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放下“笔杆子” 拿起“刀把子”
九旬老教授传承榫卯凝匠心




  近日,一场暗榫动物造型展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展出。昂首迈步的雄狮、扬蹄奔腾的骏马……用传统榫卯结构打造的各种动物造型,线条流畅,动态十足。它们的创作者冯乐耘是一名已经95岁高龄的离休教授。离休后,他重拾少年兴趣,放下“笔杆子”,拿起“刀把子”,使古老的传统榫卯技艺焕发生机。
  时隔数十年
  重拾少年梦想
  “1928年,我出生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真武镇。随后的20年中,历经水旱灾荒,日寇侵华,父亲失业,颠沛流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担任过40多年的教师,做了20多年的榫卯手艺人。”冯乐耘用一组数字概括了自己的过往。而其中的榫卯手艺人的身份,则与少年时期埋下的一粒“种子”有关。
  16岁时,辗转求学的冯乐耘刚刚入读小学五年级。劳技课上,他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出了一个榫卯竹狮子。没想到,老师对此大加赞赏,还将作品送到了扬州市展出,这对自小喜爱做手工的他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让他遗憾的是,这个竹狮子后来不幸遗失。重新再做一个,成了深埋冯乐耘心中的一个小梦想。这个梦想一搁置就是几十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机缘巧合下,他去故宫博物院工作了三年。在这里,大小宫殿上千、古典家具上万,俨然一个榫卯的海洋。冯乐耘曾经的梦想被重新勾起。在学习了更多榫卯内部结构的知识后,他甚至有了新的灵感。
  “明清时期的家具大多采用暗榫结构,典雅又高贵;而我当年做的小玩意儿是明榫,美观性要差一些。当时我就在想,能不能也在动物造型中使用暗榫结构,让作品能从一件玩具变成供人赏玩的艺术品呢?”
  然而,在冯乐耘重返中国人民大学后,繁忙的工作让他无暇分身,梦想再被搁置。
  时间到了2000年,72岁的冯乐耘已离休多年,终于将手上的工作都处理完毕,开始有了大把的闲暇时间。“这么多时间能做点儿什么?”每每想到这个问题,少年时的爱好就会蹦出来。
  其实,冯乐耘的心里早有答案,甚至早就为此开始了准备。早在1993年,前往安徽出差时,他发现了一根两米长、碗口粗的竹子,一看就是做榫卯物件的好材料,便不远千里将竹子带回了北京。
  根据脑海中的模糊记忆,72岁的冯乐耘成功复刻出少年时的榫卯玩具竹狮子,并将其命名为“1号雄狮”。自此,他的兴趣便一发不可收拾,在之后20多年的时间里,共制作了70件作品,包括雄狮系列、水牛系列和师徒共创生肖系列。
  精益求精13年
  打造逼真雄狮
  在70件作品中,冯乐耘共创作了16种动物。其中,最让他难忘的还是暗榫雄狮。在“1号雄狮”面世以后,为了追求心目中的理想形象,他花了13年的时间不断打磨升级,直到做出自己最满意的“17号雄狮”,这一作品也他在2015年的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上获奖。
  如今,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的展厅里,第一至第十七号雄狮被逐一珍藏,见证着冯乐耘这些年的创作历程。
  “第一步肯定是调查研究。”冯乐耘说,创作期间,他是动物园里的常客,看形态、细节,看得入神了半个多小时都不挪步。有一次狮子感冒了“闭门谢客”,他拿着自己的雏形作品找工作人员求情:“我就远远地看一下,看看我这个做得对不对。”没想到,工作人员被打动了,还真给他开了“绿色通道”。
  等狮子的形象刻在自己脑子里了,冯乐耘就开始制图。同时,脑子里还要琢磨暗榫雄狮的组装方式:分成多少块?怎么分?这是最耗精力的活。有时半夜来灵感了,冯乐耘也会马上记录下来。
  同时冯乐耘没有忘记自己在故宫工作时获得的启发:变明榫变暗榫。从“2号雄狮”起,他便开始了尝试。“作品‘2号雄狮’其实是失败的,眼睛部位的榫头没有藏起来。”冯乐耘说,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用的是“笨办法”:将无法用暗榫连接的部位用胶黏剂替代,然后通过反复尝试,一点点地减少使用胶黏剂的部位。到了“9号雄狮”,终于完成了明榫到暗榫的转变。
  在此基础上,冯乐耘还不断创新,通过连锁法来锁定各个模块,解决“脱榫”之虞。他解释,榫和卯的连接,可以锁定也可以脱出,使得榫卯制品能拆能装;但同时,这也导致了其易于“脱榫”的缺陷。
  “‘脱榫’就意味着榫卯制品的损坏、散架甚至倒塌,这是暗榫作品设计制作中必须克服的难题。”冯乐耘一边拼装着桌上“雄狮”的复制件,一边解释:“所谓连锁法,就是第二对榫卯的榫在插进卯的同时,要将第一对榫卯连接锁定,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榫就成为解锁整个作品的一把‘钥匙’。”话音落下,手上的“雄狮”也已基本成形,手上只剩下“狮子”的眼睛,也就是解锁整件作品的“钥匙”。
  “兴趣的力量是无穷的。”冯乐耘笑言,这么多年来流过汗,也流过血,最严重的一次还去医院缝过针,但比起对这项手艺的兴趣,都不足挂齿。
  几经努力
  为作品找到最好的“家”
  有了成功的经验,冯乐耘的兴致越来越高,制作的榫卯造型也不再局限于狮子。水牛、甚至十二生肖都成了他的目标。“不同的动物造型,有不同的结构,各有各的难处。”冯乐耘喜欢挑战,他给自己的要求是,动物一定是动态的。所以,在他的手中,猪是趴在栏杆上的,鸡是抬头鸣叫的,而蛇则吐出了信子。
  此前,在制作“水牛”时,他怎么都无法让“水牛”的脖子随意弯曲。于是,便放下了制作“水牛”,开始制作最难的“蛇”。“越是难越要去闯,我希望通过制作‘蛇’,实现在任何弯曲的情况下,暗榫的连接都能严丝合缝。”冯乐耘回忆,经过两个多月的实践,他设计了蛇不同弯曲的结构方案,一次次失败后,如他所愿,做蛇的经验与教训,确实对后来做成“歪脖子水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年纪渐长,冯乐耘的生活重心也开始向技艺的传承上倾斜。2011年,鲁班暗榫动物造型被收入北京市昌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冯乐耘成为代表性传承人。除了带徒弟、进校园、开讲座,他开始为自己的作品找一个合适的“家”,让作品中承载的文化能够继续流淌下去。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听闻他的意向后,向他征集了作品,并在馆内展出。冯乐耘说:“对我来说,作品能在高校博物馆里展出,让更多的年轻学生了解这项传统技艺,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冯乐耘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达、承载、延续着民族的智慧和感情,希望后来人继续走下去。
  □牛伟坤 和冠欣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