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冬天在户外停留时间长易被冻伤
烧伤科医生:冻伤后用雪搓不可取

  本报讯(高军震 周芷含 记者 杨艳)近期,哈市气温逐渐下降。市第五医院烧伤科医生提示,冬天在户外停留时间过长容易导致末梢血循环较差的部位和暴露部位被冻伤。一旦发生冻伤,应急处理要正确、合理,对冻伤部位不可用雪敷、揉搓、冷水泡等方法。
  冻伤应急处理早知道、早掌握,可以有效避免冻伤后皮肤二次受伤。冻伤是身体表面受低温刺激后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而产生的病变,一般分为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多见于寒冷地区。哈尔滨市第五医院烧伤一科医生赵洪伟表示,冻伤好发于末梢血循环较差的部位和暴露部位,这些部位受到寒冷刺激而收缩毛细血管,在恢复正常温度后会释放炎症因子,从而引起耳、手、足和面颊等部位出现冻疮,引起冻伤处红肿、瘙痒等症状,组织受损后变得脆弱,十分容易在下一个冬季到来时复发冻疮。因此,一旦发生冻伤,患者应尽早复温,切勿自行采取烤火、冷泡、用雪揉搓等办法急救,避免加重皮肤组织损伤。
  赵洪伟医生提示,有的冻伤患者会使用“土方”治疗,其中用雪揉搓冻伤部位的患者较多,而这种做法非但不正确,还延长了冻伤部位的受冻时间,加重组织损伤,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加重病情。正确的应急处理是,尽快脱离寒冷环境,防止冻伤加重。及时取下饰物,患者手上的戒指、手镯等饰物要及时取下,以防肿胀后无法取下、影响血液循环。
  温水快速复温是冻伤急救的关键。要迅速将受冻部位浸泡在40℃—42℃的恒温热水中,或使用取暖设备使冻伤部位环境温度维持在40℃左右,使冻伤部位恢复到接近正常皮肤温度。还可以在无菌操作下,保持创面的干燥,受伤肢体应抬高,从而有利于血液循环、免于加重组织损伤。若出现水泡形成皮肤破损情况,应该尽快就医。需要注意的是,冻伤愈合后要多注重保暖,天气寒冷外出时,要戴上口罩、围巾、帽子,手套等可以起到保暖作用的物品,还可以用一些理疗设备促进末梢循环,防止冻疮的情况再次发生。  
  医生建议
  天气寒冷时做好保暖措施,手套、耳套、口罩、围脖、帽子等尽量都穿戴整齐。在使用取暖物品时要注意时长、距离。尽量不要使用剧烈加热的措施取暖,建议使用40℃左右的温水缓慢浸泡,逐渐升温。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