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媒体近日关于以色列国防军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袭击大量加沙目标的报道,引发外界对于以色列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猎杀哈马斯武装人员头目的猜测。那么,以色列军队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究竟有哪些,它们在巴以冲突中做了什么,还能做什么?
AI参与打击加沙过万目标?
《耶路撒冷邮报》网站报道称,以色列国防军一名高级情报官员透露,自10月7日巴以冲突开始以来,以色列国防军的情报目标库已协助打击了加沙地区1.1万多个目标。此外,该高级官员表示,高度先进的人工智能主导的目标库帮助以色列国防军士兵在一天内瞄准并摧毁了150个隧道目标。
以色列国防军还表示,军事情报部门正在通过人工智能(AI)和自动化技术“快速、准确地找到哈马斯目标”。报道称,以军在本轮冲突爆发前的数月就已宣布将把AI技术嵌入其行动中。以官员当时表示,以军将采用先通过AI推荐系统选择空中轰炸目标,再使用另一模型系统组织袭击的模式。后者被以军称为“开火工厂”,旨在通过军方批准的袭击目标数据来计算弹药装载量,对数千个目标进行优先级排序,随后将任务分配给战机或无人机,最后生成袭击时间表。
华盛顿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副主席保罗·沙尔指出,AI其实并不完全靠谱,尤其是在输入不同训练参数的情况下。一旦AI目标决策失误,就可能造成平民伤亡或造成‘自相残杀’的情况。”他解释道。
用人脸识别狙杀哈马斯目标?
针对有分析认为,以色列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哈马斯武装人员进行人脸识别,然后对其进行狙杀,国内军事专家张学峰表示,这一点理论上可以,并且很可能被付诸实施过,但大规模应用有难度。
2020年,伊朗顶级核科学家法赫里扎德被暗杀,暗杀他的子弹是从大约150米外的一辆汽车上的遥控机枪发射的。后来伊朗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暗杀者通过卫星遥控机枪进行射杀,这其中很可能就依靠了AI自动人脸识别和锁定目标。
张学峰表示,如果以色列情报机构获得了足够多的哈马斯相关武装人员生物特征信息,例如清晰的面部照片等,理论上完全有可能通过视频、图片,利用AI技术进行识别,如果相关的武器配备这样的识别系统,就能完成搜索、识别、猎杀的完整链条。但有一个前提是,那就是要随时获取相关地区各类人员的高清面部图像。如果只是依靠在加沙上空飞行的无人机对人员进行识别,目标距离比较远,其分辨率很可能无法达到识别要求,而且人员过多,哈马斯高级指挥官还可能采取多种伪装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因此很难在人群中通过无人机去搜索某个特定个人。
延伸
“定点清除”或仍沿用传统方式
其实,除了通过相关人员的面部信息对其进行识别外,人工智能技术还能辅助对语音通信进行识别。例如,以色列方面掌握了哈马斯某个高层的声纹信息,通过AI控制的无线电监听系统监听到符合这种特征的语音通信后,自动对其进行识别、录音等,这种技术理论上也是能够实现的。当然无论是通过视频还是通过音频进行识别,都需要庞大的监听、监视网络和巨量的算力支持。
张学峰认为,实际上,以色列对一些哈马斯武装人员的“定点清除”未必那么“讲究”,很可能仍然是通过较为传统的方式,比如检测到其本人、家人以及相关人员的手机、无线电通信信号,然后对其定位,再使用“杰达姆”炸弹进行定点清除。
据人民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