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版
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标兵


  哈尔滨市第三十五中学校洪伟
  心守一抹暖阳 静待一树花开

  □本报记者 纪天伟
  1998年,洪伟老师怀着满腔热情成为教育战线上普通而又光荣的一员。从教多年,她始终抱着强烈的责任感和高涨的工作热情,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先后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哈尔滨市教师培训专家库成员,哈尔滨市师德巡讲团成员,香坊区“四有好老师”师德典型巡讲团首批师德宣讲员等。
  在奉献中执着前行
  每天超过16个小时的坚守,曾让洪伟老师带领她的学生们完成一次又一次逆袭。但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也让她的身体亮起了红灯。
  2012年,由于身体极度不适,洪老师去医院就医,确诊为甲状腺癌,需要立刻进行手术。前来探望的同事为她捎来一份弥足珍贵的礼物,一本写满学生思念与祝福的笔记本。一位学生写道:老师,我很想你,现在的英语课我都没法集中精力去听,总想着你在讲台上的样子。
  她知道毕业班的孩子需要她的关心与呵护。于是,她做通了家人的工作,拆线后就重返课堂,从入院到上班没超过两周。那年中考,洪老师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全班学生的成绩都达到了省市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
  在钻研中完善自我
  从初为人师的“双十年华”到如今的“四十不惑”,一路走来,洪伟老师为这份职业迷惘过,彷徨过,但更多的是迷惘后的清醒,彷徨后的坚定。
  刚上班的时候,洪老师的教学重点只放在对知识点的讲解上,可是慢慢地她发现,很多学生由乐学变成了厌学。为此,洪老师改变了教学策略,以活动为载体激情引趣。她把《英语趣配音》引进课堂,让学生模仿课文和电影配音,并选出最好的一位同学,作为当天的“星推荐”。学生日益高涨的学习热情和纯熟的口语,让她觉得自己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育人中体味幸福
  洪伟老师非常注重对学生爱心的培养,她和同学们经常为贫困儿童捐赠书籍和学习用品。她所带的班级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红领巾中队”,“哈尔滨市优秀班集体”,哈尔滨市“红领巾奖章”三星章等荣誉。

哈尔滨市第一二二中学孙博

以爱育人 润物无声

  □本报记者 纪天伟
  从教十七年初心不变,孙博始终保持对教学的热忱,不断钻研,多次在国家级、省、市、区级公开课赛课中获得佳绩,多篇论文公开发表,参与《生命化教育》《优质班会课》等书籍的编写。
  教研结合,精益求精扎根课堂
  孙博紧跟课改趋势,在实践中摸索教育教学的最佳路径,带领组内老师精心设计语文学科活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关注阅读与思考、交流与写作,关注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语文对人生的指导,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语文课堂。她组织集结印发了原创诗集《从来青春志,可以赋新诗》,编排戏剧《哈姆雷特》和《雷雨》。
  三新改革,乘风而行蓄势待发
  “三新”改革,“双减”赋能,教育改革的清风吹进了充满朝气的校园。作为学年主任,孙博从教育前沿的各项理论入手,大量阅读国家政策性文件、专业教育期刊以及专家学者的论述文章,积极学习改革经验,协助校级领导组织安排并完善各阶段选课走班操作流程,既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又尽可能地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最适合自身全面发展的教育。
  在她的努力下,选课走班工作在哈一二二中学平稳落地,做到了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繁到精。
  她常说,学生的发展需求就是自己的教育初心,在这平凡而又伟大的岗位上,自己愿意始终用实际行动诠释教育理想,用坚守成就学生发展。
  精细管理,科学规范人文关怀
  在学年管理工作中,她以身作则、甘于奉献,以大局为先,精细化落实管理。每周两次的集体备课,积极深入、排忧解难;学年组会统筹规划、达成共识;周测小考,协调安排、常抓不懈;常规班会,听课参与、温暖鼓舞。研学活动,带队组织,全程跟进。
  如今,每天2万多步的常规走楼查课成为她工作的常态。每一节课的观察与记录,每一个课间的交流,虽然忙碌但充实且踏实。“我希望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们,终点就在那里,我们每多走一步都离它更近一点。只要我们踏实努力,最终都会到达梦想的彼岸。“孙博说。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