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奶奶”在陪孩子学习。 “共享奶奶”在接孩子们放学。 “共享奶奶”成员合影。 近日,宁波一群超有爱的“共享奶奶”火了。她们穿着红马甲,5人一组,每天风雨无阻接社区孩子放学,把他们带到儿童之家做作业、玩游戏,一直到父母来接他们回家。有网友表示:给双职工家庭帮了大忙了,建议全国推广。日前,笔者联系上了这群“共享奶奶”,这件事情的起源,其实是一次特别暖心的出手相帮。
孩子眼里的最美“外婆”
事情发生在2018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宁波东钱湖镇清泉社区的袁佩君奶奶,和往常一样到学校接外孙放学。那天,她又在校门口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据袁奶奶回忆,她经常能在校门口附近看到一位小朋友,有时候在保安室里写作业,有时候在学校附近闲逛。她了解后才知道,这位小朋友叫笑笑,和自己同住一个小区,因为妈妈下班晚,每天放学后,她都会在校门口附近等妈妈。
热心的袁奶奶觉得让孩子一个人在外面待着不放心,加上天气又有点冷,在和笑笑妈妈商量后,决定先把孩子带回自己家里,等她妈妈下班后再来接走。有时候,笑笑妈妈下班晚,袁奶奶还会给孩子准备晚饭。
没想到这一接,就接了好几个月。袁奶奶的外孙和笑笑,两个年纪相仿的孩子也成为了好朋友。
“我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做个好事,小女孩一个人在那里等妈妈,有时候晚上刮风下雨的,就算奉献一份爱心,不求什么回报。”袁奶奶说。
对笑笑来说,袁奶奶就像自己的外婆一样,她在日记中这样写着:“我有一个外婆,她不是我的亲外婆,但她是我遇到过的最美的外婆,甚至比我的亲外婆还要好。”
从一个到一群“共享奶奶”
不久,袁奶奶的好人好事在社区里传开了,大家纷纷为她点赞,也有一些社区里的退休爷爷奶奶表示愿意加入进来,一起去做这件有意义的事。
很快,清泉社区也了解到情况,并提供了支持。
“我们社区紧邻东钱湖工业园区,双职工家庭子女比较多,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基本都不在身边。一般学校三四点钟放学后,很多家长都还没下班,中间有一段空白时间。”清泉社区工作人员徐逸告诉笔者,他们先是在辖区进行了摸底,发现有相关需求的家庭还真不少。
据统计,清泉社区共有3700多户常住家庭,人口接近11000人。其中,双职工家庭有1200多户,其中有低龄儿童接送需求的家庭就有380多户。
当然,这么大的需求,光靠袁奶奶一人是难以完成的。“我们社区本来有260多名的志愿者队伍,我们在这个队伍的基础上,采取自愿原则,选拔了在这个时间段有空闲,又有一定文化基础和特长,有爱心和责任心,能照顾小孩的人,最后总共选出了58个“共享奶奶”。”徐逸说。
如今,每天三四点钟,5人一组的“共享奶奶”,就会轮流准时出现在社区的小学、幼儿园,接孩子们放学。社区还为他们提供了儿童之家,作为落脚点,组织一些工作人员带着孩子们学习和游戏,轮班的“共享奶奶”们也会一起陪同。
“平均每天会有二三十个孩子需要接送,他们会在儿童之家待上一两个小时,家长们会陆续把孩子接走。”徐逸说,从2019年9月以来,“共享奶奶”已经累计接送小朋友600多人次。
安全路线至今零事故
“既然社区也这么支持,提供了场所,我们大家就一起齐心协力把这个事情一直做下去,把它做好。”一位“共享奶奶”说。
虽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也有一些网友提出,因为孩子较多,“共享奶奶”在接送中如果发生事故怎么办呢?
其实,清泉社区对此已经有充分考虑。“我们跟交警部门和学校都是共建单位,由交警部门制定出一条安全的放学路线,因为奶奶们都有统一的红马甲,大家看到也会主动礼让。另外,执勤的交警、学校和小区的保安也都会协助,共同保障小朋友们的安全。”
徐逸说:“运行这么长时间以来,‘共享奶奶’项目仍是零事故,我们希望把这个数字一直保持下去,最好永远定格在‘零’这个数字上。”
现象
“共享奶奶”全国多地开花
从全国范围来看,“共享奶奶”正在多地开花。
在成都武侯区吉福社区,同样有一群“共享奶奶”。她们大部分由65岁以上退休老人组成,工作日帮忙接送孩子上下学,节假日照看孩子,寒暑假陪伴孩子。社区老人较多,他们也想重返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而社区也有很多孩子在周末和寒暑假需要人照顾。这种双向需求,催生了这个公益项目。
今年10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蓝天街道铁北社区招募了一批身体健康、有空闲时间的退休老人,开展“共享奶奶”社会公益项目。她们以志愿者的身份,为社区有需求的双职工家庭接送孩子上下学,陪孩子写作业,帮很多家庭解决了现实烦恼。
“每天能和孩子们在一起,感觉自己都年轻了。”在重庆,一群空巢老人变成了“共享奶奶”,她们在老有所为的同时也收获了爱与陪伴。有网友在评论区说,其实这既是“共享奶奶”,也是“共享儿童”,孩子得到了照顾,老人也得到了心理慰藉,还能促进小区邻里和谐。目前,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涌现出这类“共享奶奶”,她们帮助有需要的家庭接送孩子、陪伴孩子,而年轻的父母也会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比如在清泉社区,就涌现了这种“双向奔赴”的温暖。当然,“共享奶奶”做的远远不止接送孩子这点事。在清泉社区,她们积极参与到矛盾调解、环境治理、民俗传承、文化建设等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她们不只是孩子们的“共享奶奶”,也是全社区的“共享奶奶”。
探因
因社会痛点而生
这些天,“共享奶奶”的相关新闻刷屏网络,很多网友为这样的模式点赞,建议全国推广。那么,这样的模式是否可行?
为何“共享奶奶”会引起千万网友的关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教授何镇飚认为,这恰好切中社会互助系统的“痛点”。例如,出现极端天气时,学校停课,双职工家庭由谁来照顾孩子,这是个现实问题。有的地方出现一些阶段性的、短期的大学生兼职,而宁波一些社区也会适时推出“官方带娃”模式。但这种特殊时期的应对举措,并不能解决居民的日常需求,于是“共享奶奶”就应运而生了。
“共享奶奶”接送孩子,体现的是社会自我调节的一种民间智慧,反映出民众的部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现状。“共享奶奶”是宁波文明城市的产物,市民互助的成果,他们没有依赖政府,而是积极行动起来填补服务空白。
何教授说,“共享奶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互助系统,互助系统的重点在于互助,但互助不一定要采取免费的方式。希望未来“共享奶奶”可以走向契约化,明确双方责任,建立长效机制,实行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该从充分保障各方利益的角度,对这种互助模式进行制度化和体系化的完善,加强监管和细节规范,整合社会力量和资源,让“共享奶奶”走得更深更远。
□黄玉环 薛曹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