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母亲种葫芦

  回忆杀
  每次回老家,感触最深的是窗台上放的葫芦和水缸旁的葫芦瓢,这时我的思绪便回到了童年,想起母亲种葫芦的情景。
  春天,母亲在院子的角落松完土,再刨一个小坑,在坑里撒上鸡粪,浇上水,待水渗尽,就把葫芦种子放进去,然后用土将种子盖严,轻轻地拍一拍。几天后,就拱出两片小芽儿,像小巴掌似地张着手。母亲怕鸡鸭啄掉嫩芽,便用二尺多长的秫秸秆插在幼苗周围,隔几天浇一次水。那葫芦苗真顺人意,长得贼快,渐渐伸出了几个秧蔓冲出秫秸圈。这时,秧苗壮了,就不怕鸡鸭祸害了。于是,母亲把秫秸圈拔掉,用竹竿横竖搭上架,那秧蔓就顺着架子往上爬。葫芦秧越来越粗壮,一场雨过后,不知不觉就开花了。这时,便有蝴蝶、蜜蜂前来光顾,忙着为葫芦花授粉。小葫芦坐胎了,小白花瓣儿脱落,露出一枚小小的嫩葫芦。
  在母亲的精心培育下,小葫芦长得特别快,我每天都去看。等它们长到一定的程度,母亲把长得丑的摘下来,用它做菜、熬汤、包饺子。那些长得端正的一直长到秋天,葫芦成熟了才摘下来。摘下的葫芦放在窗台上晒干了,母亲就请邻居木匠爷爷来开瓢。木匠爷爷坐在麦秸墩子上,两条腿紧紧夹住葫芦,左手按住葫芦腰,右手握住小钢锯,一会儿就把葫芦一分为二,大小均等,一模一样。小一点的用来舀水,大一点的用来盛米面。
  光阴荏苒,我已不再是当年的少年,而母亲早已驾鹤西去。母亲对葫芦的钟爱,给我留下无限的回忆。□谷景峰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