朦胧的远山,落日的余晖,绿色的植被,场院边上的小木桥,在晚霞的映照下,构成了秀丽壮美的画卷,让人浮想联翩,赞叹不已。这幅水彩画的画框独特而别致,造型酷似一间房子的剖面图,令人倍感温馨。镶嵌在胡桃木相框上的铸铜玫瑰花含苞欲放,超凡脱俗,堪称画龙点睛之笔,高雅之气油然而生。
  听我祖父说,原房主叫别连斯基,水彩画是他从俄罗斯圣彼得堡带到哈尔滨的。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时,身为俄国贵族的别连斯基一家逃到哈尔滨,在哈尔滨生活了二十几年后离开了这里。他们一定是远离了这里,否则不会在卖房子时连同家具、生活用品一同卖给了祖父。至于当年别连斯基一家去了哪里,至今是个谜。
  哈尔滨俄侨遗物较多,其中不乏一些艺术精品,彰显出欧洲灿烂的历史文化。当年俄侨中不少都是贵族或知识分子,对艺术品十分青睐,很多人家里都保存水彩画、油画和其他工艺品。许多年后,在我结交的朋友中,有很多俄侨后裔,到他们家里做客时,我非常留意挂在墙上的水彩画、油画和摆在柜橱里的工艺品,许多都是难得一见的。
  俄侨遗留的水彩画不多,由于不好保存,大多数都被毁坏了。我家保存的这幅水彩画也出现了隐约的变色,色彩比前些年暗淡了许多,还出现了一些斑点,那是无情的岁月留下的痕迹。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也是永恒的,这幅水彩画承载着我和家人的记忆,也承载着哈尔滨城市的记忆。
  贰
  百年前后两本俄文版书籍
  先说百年前那本旧俄文书。
  1966年停课闹革命,呆在家里闲着没事的我,有一天和小伙伴玩儿“钻天棚”,我钻到了我家天棚里躲了起来。天棚里布满蜘蛛网,低矮闷热,脚下的锯末子覆盖着灰尘,一脚踩下去立马扬起来一片尘埃。无意间我发现了一本俄文书,厚约10厘米,上面的灰尘有铜钱一般厚。我随手一翻锯末子,又发现了一些东西:缺少封面的外文画报、残破的俄文报纸、布满窟窿的旧油画等(可能是被老鼠咬的)。由于这本俄文书还算完整,我便带回了室内。这本书有90页,内页纸张虽已泛黄,但深褐色的封面纸仍有些许光泽,于是我将书的封面擦拭干净,放到父亲的书架里。
  前些年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收藏热,我想起了那本旧俄文书,于是找来好友尤拉帮助翻译。尤拉是俄侨后裔,他翻阅后说,这是1918出版的俄语课本,购于当年哈尔滨中国大街(现中央大街)的戈里高里金书店。按说这本俄文课本并不罕见,但我却十分珍爱。我把它装裱起来,镶嵌在一个精致的相框里,作为永久性珍藏。
  再说百年后的俄文版《哈尔滨》的来历。2021年春天,我在家门前遇到一位俄罗斯中年人,他手里拿着一本俄文版《哈尔滨》一书,他边看书边打量我家的房子。他的书是一本介绍哈尔滨老建筑的书,我家住的洋房就在其中。经我用英语与他简单交谈,知道他是一位俄罗斯飞行员,今年44岁,家住俄罗斯叶卡捷琳堡,这次执行防疫物资运输任务来到哈尔滨。他非常热爱哈尔滨,借这次机会按图索骥,寻找到书中同兴街上的老建筑。我连忙把他请进屋里,他见室内俄罗斯格调装修、欧式家具及工艺品,连称“哈拉少”(俄语:很好)。我俩一番交谈,心情都十分愉快,分别时我用一瓶红酒换下了他的书,留作纪念。我俩还互加了微信,每逢年节互相问候,这本书我一直保存着。
  叁
  重要文献捐赠给伍连德纪念馆
  在道外区保障街的哈尔滨伍连德纪念馆,珍藏着一部德文文献《满洲肺鼠疫大流行纪实》,全书312页。该文献是著名德国医生巴伦赠送给我祖父贾连元博士的礼物,他是我祖父的德语老师。文献扉页后面有巴伦医生的照片,后来这部文献由我伯父捐献给了哈尔滨伍连德纪念馆。
  这部文献于1923年在德国汉堡出版,作者罗杰·巴伦·布登培格是一名在哈尔滨工作的德国医生。文献中的160幅照片插图清晰如初,再现了东三省两次肺鼠疫大流行期间(1910年-1911年、1920年-1921年)那些撼人心魄的场面,对当今世界医学界研究流行病学仍具有重大意义。
  巴伦医生于20世纪初来到哈尔滨,受聘于中东铁路医院,任医官,他热爱中国文化,1910年与一位中国姑娘相恋。这位中国姑娘是一位京剧演员,名叫李淑珍。巴伦和妻子李淑珍都是心地善良的人。1921年东三省第二次肺鼠疫大流行时,妻子李淑珍不幸被鼠疫感染,送到伍连德博士医院隔离,虽经伍连德博士全力抢救,但还是没有挽救回她的生命。东三省鼠疫给巴伦医生留下了不可抚平的创伤,工作之余写下了这部文献,堪称东北地区两次肺鼠疫大流行的写实,特别是他在当时摄影技术十分落后的条件下,花费心血拍摄的160幅照片实属可贵。
  1929年1月,我祖父贾连元博士和同窗好友张柏岩博士应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教务长李希珍的邀请,从奉天(现沈阳市)来到哈尔滨。当时哈尔滨的药品、医疗器械多数来自德国,我祖父为尽快掌握德语,经朋友介绍拜巴伦医生为德语老师,向他学习德语。巴伦医生非常欣赏我祖父的医学才华,两人成了挚友。期间,巴伦医生把这部文献赠送给我祖父留作纪念。
  1966年祖父把这部文献送给了我的伯父贾树华,伯父1942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黑龙江省医院儿科主任,是省内著名儿科专家。2007年伯父把这部文献捐赠给了哈尔滨伍连德纪念馆。
  由于众多的历史原因,百年前的哈尔滨已经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俄罗斯文化艺术深深地影响着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并且影响至今,不论是音乐、舞蹈、绘画、书籍、建筑、饮食习惯等,都体现得十分鲜明,同兴街老洋房里的鲜活故事,正是哈尔滨城市多元文化的缩影。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贾文玉  中国人保财险公司退休干部,酷爱哈尔滨地方史研究,在多家媒体发表研究文章若干。
  与您约稿
  哈尔滨记忆专版通过寻访城市老建筑、老物件、老故地等,讲述发生在哈尔滨的老故事。如果您酷爱城市历史研究,或是相关领域专家,欢迎提供稿件。
  稿件相关要求如下:1.文章字数为2500-3000字,多幅相关旧照。2.文章相关要求为:主题鲜明、史实精准、故事情节丰富、可读性强等。3.稿件请发送至22304430@qq.com,同时请注明姓名、个人简介(100字以内)、联系方式。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