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著名长篇小说《暴风骤雨》主人公原型在五常

  ▲当年五常县土改斗争时斗地主的场景。  
  ▲出版于1948年的《暴风骤雨》。  
  ▲坐落在五常市烈士陵园温凤山烈士墓碑。

  □王树元
  长篇小说《暴风骤雨》是我国著名作家周立波的作品,该作品于1948年在东北书店出版。
  1946年周立波参加东北解放区土改工作队,在松江省珠河县(现尚志市)元宝镇进行土地改革斗争中,发生在那里的一些人和事深深地感动了他,使他产生出强烈的创作欲望。他以这段生活为基础,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一部反映中国农民土地革命的长篇巨著《暴风骤雨》问世了。但小说作品《暴风骤雨》中的主人公赵玉林——“赵光腚”的原型不在元宝镇,他是五常县常堡乡周家岗人,叫温凤山。
  壹
  苦大仇深的温凤山积极投身土改
  1919年温凤山出生于五常县民意乡程家堡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少年时随父母来到周家岗屯居住。1946年初春周家岗屯来了土改工作队,村里人对工作队都默默地观察着、猜测着。以恶霸地主赵玉堂为首的一伙地主分子开始惶恐不安,便悄悄转移牲畜、藏匿财产,准备逃跑,还威胁大家不要听工作队的。广大贫苦农民盼望着翻身解放,可又担心工作队待不长。针对这种情况,工作队大张旗鼓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阶级路线、土地分配政策和反奸除霸的决心。
  贫苦出身、一贫如洗,甚至连一件完整遮体的衣服都没有的温凤山,听了工作队的宣传和经过自己的观察,认定了共产党才是贫苦百姓的大救星,工作队是为穷人当家做主的队伍。他在工作队的帮助和教育下,勇敢地站了出来,坚定地表示:“共产党是为我们穷人办事的,我们坚决跟共产党走,永不反悔。”温凤山这种反封建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那些受压迫的穷哥们儿,大家把他当成主心骨。工作队队长也通过他了解到屯里的很多重要情况,培养了一批积极分子发动群众,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工作队依靠温凤山和当地的一批积极分子,放手发动群众,结合反奸清算斗争,开展了建政工作,并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村农会。
  温凤山、张德清等出身贫苦、敢于斗争的农民被选为村干部,在工作队的指导下,他们带领全村的贫苦农民,批斗恶霸赵玉堂和一批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地主,分了他们的土地和财物。
  在分土地和财物的时候,温凤山表现出了一个翻身农民大公无私的高尚品质。按家庭经济状况看,他家最穷,按贡献他又是全村第一个参加土改斗争的,斗地主,贡献最大,应该多分一些土地和财物,很多群众也都是这样主张的。可是温凤山心里想,当干部就应该吃苦在前,为群众作出表率。一些干部在他的影响下,都发扬了先人后己的无私奉献精神。
  由于温凤山在减租减息、反奸清算、平分土地等方面立场坚定,表现出色,经常受到县委的表彰和奖励,后被选为五常县模范工作队队员,并于这年5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贰
  为了全国解放送弟参军
  1947年春天,刚种完地,温凤山就让自己的弟弟温凤林报名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温凤山对弟弟说:“只有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咱穷人的政权才能稳固,咱们才能永远地过上好日子。”弟弟在他的说教下,高高兴兴地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弟弟走后,家里少了一个主要劳动力,温凤山的负担更重了。而他整天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干家里的活,只能在晚上担水、割柴。
  这年9月份,上级准备调温凤山去工作队,媳妇和老母亲都哭着不愿意让他去。母亲说:“凤山,你兄弟上前线了,说不定哪天有个三长两短的。”温凤山对母亲说:“娘,人家在前方流血牺牲,咱在家跟前做点工作还不应当?你看看,咱现在吃的、住的、穿的、用的,都是哪来的?我去工作队后,家里和地里的活农会都会照顾。”一席话说通了母亲。
  当时,地主阶级是不甘心失败的,恶霸地主赵玉堂与山里的小股土匪相勾结,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在他的蛊惑下,一些被打倒的地主也蠢蠢欲动,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有些贫苦农民把分到手的东西又悄悄地送了回去。为了把土改斗争进行到底,工作队根据上级指示,迅速作出立即逮捕恶霸地主赵玉堂,坚决打击镇压一小撮罪大恶极地主的决定。
  叁
  捕获恶霸赵玉堂时温凤山已牺牲
  赵玉堂是周家岗一带罪行昭著的恶霸地主,手里总是拎着一根二尺多长的木棒,人们称他“赵大马棒”。他坐收盘剥,放高利贷,帮助日本鬼子抓劳工,欺男霸女,坏事干尽。人们背地里提起“赵大马棒”都恨之入骨。土改以来,他自知罪孽深重,民主政府和人民群众不会饶他,听说工作队要抓他,趁夜里逃走了。
  “赵玉堂逃跑了!”天刚一放亮,就有群众来工作队报信。赵玉堂的逃跑就像一团乌云压在刚刚翻身的农民头上。温凤山与工作队及村干部经过分析判断,认为赵玉堂很可能逃到靠山屯的王家,温凤山带领工作队队员紧急追捕。天黑前他们来到靠山屯直奔王家,温凤山等人从窗户向屋内一看,只见赵玉堂戴着一顶大草帽,像是隐藏在什么地方刚回来。温凤山一挥手两名队员冲进屋内,赵玉堂看见有民兵冲进屋,急忙把草帽沿往下一拉。温凤山上前一把掀掉了赵玉堂的那顶大草帽,一使眼色,两个民兵上来扭住了赵玉堂。
  本想连夜将其押回周家岗,可是又怕天黑路上出差错,于是就在靠山屯农会住宿,轮班看守。天亮前的一班轮到民兵石九,他看炕里的赵玉堂睡得直打呼噜,就睡眼蒙眬地把大枪往柜盖上一放,顺着炕沿躺下了,时间不长便睡了过去。等他翻身醒来时,炕里的赵玉堂不见了,伸手去摸枪,柜盖上的枪也不见了。石九大吃一惊,叫醒大家,大家都感到事态十分严峻。温凤山决定向南岭子追捕。
  天大亮后,他们已经将通向南岭子的一个小山岗围住。当他们走进树林时,突然一声枪响,一颗子弹从对面的丛林中射出,打在土坡上。“咱们找对了。”温凤山说着向前冲,队员们紧跟着也冲了上来。又是一声枪响,温凤山倒在了地上。工作队队长急忙上前抱住他,只见子弹正打在他肚子上,鲜血和肠子直往外流。队长当即用手紧紧按住他的伤口,解开绑腿来给他包扎。温凤山睁开眼睛吃力地说:“别管我了,快抓赵玉堂。”此时,所有的队员都开枪射向赵玉堂藏身处,时间不长,林中便没了动静,众人上前察看,赵玉堂已被击毙。队员们急忙将温凤山抬起,这时的温凤山已停止了呼吸。
  温凤山牺牲后,遗体被送回周家岗,在小学校的操场上,乡亲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人们都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悼念这位英勇献身于农民翻身解放事业的先锋战士。在安葬温凤山烈士时,有上千名翻身农民前来为他送葬。
  1947年周立波完成《暴风骤雨》初稿后,觉得不充实,很快便带着初稿又到五常县周家岗参加了“砍挖”运动。在周家岗又生活了近四个月,又了解到许多素材。在那里进行修改补充,以温凤山为原型塑造出了主人公赵玉林的光辉形象。
  1985年7月4日,温凤山烈士墓从周家岗原址迁到五常县杏花山烈士陵园,并在常堡乡周家岗村举行了迁墓仪式。
  (本版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王树元  哈尔滨党史研究会会员,热衷研究哈尔滨城市历史及党史,多部相关作品在媒体发表。
  与您约稿
  哈尔滨记忆专版通过寻访城市老建筑、老物件、老故地等,讲述发生在哈尔滨的老故事。如果您酷爱城市历史研究,或是相关领域专家,欢迎提供稿件。
  稿件相关要求如下:1.文章字数为2500-3000字,多幅相关旧照。2.文章相关要求为:主题鲜明、史实精准、故事情节丰富、可读性强等。3.稿件请发送至22304430@qq.com,同时请注明姓名、个人简介(100字以内)、联系方式。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