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春季就业市场开局火爆 各层次人才热衷扎根本土
冰城旅游热引来人才“金凤凰”

  3月9日,哈尔滨松北区融创茂春招现场。 
  3月23日,哈尔滨工程大学招聘现场。 
  应聘人员现场咨询。 
  □本报记者 万佳
  每年的春招市场都被业内称为“金三银四”招聘季,今年,哈尔滨春招市场格外“热辣滚烫”。9日举行的松北融创茂大型招聘会,160多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据统计,本次到场人数4万人,1.4万人参与求职,收到简历5400余份,达成初步意向2300余人。“火到什么程度呢?我带着工作人员进场,必须手拉手前行,如果一分开,马上就被挤没了。”参与当天招聘活动的松北区工作人员说,这种现象是以往招聘会没有的。
  业内人士推测,今年以来哈尔滨人才市场火爆主要源于地方经济的持续向好,尤其是生产企业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质量提升;而且,近几年持续出台的吸引人才落户政策正在显现“吸虹效应”。与此同时,自去年年末至今年年初的现象级“旅游顶流”也让全国各地人才关注哈尔滨,更提振了本土人才扎根本地的就业信心。
  应届生
  扎根哈尔滨意愿强烈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人资负责人贾丽春早在冰雪旅游季时,就发现了就业市场同样形势喜人。“作为高科技企业,公司每年都会面向全国高校招聘本硕相关专业人才。”贾丽春说,春节前发布的招聘信息,春节过后打开网站一看,投递简历的人多得出乎预料。在所有岗位中,软件工程师、C++、电器等通用岗位投递简历的人数都比往年多,其中软件工程师的投递量最大,一个岗位有261人投递,是过去的一倍多。
  “船舶内装工程师作为专业性很强的职位,过去投的人很少。”贾丽春说,今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有12个人投递简历,而在去年有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岗位的投递量都是0。
  哈尔滨吉象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人资行政负责人刘莉说,从招聘市场上看,今年大学毕业生想留在黑龙江、哈尔滨就业的意愿很强烈。“3月9日的招聘会上,收到70多份简历,其中有50多人约了面试。”刘莉说,今年本科和硕士的留省人员投递量明显增多,除了本地高校,还有很多南方院校的毕业生投简历。“他们一般来说都是在外地上学,是黑龙江籍的学生,选择回哈就业。除此之外,也有纯外地的毕业生选择来哈就业。”
  3月24日,哈尔滨九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黑龙江大学参加“尔滨爱才 职等你来”丁香人才周校园专场招聘会,来自省内高校的上万名大学生踊跃咨询、投递简历,让人事专员徐丽有点忙不过来。“今年这些学生对本地企业确实比往年更重视。”徐丽说。
  据业内人士预测,仅哈尔滨新区,今年预计将引进3000名本科以上人才。
  科技人才
  回到家乡大展拳脚
  哈尔滨“春招”的东风正在不断向外延伸,吸引那些曾经走南闯北的科技人才呈现回流之势。
  贾丽春说,今年招聘季除了本科毕业生,还有从外地回流的人才。“前几天,我在线上面试了一位中国地质大学毕业的应聘者。他家在黑龙江,在成都工作了两年。他说,看到今年哈尔滨旅游这么火触动很大,想回来谋求个人发展机遇。”
  金马药业集团哈尔滨圣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同样招聘了一位回流科技人才。“这位技术人员之前在南方做兽药厂厂长,到我们单位应聘的是化验室化验员。”人资行政总监王辉说,问他为什么?他说,觉得今年哈尔滨经济环境更好了,因此过完年就没回去,直接在本地找工作。
  哈尔滨正大龙祥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高薪聘请到一位国内顶尖的采购总监,她在国内外知名企业干过相关岗位,具有多年丰富的工作经验。谈到为什么回来,这位哈尔滨姑娘说,其实早就想回到家乡发展,这几年哈尔滨在医药科技等领域排在全国前列,希望能通过在外边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家乡企业快速发展,同时也能实现自我价值。
  刘洪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专门做企业EAP服务,去年,作为“春风行动”高级人才引进回来。刘洪伟说,今年大家都看好黑龙江的发展,根本原因是去年出台的“人才新政30条”等政策对中高级人才非常有吸引力,甚至可以说就是一剂强心剂。
  各年龄段
  基层就业如火如荼
  小于是在社区组织的一场专门针对宝妈的专长培训班,开启了第二职业。跟小于一样,许多宝妈或者岁数相对大的居民,都可以选择在家做睫毛、插花、做套娃、编织等零活。在松北区南京路街道宏旭社区辖区内,有110家小微企业,其中有许多企业用工时间比较灵活,如果居民想在家做零活,就可以参加培训,之后把材料领回家,在家做完再送回来。
  除了居家灵活就业,如今在社区还可以对接更多就近工作。“我们社区一位53岁的阿姨要照顾患病家人,不能干全天工作,我们为她牵线搭桥,在隔壁小区找了物业保洁工作。物业经理了解情况后,表示她只要干完自己的活就能回家照顾家人,有活再来。”松北区南京路街道宏旭社区书记马重宇说,如今这位阿姨每月有2000元的收入。
  开滴滴、跑长途、送外卖、送快递……只要吃苦、肯干,每个月收入都在七八千元以上,有的甚至过万。“我们给辖区内的顺丰物流对接成功了13人,其中有一位快递员摸清门路后,自己当老板开了一个快递点。”马重宇说。
  “为了解决基层就业问题,我们把全区155个社区主要负责人都拉到一个群里,一旦有招聘信息或者招聘会,就会及时发布到群里,社区负责人再转发到所在社区就业群。”哈尔滨新区职业指导工作室主任滕俊媛说,除此之外,他们还利用三个社区共用广场上的核酸检测亭,建成就业驿站。“去年在广场上举办了两场社区招聘会,平均每次都有近百家企业参加,17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成为药厂流水线工人、服务员、居家手工作坊工作者、屠宰场流水线工人。对于年纪偏大且没有专业技术的人来说,在家门口快速就业,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多种因素
  促进人才“守家在地”
  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留在哈尔滨,是因为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看到更多信心和希望。
  “我跟前来应聘的人聊过,他们说哈尔滨的人文、环境都吸引人,更重要的一点是感觉到东北经济的振兴。”刘莉说,随着公司生产规模扩大,企业效益提升,每年招聘的人会越来越多。
  “看见孩子们留下的越来越多,我们从内心感到高兴。”王辉说,“实际上不光我们公司,附近的一些企业都在积极与学校合作,助力毕业生就业。”
  “我们早在去年开始,就对新招进来的大学生薪资进行了调整,普遍上调一个档次,尤其像哈尔滨公司,更是增加了倾斜力度,目的就是让哈尔滨更有竞争优势。”贾丽春说。
  “针对辖区内需求比较多的岗位,比如家政、保姆、月嫂、司机等岗位,各个社区都开设了相应课程培训和职业指导。”松北区南京路街道副主任王秋剑说,除了传统岗位,社区还开设了直播带货等新兴业态的培训,为百姓搭建更加顺畅的就业通道。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