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爱学习的父亲
  父亲母亲
  爷爷很早就因病离世,留下孤儿寡母五个人,身为长子的父亲十六岁初中还未毕业就不得不辍学回家挑起生活的重担。后来被所在大队推荐,担任民办教师。
  父亲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深知自己年纪轻,知识学问不够,难以得到老师、学生及家长们的信任,再加之本来就喜欢读书,于是在工作之余硬是挤出点滴时间看书学习。这一学就是几十年,再也没有放弃过,变成了习惯和自然,成为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父亲次年就被转为公办教师,从小学教到附属初中的语文、政治、历史、音乐、体育、生物,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任劳任怨,然后是校长,再到区文办担任领导职务,主持一方文教工作,再到县文教局,最后于十余前年在县教育工会主席任上退休。
  父亲教学之余,组织教师自行编写语文、数学、音乐等教材,让偏僻的家乡学校恢复招生考试后相继走出15位中专师生,居全区附属初中班之首,一时声名鹊起。父亲勇于改革不断创新,把一个县级基层教育工会办得风生水起,被评为市级先进教育工会,并被省政府命名为“‘两基’工作先进集体”。这一学,不仅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得有声有色,而且还写影评、散文、杂文、戏剧、小说等,既调节了生活,又丰富了情趣。父亲退休后,看书学习的习惯并没有改变。没有了工作的牵挂,除了早晚坚持散步锻炼身体外,把闲散时间都用来看书学习。长期坚持订阅各类报刊,不仅学习了原来没有时间阅读的文学作品,而且还在子女们的引导下,学会了电脑的基本操作以及打字写文章。
  父亲还开设博客发表自己写的诗文,同时将原来写的稿件重新录入修订整理,先是打印了一百本分送给好友。大家反映不错,于是又在这些朋友的鼓励下,出版了一本50万字的文选,圆了自己的文学梦。几年前父亲接任文同诗社社长,主持诗社的工作。现在年近八旬的父亲,仍然是读书不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此话一点不假。父亲没有刻意教导过我们,但父亲的潜移默化却无声地影响了我们,我们四姊妹都是初中或高中毕业后通过中考或高考升上专业学校,成为有了一技之长服务社会的专业人士。
  在我看来,这一切都是受父亲的影响,一个爱读书、爱学习的父亲就是我们无声的榜样、无声的号令,我们都是踏着他的足迹前行的。同时,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将使我们的子子孙孙获益。
  □孙效东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