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穿越历史焕然新生“龙博”新馆年底前建成开放

   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效果图)
 
  □本报记者 于博洋/文 王博宇/摄
  黑龙江省博物馆因悠久的历史、藏品的数量和丰富性,一直是哈尔滨文博界的“顶流”。南来北往的游客在此可以真实地把握龙江文明的脉络,感受哈尔滨历史文化的传承不息。今年,百岁“龙博”将焕然新生,新馆将于年底前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63万件藏品薪火传承典守文脉
  位于南岗区红军街50号的黑龙江省博物馆,前身是1923年对外开放的东省文物研究会陈列所。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龙博”现有藏品数量63万余件。馆舍是原莫斯科商场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博物馆本身就是艺术品,是不可移动文物,是哈尔滨百年流金岁月最好的诠释。徜徉其中,人们不知不觉间开启了探寻“何以龙江”的旅程。
  泱泱百年辉煌,“龙博”珍宝何其多?在这里随便逛逛,时不时会碰上一些闻名遐迩的珍品。黑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陈禹介绍,“龙博”收藏了国宝级文物金代铜坐龙、金代山水人物故事镜、金代胡里改路之印、金代石雕飞天等不可多得的实物珍品,展现了中华民族多民族、多地域、多文明的文化融合和发展。被誉为“塞北马王堆”的金齐国王墓所发掘出土的凸显北方游牧民族特色的丝织服饰,更是填补了我国金代服饰史的空白。此外,还有书画碑帖、金银器、佛造像、鼻烟壶等门类藏品,唐渤海天门军之印、唐渤海小金佛、南宋《蚕织图》、南宋《兰亭序》图卷、南宋《斗浆图》、清《西域舆图》均为典藏精品。
  镇馆之宝彰显皇家威仪也自带 “烟火气”
  在“龙博”众多镇馆之宝中,金代铜坐龙被评为镇馆之宝中的NO.1。它到底重要到什么程度呢?黑龙江省博物馆的Logo就是以它为原型创作的。
  远观,金代铜坐龙散发着一种悠然自得、傲视天下的神韵;近看,龙呈蹲坐式,龙首微扬,张口似吟啸,肩微前弓。这座通体只有19.6厘米高、重2.1千克的金代铜坐龙的发现,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铜坐龙出土于阿城南城城墙边,是一位姓裴的农民在古城墙遗址准备取青砖砌猪圈时偶然发现,之后他将这尊铜坐龙藏于家中。此后,每天晚上似乎都能听到奇怪的动物叫声,他觉得肯定是这尊铜坐龙“有灵性”,便将它上交阿城文管所,金代铜坐龙才得以现世。
  铜坐龙是国内目前为止发现的金代最早龙造型文物,是金代皇室的御用器物,堪称金源文化的代表。
  “龙博”还馆藏着一份南宋时期“纺织科普图册”,画面聚焦南宋百姓身边人、身边事,自带满满“烟火气”。整幅画作高度写实,内容详尽,是研究古代织造工艺的权威史料。这幅被称为“文物一级甲品之最,视国宝而无愧,垂青史而不逊”的《蚕织图》,画卷长约11米,用24幅小图全景式展现了养蚕人从春蚕吐丝到纺丝成衣的整个过程,生动有趣。
  创新展示活化传承受年轻人点赞
  在这个冰雪季,黑龙江省博物馆(含省博馆区、民族馆区、枫叶小镇分馆)共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在龙博,去年有一半以上到访者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高人气的背后,是龙博对文物的创新展示和活化传承。
  陈禹介绍,“龙博”为增强展览的艺术性、互动性、趣味性,充分运用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投影、裸眼3D和多媒体技术手段,使陈列在展厅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人在画中游”是“龙博”馆藏品数字化保护成果的一个展示区,馆藏《兰亭序》图卷中的场景以动画的形式在此呈现。仔细瞧,画卷里有人喝得酩酊大醉,猜想应该是作不出诗来,便被罚酒三杯,让人足以感受到“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的快意。文物数字化趣味性的呈现激发了更多参观者,尤其是年轻人和青少年儿童对文物的兴趣和探索。
  “龙博”新馆年底前建成并开放
  “龙博”新馆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将于年底前正式对外开放。陈禹介绍,新馆坐落于太阳岛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占地面积124520平方米,拟定历史、自然、艺术3个基本陈列,贝林野生动物展、黑龙江省文物资源数字展两个专题陈列。另设两个临展厅,用于承办国内外馆际间的展览交流。
  建成后的新馆不仅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精品、黑龙江文化新地标,也将成为全省功能最全、实用性最高、内容最为丰富的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参观体验。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