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南岗喇嘛台过往的故事

20世纪50年代的圣尼古拉教堂。

19世纪末,地处田家烧锅(现香坊)的东正教教堂。

1966年圣尼古拉教堂被拆毁。朱俊峰/摄

当年参加宗教活动的人们走进教堂。   
  提起圣尼古拉教堂,老哈尔滨人都知道,它是19世纪末,在城市最高处,也就是现今南岗大直街与红军街交汇处建造的一座东正教教堂。这座教堂是哈尔滨历史上最宏伟的木结构建筑,也是世界上比较重要的东正教堂之一,当年的老人们都称其为喇嘛台。1966年这座教堂被拆毁。
  □王宝滨
  一
  老人把南岗上坎的教堂叫喇嘛台
  1898年春天,修筑中东铁路的俄国人到达哈尔滨,在护路队中有随军的东正教神父。最初的教堂是用席子搭建的,位于中东铁路工程局所在地田家烧锅,随军神父亚历山大·茹拉夫斯基任教堂第一任司祭。同年末,教堂原址修建了一座砖木结构的东正教堂。教堂门前的街道称军官街(后称军政街,现称香政街)。这是中东铁路工程局在哈尔滨修建的第一座东正教堂。这个教堂规模较小,无法容纳所有的教徒,通常只能供护路军官兵使用。
  1899年春天,俄国在哈尔滨筹建中东铁路管理局大楼时,选址秦家岗(现南岗)全城地势最高处(现大直街与红军街交汇处),修建一座东正教堂。教堂是经俄国沙皇批准修建的两座教堂之一(另一座在莫斯科),为纪念尼古拉·米尔里基斯基而命名为圣尼古拉教堂。教堂的整体设计是在俄国圣彼得堡完成的。
  1899年10月13日,圣尼古拉教堂举行了奠基仪式,1900年春天正式开工。设计者是约·瓦·波德列夫斯基工程师,主持施工的是中东铁路哈尔滨枢纽城市建设首任工程师列夫捷耶夫。内部画像、壁画出自著名画家格鲁申科手笔,教堂内的物品、画像及大钟是从莫斯科运来的。那时,中东铁路尚未完全贯通,这些物品都是几经辗转运至哈尔滨的。同年12月18日,圣尼古拉教堂建成,并举行了落成典礼。教堂修建费用超过两万卢布。第二天是尼古拉节,教堂正式进行祈祷活动。在教堂的东墙壁上镶嵌有一块铜牌,记载着教堂建造缘起和有关人员的名字。
  当时,哈尔滨的中国人几乎都是来自山东、河北的劳动者,他们不信奉东正教,对圣尼古拉教堂名字来历并不在意,将其称为“喇嘛台”。喇嘛,《辞海》上解释:藏语音译,原意为“上师”,是对僧侣的尊称。在中国人眼里,信奉东正教的洋主教就是“洋喇嘛”。圣尼古拉教堂是洋主教居住的地方,故将圣尼古拉教堂称为喇嘛台。
  二
  20世纪30年代市内有教堂23座
  圣尼古拉教堂占地面积393.64平方米,是哈尔滨历史上最宏伟的木结构建筑,也是世界上比较重要的东正教堂之一。俄罗斯古典哥特式建筑风格,墙体用整齐的原木水平叠砌,交叉处原木互相咬合,凸显出粗犷的原始风貌。顶部采用俄罗斯民间木结构帐篷顶形式,塔楼内的纯铜大钟重1.8吨,直径1.425米,图案精美,上面镌刻有斯拉夫文字母。护路队神父亚历山大·茹拉夫斯基以主司祭身份来到教堂,主持教堂和哈尔滨的东正教事务。
  圣尼古拉教堂落成后,成为中东铁路信奉东正教员工、家属的精神依托中心。1904年2月10日,日俄两国正式宣战,参战的俄军官兵在这里祈祷后,登上停在哈尔滨站的军用列车,奔赴辽东半岛与日军作战。
  此后,俄国在哈尔滨及中东铁路沿线的一面坡、横道河子、昂昂溪、扎兰屯等车站,又陆续修建了一批东正教堂。每逢礼拜日,俄罗斯信徒出入教堂,构成中东铁路沿线的一道独特景观。
  资料显示,时至1908年,哈尔滨市内有东正教堂7座。由于教徒增加迅速,至1930年大小东正教堂增至23座,其中20座教堂隶属于俄罗斯东正教哈尔滨教区,1座属于俄罗斯东正教北京传教团,2座属于俄国塞尔维亚流亡教徒。1908年3月13日,圣尼古拉教堂被俄罗斯东正教会批准为哈尔滨中央教堂;同年,中东铁路管理局在总务处内设立了教堂科,负责管理中东铁路界内的宗教事务。
  三
  圣尼古拉教堂毁于1966年
  1949年以后,哈尔滨仍然有大量苏联东正教教徒,教堂每周按时开放。苏联侨民路过时,会停步凝重祈祷,即在胸前划十字、双手合十喃喃自语。那时,有机会进入教堂的哈尔滨市民人数不多,多数人只在外面驻足观望。已故市社会科学院薛连举先生进过这座教堂,并撰文描写了教徒祷告的情形:
  “教堂内是一个圆形大厅,穹顶高大空旷。进门约四分之三处为教徒们活动的场地,后面设置一米多高的祭坛,上面是平直的立面墙,墙面挂有耶稣受难像。祭坛上摆放着多幅大小不一的人物像。祭坛前两三米远的右前方,摆着一排祭桌,桌上摆放着香炉、书籍之类的祭器,香炉中冒出缕缕青烟。祭坛左侧,摆放着一台高大的风琴,后面站着前女后男、衣着相同、年龄不一的十几个人,后来知道这是唱诗班。大厅墙壁上有许多手绘画,大都是耶稣活动的场景,比如《最后的晚餐》之类。
  进入教堂的人们沿地毯铺设方向,按方阵分散站立,纵向有通道。
  祭祀仪式开始时,主教说了一段俄语,然后一位牧师在祭桌上捧起一部很厚的书,读了很长一段。接着风琴声响起,随之传出唱诗班的歌声。我们学校也唱歌,都是齐唱,从未听过这样的,也不知道有这样的四部混声合唱。尤其是女高音清脆高亢,像一束响箭直冲云霄,令人神往;男低音低沉浑厚,像阴雨中的闷雷隆隆滚动,震撼肺腑。虽然同时发出四部不同的声调,但依然和谐悦耳。”
  20世纪60年代初,大批苏联侨民回国,东正教徒锐减。1966年圣尼古拉教堂被拆除。教堂内的陈列物品及哈尔滨东正教区1925年至1948年的6648册档案等被一并毁掉。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王宝滨  哈尔滨铁路局退休干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哈尔滨文史馆馆员。
  与您约稿
  哈尔滨记忆专版通过寻访城市老建筑、老物件、老故地等,讲述发生在哈尔滨的老故事。如果您酷爱城市历史研究,或是相关领域专家,欢迎提供稿件。
  稿件相关要求如下:1.文章字数为2500-3000字,多幅相关旧照。2.文章相关要求为:主题鲜明、史实精准、故事情节丰富、可读性强等。3.稿件请发送至22304430@qq.com,同时请注明姓名、个人简介(100字以内)、联系方式。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