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老道外中华巴洛克建筑中国工匠的智慧结晶(上)

 
 

▲精美的外墙装饰。

 

窗框周围的装饰物。

  □王铁
  有人说,建筑是城市历史的见证。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有人说,建筑是人对生活的创作。
  当你徜徉在老道外的街市时,你会发现,在众多的西式建筑“面孔”下,有着中式建筑的“内核”,这样的建筑分布在东西近两千米长、南北近一千米长的区域内。这些丰厚的建筑遗产成为老道外百年来发展的历史印证,更是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壹
  中华巴洛克建筑
  老道外的文化符号
  在当年的正阳街,也就是现今靖宇街两侧及其周围20条辅街上,有着数百栋历史建筑,至今保留下来近150栋。
  这些建筑以正阳街两侧最为著名,其建筑立面为西式巴洛克建筑造型,装饰华丽,呈现出繁杂的艺术造型。建筑立面的背后则是中式传统合院,院内建筑大多为二三层楼房,有一字形、口字形、长方形,并且配有精美的外廊,由楼梯、廊道、廊柱、围栏等构成,屋檐配以精美的木质装饰。这种中西建筑风格的融合体建筑,被人们称为中华巴洛克建筑,并且成为哈尔滨老道外独特的文化符号,在中国近代城市建筑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成为哈尔滨中外文化融合,在建筑艺术上的独特艺术实践,也是先辈们留给这座城市丰厚的建筑遗产、珍贵的城市名片。
  贰
  中国工匠
  模仿西式建筑的创造性实践
  1898年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哈尔滨从松花江边上的小渔村,迅速发展为东北铁路枢纽城市。最初,俄罗斯人按照欧洲花园城市的设计理念规划城市布局。首先,在现今南岗和道里一带大兴土木,短短的十年时间,哈尔滨成为欧洲建筑样式的实验场,一栋又一栋,文艺复兴、巴洛克、新艺术、古典主义等风格的建筑拔地而起。这些建筑主要分布在现今南岗大直街两侧、道里中央大街、地段街和尚志大街两侧。这些建筑均由俄国、波兰等欧洲专业工程师设计并监督建造。当时,参加建筑施工的工人中,有众多来自中国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地的中国工匠。
  1900年前后,面对哈尔滨城市发展的巨大商机,俄罗斯投资者和建筑承包商纷纷聚集到哈尔滨。到了1905年,建筑工地上的中国工人多达1.5万余人。俄罗斯承包商从当局和建筑事务所获得建筑承揽权后,又将其转包给中国包工头。当年已经有不少中国建筑承包商承揽建筑项目,组织中国的木匠、瓦匠、铁匠等进行建筑施工。这些工匠完全按照俄罗斯工程师的建筑图纸要求,从平面布局到地基开挖,从墙体结构到立面造型,从水磨石地面的打磨到房屋的主体结构,通过一点一滴的学习,日积月累的实践,逐渐掌握了欧式建筑的基本规范和施工要求。
  在此期间,培养和锻炼了众多中国工匠。也就是说,百年前的哈尔滨,中国工匠在参与中东铁路局大楼、马迭尔宾馆、松浦洋行、哈尔滨火车站等近代城市建筑的施工中,学到了欧式建筑的技法,从看懂图纸入手,到学会砌筑;从造型铁艺到房屋构架等手艺,增涨了见识,积累了本事。最值得一提的是,因当年哈尔滨的建筑样式众多,这又为中国工匠掌握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新艺术等建筑风格创造了条件。这些都为后来以中国工匠为主体的建设者,开发建设老道外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叁
  融入中华民俗元素
  形成独特建筑特色
  从技术角度来说,位于现今南岗、道里的众多欧式建筑,都是由当时的建筑师按照欧洲花园城市的要求,进行规划布局的,然后根据规划,设计建筑的具体功能。比如,根据商业、金融、医院、学校、剧场等不同要求,在规定的地点,严格按照规定的设计图进行施工,从而形成了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欧式建筑群。
  而位于老道外的绝大多数建筑,是没有经过专业工程师设计的,完全根据中国工匠通过参与上述欧式建筑施工的实践中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然后根据自己的理念,加以理解,并进行创造性实践的结果。由此,在老道外最初的近代建筑大开发中,形成了独特的建筑特色。
  中国工匠的这种建筑实践在老道外建成了规模庞大的社区群落,这一群落涵盖景阳街以东到二十道街以西,松花江南岸到承德街以北近三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其建筑特色主要表现在:建筑立面为欧式造型,背后院落采用合院布局,立面造型华丽,装饰物丰富多彩,大多融合了中华民俗元素,用以象征吉祥喜庆、生意兴隆的美好愿望。这些造型各异的建筑,充分展现了中国工匠的智慧和创造力。
  肆
  建筑造型不拘一格
  洋为中用富于浪漫
  中华巴洛克建筑只是人们对老道外建筑的简称。原因是,老道外的建筑普遍具有古典主义、文艺复兴、新艺术、巴洛克等欧式建筑的一些特征,这在中华巴洛克建筑中,几乎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元素,于是人们为了简单明了地加以概括,便衍生出中华巴洛克建筑的这一提法。
  在老道外的建筑中,仅有一处建筑是明确记载由专业建筑师设计的,就是位于现今北四道街的原交通银行建筑,现为中国农业银行。建筑作品的设计者是我国近代著名建筑师庄俊。该建筑建于1928年,1930年竣工。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属于新古典主义造型。正面以罗马科林斯柱为主要元素,由四根圆形柱、两根方形柱组成,巨大的柱子高达三层,形成高耸的门廊。墙体为红砖墙,整体建筑气势雄伟。
  恰恰是众多中国工匠在老道外的建设实践中,创造性地发挥了自己的丰富想象力,吸收了巴洛克建筑等欧式建筑的柱、檐、女儿墙、窗、门脸的造型特征,而且对这些造型特征又予以发挥创造,进而衍生出不同的建筑造型:有的建筑立柱造型直接跟房檐上下相连,缺少山花装饰过渡;有的窗户两侧装饰是欧式造型,中间连接处是中式传统建筑的柱形。这些建筑造型往往是中国工匠按照自己对欧式建筑的理解为我所用,不讲规制,由此增强了建筑的浪漫色彩和想象力,成就了建筑的独特性。(待续)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王 铁  资深媒体人,热衷于城市建筑及文化历史研究,用文字、图片记录城市发展,在多家媒体刊发相关文章。
  与您约稿
  哈尔滨记忆专版通过寻访城市老建筑、老物件、老故地等,讲述发生在哈尔滨的老故事。如果您酷爱城市历史研究,或是相关领域专家,欢迎提供稿件。
  稿件相关要求如下:1.文章字数为2500-3000字,多幅相关旧照。2.文章相关要求为:主题鲜明、史实精准、故事情节丰富、可读性强等。3.稿件请发送至22304430@qq.com,同时请注明姓名、个人简介(100字以内)、联系方式。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