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偶遇受伤滞留哈尔滨的濒危候鸟,严寒中热心市民三个多月温暖守护 创造了有记录以来东方白鹳在最低气温-31℃环境越冬的奇迹
109天 东方白鹳守护记

受伤的“滨滨”

  救援人员登岛喂鸟。

东方白鹳吃投喂的食物。

  本版图片由杨威和王福祥提供
  □本报记者 孙莹 鞠红梅
  109天,披星而出戴月而归。109天,每天到各个市场寻找合适的食物,摸索并适时更换投喂方式。109天,站岗守卫避免它们受惊扰……不知道能不能守护成功,只能每一天都倾尽全力……
  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沿松花江向东约15公里处的江汊上,有一处“仙境”——即使在-30℃以下,也有近百平方米的不冻区域。水上雾气缭绕,野鸭游弋;水边雾淞绽放,冰清雪洁。这里是摄影爱好者杨威的“宝藏地”,“拍风景拍鸟禽,随手一拍都是大片”。2023年12月,她在这里真的遇到了“宝”……
  雾中初见,寒冬寻踪
  从惊喜到怜惜
  杨威家在道外区,开车20多分钟就能到滨北桥附近的“宝藏仙境”。这片水域附近有中水排水口,因经过处理的中水水温较高,所以冬季并不封冻。不冻的水面上总有野鸭等鸟类寄居,所以民间都称其为“野鸭湖”。四年来,杨威每周都来这里两次,拍摄她的鸟类“大片”。从2023年12月2日起,她每天都要来……
  当天,杨威正在拍日出,“突然,一只大鸟从晨雾中飞出,在岸边驻足。过了一会儿,又飞来一只。两只一米多高的大鸟单脚站在雾气缥缈的岸边,晨雾中时而清晰时而朦胧,如梦似幻。”
  杨威被迷住了,从此天天都来寻找,却只在岸边浅滩上发现过一串串大脚印。直到10日,杨威和拍友老白终于用无人机镜头看清了它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
  东方白鹳,极度濒危物种,全球仅有约9000只,被誉为“飞翔的大熊猫”。
  “我以前拍摄过迁徙的东方白鹳,怕认错了,又请专家鉴定,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这让我们特别兴奋,本该迁徙南方的东方白鹳留在哈尔滨过冬,从未见过。”
  然而,惊喜和兴奋之后,杨威和老白很快发现,较小的那只东方白鹳右边翅膀豁开了一个口子。受伤和体力不支可能就是它们离群滞留哈尔滨的原因。经与专家确认,这两只可能为当年出生刚能飞行的鹳宝宝,体形稍大的那只可能是受伤鹳的亲鸟。
  时值隆冬,野鸭湖的活水水面越来越小,周边冰面结实,看不到有鱼在浅层游弋。两只鹳觅食困难,一天瘦似一天,形销骨立,营养不良,羽毛稀疏……如此下去,它俩很难熬过这个冬天……
  投喂探索,屡遇难题   从单兵到协作
  “太让人心疼了”,杨威和伙伴儿责任感爆发:“一定要帮助东方白鹳在哈尔滨越冬。”
  查资料、问专家,了解东方白鹳的习性,杨威和伙伴开始忙碌起来。东方白鹳每天食鱼量为2.5—4公斤,为了便于鹳宝宝一口一条鱼,鱼的长度最好是0.1米左右。“不能给它们吃不好的鱼,也不能吃海鱼,我就选择了鲫鱼。”冬天的哈尔滨,指定品种和长度的大批量买鱼并不容易,杨威和老白走遍了早市、夜市。
  投喂也是一项“技术难题”,怎么投?投在哪儿?杨威和老白为了探索吃尽苦头。从滨水大道到野鸭湖边,有一个近60度的陡坡,积雪成冰,站不住人。两人坐在坡上滑下去,结果一下就冲进了水里,带着一身冰水就地观察起来——把鱼放水里担心被水冲走,试试把鱼一条条插在水中芦苇茎根处。
  忙乎完,两人手脚并用顺着斜坡爬回岸上,钻进车里,用望远镜悄悄观察。几个小时后,他们终于看到两只东方白鹳飞到浅滩觅食。
  投喂的鱼被吃了多少?两人又“连滚带爬”去“回访”。
  野鸭湖的活水面积随气温和水温变大变小。面积适中时,可以直接把鱼撒在水边。就是这样也有风险:一次,老白端着一篮子鱼,深一脚浅一脚寻找合适位置,结果一脚踩碎薄冰掉进水里。“零下20多摄氏度的天气,浑身湿透了,只好爬回岸上先回家换了衣服再来投喂,像这样的失足落水,我经历了3次。”
  水面大时,靠近不了鹳,杨威就买了3个投喂器,用无人机定点喂鱼。拍友说:“风这么大,无人机太容易炸机了,你这可是两万多块的机器啊!”杨威不管,她只想喂好鹳宝宝。可是,她又遇困境:无人机一次只能放0.4公斤鱼,两只鹳一天要吃5公斤,冬天的室外,5块电池来回飞,也跟不上溜。
  杨威又琢磨出一招:雇船投喂。划船的村民知道是投喂东方白鹳后,说啥不肯收钱……还有拍友找到蓝天救援队,救援队积极响应,用皮划艇将十几公斤鱼撒到远处的浅滩附近。
  与杨威“并肩投喂”的还有哈尔滨市林草部门,他们每次带来的活泥鳅似乎更受东方白鹳的欢迎。杨威就跟他们商定,双方穿插开投喂的时间,保证鹳宝宝每天都有充足的食物。
  建立信任,接受投喂   从想走到留下
  信任是需要培养的。最初,东方白鹳并未笃定驻扎野鸭湖。
  去年12月17日,杨威在野鸭湖找了一天,也没找到鹳,“一整天没来吃饭”。接下来的两天,放在水边的鱼也没被动过。杨威叮嘱拍友驻守野鸭湖观察,自己跑到呼兰河口、何家沟、水泥厂附近的湿地甚至阿什河去寻找。“心急如焚啊,两只白鹳不来吃饭,我也吃不下去饭。如果是南飞到食物充足的地方最好,如果没南飞,受伤或饿着怎么办?”
  12天后,29日晨,拍友告诉杨威,两只东方白鹳又出现了。她风驰电掣赶到野鸭湖寻找。直到19时,让人魂牵梦绕的两只身影才翩然出现。杨威心里一颤——两只鹳羽毛又脏又湿,“看着都抽巴了”,也不知道这些天它们去了哪里,经历了什么。好在,它们吃了几条投喂的鱼。杨威悬着的心稍微平稳了些。
  此后,当东方白鹳发现只有野鸭湖有充足的食物时,就安心留了下来。杨威和老白,天天在野鸭湖畔,用望远镜用长焦镜头用无人机,守望东方白鹳。
  杨威给两只鹳取名“尔尔”“滨滨”——这是哈尔滨市儿童友好城市IP形象的名字。翅膀受伤体型较小的是“滨滨”。“每次投喂,总是‘尔尔’先飞来巡视一周,边观察边吃鱼,确认无危险后‘滨滨’再飞过来吃鱼,‘尔尔’巡逻放哨。等‘滨滨’吃完飞走后,它再飞走。”
  东方白鹳和杨威们建立起了信任。“‘尔尔’和‘滨滨’对无人机从开始不屑一顾变成认真观察,最后把无人机当成开饭铃。只要无人机靠近便会主动飞到岸边‘食堂’就餐。后来,我可以在距离它们四五米的地方喂它们,‘尔尔’‘滨滨’不会因为害怕躲避我。”
  护鹳越冬,首创纪录   从归队到北归
  守护东方白鹳,杨威的另一项工作是提醒拍友、市民和游客:这里有因伤南迁掉队的两只东方白鹳,远远观望就好。“大家都很呵护两只白鹳,我们一说,他们就自觉远离白鹳。”
  在精心的守护下,“尔尔”和“滨滨”终于平安度过了严冬。当春风吹散严寒,哈尔滨已因倾城倾情宠爱游客闻名遐迩;当冰消雪融、草色渐新,东方白鹳也迎来了它们展翅高飞的迁徙季节。
  2024年3月2日,“尔尔”飞走了。4日,“滨滨”也不见了……15日,“尔尔”“滨滨”回来了,还带回一只更大的东方白鹳。“这难道是妈妈?”三只东方白鹳惬意地在野鸭湖生活了几天。杨威和伙伴们又忙碌了起来。19日下午,野鸭湖上空竟然有四五十只东方白鹳振翅盘旋。看着这遮天蔽日的群鹳,杨威忘记了一切,泣不成声。两个小时后,群鹳飞离,杨威脸带泪痕久久伫立在野鸭湖畔,不忍离去。
  “我一边哭,一边白鹳群里找‘尔尔’‘滨滨’……”持续一周以来,杨威还是习惯每天都来野鸭湖,但再没看着“尔尔”和“滨滨”。杨威开始有点魂不守舍,看什么鸟都像“尔尔”“滨滨”。
  23日,中国新闻网报道:首批东方白鹳北归到三江平原。看到这一消息后,杨威执着地认为,这里肯定有“尔尔”和“滨滨”:“109天的相处,心里有强烈的不舍,更多的是开心。这是我人生中的一段奇遇。”
  这也是哈尔滨创造的奇迹。
  “东方白鹳在最低温达-31℃的哈尔滨成功越冬,是有记录来的第一次。”哈尔滨市林草部门和东北林大的专家们激动不已。
  哈尔滨市林业和草原科研中心发现东方白鹳并监测时,高级工程师吴炳懿曾与林大专家交流,认为有可能两只亚成体的东方白鹳挺不过寒冬。“在最冷的几天它们行动减少时,我们也想人为干预,但发现食物充足,市民守护得很好。”
  市民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让吴炳懿感动不已:“野鸭湖是鸟禽在哈尔滨的主要越冬区,现已连续有绿头鸭、赤麻鸭、鸳鸯在此越冬。当食物充足环境合适时,它们就会停留在这里。种群聚集,景色迷人,这里也可以像扎龙一样,成为一个候鸟自然保护区。”
  春风有信,相约“尔滨”。杨威也想做春风和春鸟的使者:“我想做‘我与东方白鹳的冰雪奇缘’、‘东方白鹳的冰城时光’等影像展,以此告诉大家,大美哈尔滨,美的不仅是天赐美景,更是这片土地上真诚善良的人。不管人还是动物,来了就是客,都会受到最热情周到的款待!”

  杨威部分守护日记

  2023.12.10:无人机起飞,看到了就是东方白鹳,时而翩翩起舞,时而水边信步,真美!
  2023.12.11:查资料,问内行人,去市场买冻鱼,给它们解燃眉之急。太好了,寒冷的冬天,它们终于吃到大餐了。
  2023.12.30:起早野鸭湖,“尔尔”和“滨滨”还在,没走成,太纠结啦!开心是可以近距离观察国宝,担心是冬天怎么过?投喂工作还要继续,菜市场走了几个,买了半袋子冻鱼,够吃几天的。冻成狗了,直接汗蒸一下,不能生病,大鸟需要我!加油。
  2024.01.01:发现“滨滨”。“尔尔”去哪儿了?开始搜索,无人机飞了两块电,没找到,担心了!下午去买好了鱼,撒在水边草里。我刚爬上岸。“滨滨”就飞到了水边儿,沿着岸边走边寻找,直到在小船附近找到了一条鱼,并且吃下了,我非常开心。傍晚远处岛上一个小黑点,是“尔尔”,它很活泼,开心!我们三顿没吃饭了,吃点儿好的。
  2024.01.09:早晨雾大,用无人机找了半天,在芦苇荡附近看到它们的小模样。它们站在雪地上,抬头看了一下无人机,不害怕。看到他们很可爱很呆萌的样子别提多高兴了。
  2024.01.18:林草局的三个工作人员又来给喂食。他们在水里下了一个白色的带网眼儿的筐,里面放砖压住,鱼倒进去,游不出来。好办法。
  2024.03.03:“滨滨”沿着南岸边行走边觅食,吃一条大鱼吃了一条小鱼,还吃了一些死鱼。下午登船去投喂,小心翼翼开到南岸附近,真怕惊着它。15公斤鱼很快就被我们投放在水草间。划船的村民没有收费。
  2024.03.15:喜大普奔,“尔尔”“滨滨”和妈妈团聚了!一冬天的努力没有白费,它们都还活着,都好好的,莫名的感动。
  记者手记
  冰城初春,乍暖还寒。和杨威一起站在野鸭湖边,映入眼帘的,是早归的春鸟、破冰的花蕊、泛青的草色;留在心底的,是动人的讲述、回味的细节、朴素的感动。109天的护鸟日记,记录的是杨威等市民守护东方白鹳的温情故事,也是哈尔滨人守护自然生态的纯真信念,更是黑土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机画卷。这些飞鸟,经过千山万水,从南方飞来,为什么单单驻足这方水土?那些被飞鸟留下的声影,为什么在这些人身上镌刻出迷人的风景?杨威说:只要心中美好,美好就会铺展在这片土地。也许这就是答案。
  绿水青山、晚风晨露,季节流转、风物荏苒。杨威们对鸟儿的惜护、对生命的守望、对自然的敬意,可以阅读、可以理解、可以想象、可以在他们的感同身受中,看到那些被万物生灵眷恋过的生命和时光。纵然人间步履匆匆、世间喧嚣哗哗,我们永远不能失去的,就是对自然、生命和美好的敬意!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