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吹军号的老号兵

 
 
 
  哈尔滨的城中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这故事,都是“这一个”。正如自然界的两片树叶不会重样,人世间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体验、感悟,也不尽相同。无数的人生故事见证了人世间的社会变迁、时代发展,组合成一座城市的过往和未来。因为种种原因,有些人的故事可能会由别人来书写。由于一种机缘,一位老司号兵的故事就由我来写了。
  □白衍吉
  那天,我在道里江畔九站码头,听到了高亢嘹亮的军号声,像是进军的冲锋号。我循声而去,发现在铁路江上俱乐部临江一侧的沙滩边,有一位吹号的长者。他的号声异常响亮,也许是为了避免打扰游人,他总是选择在僻静处一展号音,他就是八十一岁的老司号兵蒋汝全。
  他家住在中央大街西侧红专街一个大院的老旧楼房里。他很健谈,是一个有故事、吹军号有底气、生活有情趣的人。“我就是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人了,这一辈子就是个当兵的、普通一兵,在部队当过七年上等兵,退伍后回哈尔滨在企业工作三十多年,直到退休,始终是一个兵。我就是喜欢吹号,喜欢拍照,喜欢游泳,喜欢骑自行车。”他真是快人快语,满脸高兴的样子。
  蒋老叫蒋汝全,个头不高,但很结实,额头皱纹不多,很端正的样子。他说:“1962年我政审、体检合格入伍当兵了,部队驻地在辽宁。那时我二十岁正血气方刚,有一身的劲,单双杠、俯卧撑、射击、投弹、负重行军、泅渡、架桥、冲锋舟抢险,样样都不错,当过五好战士,年年受到嘉奖,还立过集体三等功。”他边说边把证件、获奖证书、自己写的号谱等物件拿给我看,这都是他的骄傲。
  蒋老说:“当兵的第二年,连里的老司号兵退伍了,我和连长说我行,连长让我试吹,我不鼓腮一吹就能高到三个音号,最高五个音号,练练就成了。我喜欢吹笛子,也想学吹号,我从小在松花江扎猛子、浮水,最喜欢自由泳、蛙泳,肺活量大,吹号没问题,有十足的底气。就这样我接过了军号,成了一名司号兵。司号兵可不简单呀,任务是用军号声传达军令,号语要准确、即时,你说该有多重要。”
  蒋老接着说:“上岗前,我奉命到师部参加新司号兵的学习训练。主要是学习军号谱知识、背熟号谱,再就是练习学会吹号。号谱,就是号音表示的语言,如同旗语一样。号谱分三种:名目号谱、勤务号谱、战斗号谱。在红军时期号谱有三百多种,六十年代有一百多种,如今随着科技进步只剩下二十种了。要想学会号谱,需要反复背诵记住,司号兵之间互相提问。再就是学习各种规矩、注意事项,最重要的是战时如何保护自己,注意隐蔽、保护发令首长,吹号时要保持一定距离。还有就是练习嘴上功夫,吹好号。练拔音时,就是吹长音逐渐拔高,为能早点练出来,我常躲在菜窖里偷偷练习。为了吹劲达到拔高的五节,我把嘴唇都吹肿、起水泡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第一个获得通过,光荣回到连队。连长夸我是意志坚、底气足的好司号兵。从此,我和五音军号结下了缘,人不离号,号不离身,直到六年后我因军训负伤退伍回到哈尔滨。临行前,宁营长还在我的《退伍军人证》上签了名字,留了电话,作为纪念。”
  在部队服役时,有件事让蒋老铭记至今。1963年他随部队参加河北抗洪抢险救灾,河北的子牙河、独流河、大清河、滏阳河等泛滥成灾,舟桥营首当其冲,皮划艇、冲锋舟、登陆艇全都出动,筑堤、架桥、救人、抢险、救援,历时两个月终于取得胜利。蒋老说,那时正赶上《解放军报》随军记者来采访,还看到了新闻纪录片《河北人民抗洪斗争胜利》,当时参加抗洪抢险的战士也上了镜头。
  蒋老当上司号兵后,身边还有一件宝贝,那就是哥哥送给他的一个珠江牌135照相机,蒋老至今还保留着一卷黑白胶卷做为念想。他不仅会照相,还能自己冲洗胶卷。
  1968年秋蒋老退伍回到哈尔滨,被安置在负责印制各种票证的一家印刷厂当工人。那时是票证时代,许多生活用品都凭票供应,他们的工作非常重要,需要严格保密。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哈尔滨的城市面貌也越来越好了。他家所在的红专街是中央大街的辅街,饭馆、商店很多,每天早市人流涌动,充满了人世间的烟火气息,各种蔬菜瓜果、鱼肉海鲜、小吃美食真的是应有尽有、物美价廉。蒋老喜欢吹号和拍照,他从道外的旧货市场上买了好几个小号、照相机,他的生活充满了快乐的音符和多彩的光影。
  1998年夏秋之际,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全市人民紧急动员起来抗洪。危险关头离不开人民子弟兵,奉命从辽宁赶来驰援的118师3个团1万名官兵火速抵达哈尔滨市,部队从道外江堤到道里九站及江北一路排兵布阵,摆下与洪峰决战决胜的阵势。蒋老听说自己的老部队回来了,非常高兴,他多次到大堤上看望慰问战友。他还捐赠了一把冲锋号,如今已被黑龙江革命博物馆收藏了,还给他发了荣誉证书作为纪念。
  蒋老还饶有兴致地和我说起了他今年夏秋之交,历时两个月出去旅游的见闻。他一个人自助游,手持退伍军人证和伤残军人证,乘车半价、所有景区均免费,他时时处处都感到了人们的热情、帮助和关爱。
  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繁荣富强的景象让他激动不已,他的号声传遍了山山水水。在昆明西山人民音乐家聂耳墓园纪念雕塑前,他拿出小号吹奏了《义勇军进行曲》和安息曲;在云南大理东北抗日联军名将周保中故里纪念墓园,他鞠躬致礼,并吹响了《松花江上》和集结号曲。蒋老还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原江西大旅社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在这里他自言自语:我来了,一个老号兵。
  蒋老说:“虽然退伍了,但我总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兵,我离不开军号,每天我都会吹起床号、集结号、冲锋号,人们都说我吹号有底气,因为我是军号手,我的力量来自人民!”
  蒋老在江北桥头、江南堤岸用号声传递心声、情怀,受到许多人的欢迎,不仅给人以高雅的艺术享受,而且以正能量激发人们励志奋起。在蒋老家里挂着一幅书法作品,这是一位老同志赋诗并挥毫书写装裱后送给他的。诗是这样写的:普通一兵不普通,一把军号伴终生。桥头又响集结号,先声夺人老号兵。
  与您约稿
  本版以呈现哈尔滨风情风貌、展现哈尔滨特质魅力、传承哈尔滨城市温度为主,以随笔、散文、杂感等不同文体,对文化多元、风貌独特、底蕴深厚的哈尔滨,作出形象、深刻、诚挚的解读。力求通过这些个性化的民间记录,打捞、梳理出这座城市的记忆碎片和人文脉络。
  稿件字数1000-3000字,可配发若干老照片,并请注明姓名及联系方式,发至邮箱22354430@qq.com即可。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