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爆火的哈尔滨 从“会客厅”到“大巴扎”

  (上接03版)
  冰雪搭台、文旅为媒
  “尔滨”谋经济发展之道
  今冬,哈尔滨成功化身“冬天里的一把火”,“出圈”的“尔滨”犹如“鲶鱼效应”中的那条“鲶鱼”,推动着全国各地文旅部门的花式营销,带动广大网友对冰雪游相关话题的高度参与,上演着“全民造梗”。
  “我姓瑞,欢迎哈尔滨来与我相会”“我姓白,博爱白,站在欧洲的舞台”……近一段时间,瑞士、白俄罗斯等海外地区文旅“申请出战”,多家外媒争相报道“尔滨”出圈。“冰城”火爆关系经济冷暖,外媒目光对准“尔滨”,归根结底是对中国经济温度的关注。哈尔滨接住了这波流量,如何将“短期流量”做出“长红效应”,以此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哈尔滨做出谋划。
  近期,网友建议哈尔滨打造羽绒服孵化平台并创建自主品牌,市工信局两次回复表示,将“认真学习吸纳,融入下步推进工作中”“诚邀国内企业来哈投资兴业,将提供全程优质服务”。实际上,哈市已将发展羽绒服加工产业列入《哈尔滨市推动轻工产业振兴实施方案(2022-2026年)》中,要重点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防寒服装(羽绒服)、时尚运动服装、功能型系列服装等高端产品,引导企业向高端鹅绒服装、休闲服饰、定制服装、时尚服装等领域延伸发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业体系建设。
  在第十届哈尔滨国际时装周期间举办的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向北开放发展大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哈尔滨工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红博商业联合成立了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向北开放发展总部,计划在未来2年至3年内,集聚优质纺织服装品牌,打开向北国际市场经贸通道,力争实现纺织服装品牌对外贸易额达到千亿的目标;在向北开放的国际市场中打造“中国·哈尔滨”公共品牌标识,形成中国纺织服装品牌的文化烙印和地域属性。
  近日,全国工商联系统助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工作推进会议上公布了一项数据,哈尔滨市营商环境得到民营企业的充分认可和肯定,哈尔滨市被评为进步最明显的5个省会及副省级城市之一。补齐短板、苦练内功,近年来,哈尔滨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诚邀国内外企业来哈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哈尔滨对俄合作优势明显,站在上合组织的角度思考经济发展,就是站在全球视野来考量自身产业结构和比较优势,协议的签署意味着哈尔滨将真正实现从上合组织、国家大市场的层面发展自身,将大有所为。”1月26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示范区融合发展圆桌会议在哈尔滨召开,青岛、杨凌、防城港、哈尔滨上合组织示范区(基地、试验区)代表共同签署《共同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框架合作协议》。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郝国新认为,哈尔滨是国家确定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也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装备制造、能源转运基地,以及“向北开放”核心枢纽城市,拥有巨大潜力与势能。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落户哈尔滨,必将成为哈尔滨冰雪经济发展的大平台,以此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更好地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拉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会客厅”到“大巴扎”,哈尔滨正实现从集聚人流、物流、信息流到形成集文化、娱乐、商贸等于一体的广阔市场。哈市文化广电和旅游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度,按常规口径监测,哈尔滨市共接待总游客量1.35亿人次,同比增长145.78%,比2019年增长41.4%。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692.45亿元,同比增长239.03%,比2019年增长7.4%。今冬哈尔滨旅游的“火爆”,无疑将为2024年的旅游“成绩”增添厚重的一笔,更将助力哈尔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城市有温情,市民有善意,手握优质资源、搭乘流量快车,哈尔滨不断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让地域差异与产业多样性持续碰撞出新的火花,激活新的增长动力。“冷冰雪”撬动“热经济”,哈尔滨打造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冰城样本,也开启了城市冰雪经济波澜壮阔的新篇章。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