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多人视频会议,结果只有自己是真人。这事听上去似乎匪夷所思,但却真实地发生了。近日,香港警方披露了一起多人“AI换脸”诈骗案。
火眼金睛
近日,一家跨国公司香港分部的职员受邀参加总部首席财务官发起的“多人视频会议”,并按照要求先后转账多次,将2亿港元分别转账15次,转到5个本地银行账户内。
之后,该职员向总部查询才知道受骗。警方调查得知,这起案件中所谓的视频会议中只有受害人一个人是真人,其他“参会人员”都是经过“AI换脸”后的诈骗人员。
“AI换脸”核心有三
据专家介绍,“AI换脸”过程主要包括:人脸识别追踪、面部特征提取、人脸变换融合、背景环境渲染、图像与音频合成等几个关键步骤。其背后,包括三个核心部分:
首先,利用深度学习算法精准地识别视频中的人脸图像,并提取出如眼睛、鼻子、嘴巴等关键面部特征。
其次,将这些特征与目标人脸图像进行匹配、替换、融合。
最后,通过背景环境渲染并添加合成后的声音,生成逼真度较高的虚假换脸视频。
学俩妙招来识别
“AI换脸”这一技术的出现,导致眼见不一定为实,该如何防范呢?
专家表示,其实“AI换脸”无论做得多逼真,想要识别真假还是有一些方法的。
首先,可以要求对方在视频对话的时候,通过在脸部的前面挥手的方式,识别人脸真伪。在挥手的过程中,会造成面部的数据干扰,伪造的人脸会产生一定的抖动或者是闪现,又或是其他一些异常情况。
其次,在和对方视频对话的过程中,可让对方摁鼻子、摁脸,观察其面部变化。如果是真人的鼻子,按下去是会变形的,但AI生成的鼻子却不会。同理,脸部也一样,真人脸部按下去是会变形的。
避免个人生物信息泄露
专家表示,除了知晓一些辨别“AI换脸”诈骗的小技巧,大家还应该提高防范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相关防范,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首先,做好日常信息安全保护,加强对人脸、声纹、指纹等生物特征数据的安全防护。另外做好个人的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的软、硬件安全管理。
其次,不要登录不明网站,以免被病毒侵入。
第三,对可能进行声音、图像甚至视频和定位等信息采集的应用,做好授权管理。不给他人收集自己信息的机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让“AI换脸”诈骗远离自己。(综合网络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